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教给学生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全面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从实验事实出发,在全面观察过程中,要求学生考虑反应条件、反应现象、反应速度、反应装置与实验原理、实验内容的关系,注意全面捕捉反应现象和仪器仪表的变化以及实验环境的变化。如在讲过C、H2、CO分别还原CuO的实验后,引导学生对这三种物质的还原性实验装置、实验操作顺序及实验过程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再做记录,以形成正确的判断和结论。  相似文献   

2.
一、教会方法,让学生善于观察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并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和内容选择恰当的实验方法。1.重点观察法。根据实验目的,抓住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和发生条件进行重点观察。如在电学实验中,目的是寻求电学规律,观察的重点应该是电表,并记录数据,再进行分析,推导出结论。2.全面观察法。学生要对实验进行全面、细致、认真的观察。如对实验装置的观察,一般应遵循整体、局部、整体的观察程序。观察汽油机模型时先从整体上观察汽油机的主要装置,包括活塞、连杆、曲柄、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等,获得一个初步印象;再观察装…  相似文献   

3.
观察能力,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素质。 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观察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特别重要,我们通常采用下列方法。1 全面观察法 进行全面观察就是要对观察对象变化过程中所发生的现象系统地、精确地观察。比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演示实验,其实验目的是使学生对氢气的还原性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进行充分地感性认识。为达到这些目的,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全面观察:(1)在干燥的硬质试管底部铺一层黑色的氧化铜粉末,管口微微向下倾斜——引导学生观察仪器的装置情况;(2)通入氢气后,加热氧化铜——引导学生观察操作顺序,观察试管底部有何变化,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3)反应完成,停止加热,继续通入氢气,直至试管冷却——让学生观察到反应结束时的操作顺序。  相似文献   

4.
实验预习 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称为沸点.本实验通过用酒精灯对水加热,观察随着水温的升高,在烧杯中水的内部和表面上发生的汽化过程,重点是观察水在沸腾时的现象和温度的变化情况. 思考题 1.在观察实验的时候,要有明确的,要注意发现引起观察对象变化的原因和条件. 2.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如图4-l所示. (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它在实验中用来 (2)图中垫放在烧杯下的石棉网,在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3)本实验中应注意观察和. 3.某同学使用温度计…  相似文献   

5.
制取CO_2和H_2的实验改进江汉油田研究院学校张行明(433115)一、实验类型改进实验一、实验目的1.便于学生掌握CO2和H2制取的反应原理及现象。2.有利于学生理解启普发生器工作原理。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改进实验能力。三、实验装置图四、实验步骤...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实验目的教科书对本节实验目的的表述是〔目的〕观察沸腾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这种表述方式简单明确,概括性强,教师要做好这个实验,则必须有更为具体明确的目的。根据大纲规定的“教学要求”(“知道沸腾现象”、“理解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和“知道沸腾过程中吸热”)确定如下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知道沸腾现象的主要特征和发生条件。(特征:①水中有大量汽泡上升;②水面剧烈波动;③吸热恒温等。条件:持续吸热。)2.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沸腾跟蒸发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沸点是液体的特性之一。3.初步了…  相似文献   

7.
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形成正确概念的能力。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不是自发进行的,要靠教师的诱导、启迪。现就化学实验中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看法。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学生在观察活动开始时,往往带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但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喜新奇、好热闹,对于变万化的化学现象在观察时往往目的不明确,分不清重点,有时甚至忽略了本质现象。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有重点、有目的地观察。例如…  相似文献   

8.
贾广明 《天中学刊》1998,13(5):84-84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思考、积累和表达的前提,对学习化学来说,就更为重要.我在化学教学中,针对农村中学学生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l讲解方法,把握要领针对初三学生知识基础较差,未受过系统观察训练的特点,我先让学生在课外观察水、食盐、醋、食用油等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根据学生观察的实际情况,结合课堂演示实验,再讲述全面观察法、比较观察法等正确的观察方法,使学生在具体观察的过程中把握观察的要领.例如,做氧气的性质演示实验时,指导学生用全面观察法观察反应物的色态、…  相似文献   

9.
观察就是仔细察看.观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文章通过实例从顺序观察法、解剖观察法、对比观察法、重点观察法和全面观察法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观察法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阐明了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实验教学作为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分四步进行。1.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一步要求学生能提出问题。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它包括观察实验仪器、实验现象和反应条件等。3.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这是教师答疑解难,综合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正确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学会填写实验报告. 2.能根据实验目的和原理,选择仪器、药品,组装仪器装置,控制条件进行实验. 3.学会根据实验条件和要求,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  相似文献   

12.
观察的目的在于了解现象,取得资料,提出问题。能否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学生的观察能力。下面就此问题谈几点看法:1.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我充分利用中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理,把他们的积极性引导到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上来。通过观察,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实验的兴趣,增强了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而良好的观察习惯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基础。2S.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观察方法主要有三种:第一,整体观察法,即抓住物理现象的全过程,能从整体上把握所观察的物理现象;第二,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着重介绍了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如何应用观察实验的五种基本方法:即全面观察法、细致观察法、重点观察法、重复观察法和顺序观察法。通过这些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研究物理学时,逐步养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一、投影技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化学课的演示实验,其目的是通过实验让全体学生观察到物质变化的全过程,在理性上有一定的认识,从而提出疑问,获得结论.演示实验可提高学生对化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程度,体现实验过程的真实性、科学性,让学生信服,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也为引出课题、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发现创造条件.因此,演示实验要真正起到演示作用,不能演而不示,使演示实验变成讲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变成讲实验现象.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可见度,传统的方法一般采用放大实验仪器,抬高实验装置,增加实验药品的用量巡回展示实验结果,然而实验仪器的放大是有限的。巡回展示实验结果又浪费时间,且有些现象是在实验中瞬间产生的而无法观察到,以至影响教学效果.采用投影技术,可克服上述缺陷,大大提高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浓H2SO4稀释实验时,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温度计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用实物投影仪对氢氧化钠固体表面潮解现象进行放大,激励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上述实验在教师讲课时感到很流畅,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感到很轻松.  相似文献   

15.
小学英语教学中,反馈矫正是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信息交流的主要途径,是教师进行教学调控,加强学习指导的重要依据。为了提高反馈矫正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验,常用的实验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调查法。一、观察法在课堂上,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一边讲解一边有意识地用眼睛观察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获得反馈信息,进而调整教学过程。根据观察的途径,观察法可包括课堂观察法和课外观察法。(一)课堂观察法课堂观察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观整个课堂,从学生的动作、表情等情绪反应中获得反馈信息。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  相似文献   

16.
1硫在氧气中燃烧a.反应原理。S+O2SO2SO2有毒,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后生成亚硫酸钠和水SO2+2NaOH=Na2SO3+H2Ob.仪器与药品。硫磺、锥形瓶、软木塞、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氢氧化钠溶液c.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d.操作步骤。①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磺,加热,直到发生燃烧。点燃=图1②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盛有氧气的锥形瓶里(锥形瓶内盛装约10mLNaOH溶液),塞紧软木塞,观察实验现象。①效果明显;②无污染产生。2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非肉眼能观察得到,让学生用手触摸试管又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7.
一、观察现象要全面科学描述实验现象的前提是观察·观察一般应遵循“反应前———反应中———反应后”的顺序进行,具体步骤是:(1)反应物的颜色、状态、气味;(2)反应条件;(3)反应过程中的各种现象;(4)反应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如观察在试管中加热碱式碳酸铜实验时,观察的目的是碱式碳酸铜受热变化后是否生成了新物质;观察内容和方法是:(1)反应前:碱式碳酸铜是绿色粉末状固体;(2)反应中:条件是加热,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是绿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试管壁逐渐有水雾形成,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3)反应后:试管里的绿色粉末全部变成黑色,试管壁…  相似文献   

18.
一、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目的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对此教师必须周密计划。教学时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从引人入胜或稍纵即逝的实验现象中,帮助学生抓住观察对象,了解观察的意义。为正确、全面描述、分析实验现象打下良好基础。根据教学要求,教师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主动确定观察目的的能力。初中化学实验中,学生往往对新奇、刺激强烈的化学现象有浓厚的兴趣,而易忽略实质性的内容,对已观察到的现象难以做出全面准确的描述,有些学生在观察时处于消极、被动的心态。上述种种情况都会妨碍学生观察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培养观察能力要有一个过程。在初中阶段,“教师指点,学生观察”的训练方法必不可少。演示实验一定要演示、讲解相结合。如在做镁带的燃烧实验时,强调学生不仅要观察镁带“剧烈燃烧”的实验现象,更应强调观察实验结果———生成新的物质(白色粉末氧化镁)。学生实验一定要先预习,后实验,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如蒸发溶剂制取结晶时,蒸发皿停止加热时机的观察;制取气体时收集气体的适宜时机的观察等。教师指导时应向学生说明观察什么,为什么要观察等问题。明确的观察目的,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时集中精力。同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验现象。如做碱与盐反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9.
郑金 《理科考试研究》2004,11(12):39-39
物理实验是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并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有目的的去实现或创造一个物理过程的实现条件,研究一个物理过程的细节,观察到所预期的现象,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一、教学目的知识: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铁的物理性质;掌握铁的化学性质;常识性介绍铁生锈的原因和防锈的方法.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思想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教育.重点难点:铁的化学性质(金属的活动性及金属与盐的反应).教学方法:多媒体直观教学、互动教学、实验探究、讨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