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郑健 《军事记者》2007,(7):29-30
新闻观点的竞争日趋激烈3月21日的《中华新闻报》载:嘉兴日报社在全国地市报中率先成立新闻评论部,面向全国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和评论记者,来自全国的报名  相似文献   

2.
笔者认为地市党报应当重视新闻评论,积极探索建立新闻评论工作的新机制。就像2007年,嘉兴日报社在全国招聘评论部主任和评论记者一样。  相似文献   

3.
7月9日至11日,“全国党报(刊)时政评论研讨会”在大连市召开,来自全国13个省市的20多家党报(刊)分管评论的副总编辑、评论部主任等30多人到会。  相似文献   

4.
任何报刊,不管大小,也不管其发行量多少,都必须有评论。大的报刊都专门设有评论部。评论的重要性,也是最能说明评论的地位和作用的,有这一样一句在新闻理论和实践中公认的话:“评论是报刊的旗帜。”第一节评论是报刊的旗帜之所以这样说,是由评论的性质和特征所决定的。报刊的文体(或者说新闻文体)千变万化,表面看来似乎令人眼花缭乱,但归根结蒂,只有三种,这就是:消息,通讯,评论。消息和通讯的共同特点是反映客观事实,把某种新近发生的事实告诉读者,即用事实说服人。评论的特点则是论述某种观点、道理,即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2月10日,经过严格考试,来自全国各地的5名评论爱好者被嘉兴日报录用,这标志着该报评论部正式成立。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等国  相似文献   

6.
探索评论规律宣传优秀作品推动精品生产──中央宣传部召开的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侧记本刊记者4月1-3日,中宣部在北京召开了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来自全国的知名文艺理论、评论家,图书评论工作者,中央新闻单位,主要文艺报刊和书评报刊负责人及中宣部文艺局、出版局...  相似文献   

7.
2007年1月5日,浙江省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招聘启事,承诺"新闻评论部主任年收入不低于10万元、评论记者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并提出了"不问学历高低、不问学科背景、不问年龄大小、不问性别男女"的"四不问".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  相似文献   

9.
单珊 《军事记者》2011,(12):36-37
荣获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连续两届获得“中国新闻奖”。被评选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和山西省“百佳新闻工作者”、获得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些是《山西日报》理论评论部主任、高级编辑席殿晋同志从事党的新闻宣传工作29年、坚守《山西日报》理论评论编采岗位24年,所取得的可喜收获。  相似文献   

10.
2009年5月16-17日,新闻评论机制创新与实务操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全国各报社评论部的约50位负责人出席研讨会,浙江传媒学院和浙江财经学院传播系的部分教师旁听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9-10
他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写一些言论、小品文、随笔等,发表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刊上;大学毕业后,他走进报社,开始了长达19年的新闻生涯,其中14年是在理论评论部;后来,他走进高校,成为一名新闻评论教育学者。不管他的身份如  相似文献   

12.
佳季 《新闻实践》2007,(7):10-11
今年1月5日,嘉兴日报社同时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杂文报》上刊出《探索新形势下媒体新闻评论记者工作机制——嘉兴日报招聘新闻评论部主任、评论记者》的启事。2月10日,该报面向全国招聘了5名评论记者;3月5日,该报在头版推出“嘉兴时评”专栏,周一至周五每天一篇;在二版推出评论专版,每周五期。该报率先探索建立评  相似文献   

13.
李拯 《新闻战线》2023,(21):18-21
<正>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指示10周年。这些年来,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党报评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舆论场更好发挥导向作用、旗帜作用、引领作用,是新时代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9月25日,由人民日报社召集、人民日报社评论部指导,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2023党报评论融合发展论坛在安徽省合肥市举行。  相似文献   

14.
如今,在各类新闻媒体中,新闻评论都起着旗帜的作用:它引领媒介的主流舆论,分析复杂的社会新闻事件,影响和设置着大众的议论话题.电视新闻评论出现得要晚一些,尤其是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自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才真正迈出第一步,随后中央电视台开播了<焦点访谈>等栏目,接着各地方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相继成立,新闻评论栏目在观众中的影响日益扩大并受到了普遍好评.  相似文献   

15.
唐宁 《现代传播》2004,(4):125-126
目前 ,各级电视台新闻评论栏目走下坡路已是不争的事实。全国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评论栏目逐渐失去其在台里、频道中的新闻栏目霸主地位。与此同时 ,随着以讲故事为主要特色的新闻杂志栏目 ,特别是以社会新闻、民生新闻为主的大时段 (一小时左右 )的新闻直播栏目 (如《直播南京》、《南京零距离》等 )的迅速崛起 ,时长为 10到 15分钟的新闻评论栏目更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影响力不断下降 ,收视率每况愈下。在此情形下 ,有的台把新闻评论部撤消 ,有的台把新闻评论部和新闻专题部合并 ,有的台甚至借改版之机撤掉了新闻评论栏目。就在电视新闻削弱…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新闻评论已失去了轰动效应,陷入低谷,面临危亡境地。”著名评论家、人民日报副总编辑范荣康在武汉这样说。范是在全国评论理论研讨会暨中国新闻评论学会筹备会上提出这样的看法的。包括本刊在内的全国28家报刊的代表参加了从4月17日至25日举行的这次会议,他们中间有不少是知名的评论家。  相似文献   

17.
《寻找品牌基因》(大众日报2010年9月1 6日一版),获得第二届青年新闻创新奖二等奖,我感到十分荣幸,青年新闻创新奖以鼓励年轻编辑记者锐意创新为宗旨,我们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近些年也在评论写作上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探索,这篇稿件可以算是评论创新的一个小小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以加快脚步报答时光的于宁1994年荣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的于宁,是我国新闻界第一个获此奖的评论员。他的获奖,弥补了第一届范长江新闻奖评奖工作中的一个缺陷,使评论员这支新闻宣传中的战略部队得到了它应有的地位。作为我国新闻评论员的优秀代表,于宁是1981年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后到人民日报评论部工作的,迄今于评论工作已有十多年,历任该报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评论部主任。今年50岁的于宁,是山东人,干新闻工作已有24年。在人民日报工作的十余年间,他一直兢兢业业站在新闻评论工作的第一线,从一位普通评论员成长为…  相似文献   

19.
教育评论同其它评论一样,是公开阐明自身立场、观点和主张的,地位十分重要,故被认为是报刊的旗帜和灵魂。如果说报刊不能及时报道大量新近发生的、社会普遍关注的事实,就会失去其独立存在价值的话,那么,没有或少有评论的报刊,充其量是一份平庸的报刊。因此,各教育报刊老总无不对评论注入极大的心血。一、选题的思考教育评论的选题是评论成败的关键。教育报刊是专业报刊,有着在报道方面的专业分工,教育评论选题总的要求,不能离现实太远,远则失去新闻性,再就是认识应深些,角度应新些,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1.思考教育大政。教育评论的目的在于阐明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在于集中讨论和分析论证并解决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所以,评论选题首先要思考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思考出台的政策。信息可从综合或业务部门获取。作者对重大问题做出判断后,应思考教育形势哪些方面需要分析,哪些政策需要解释,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这些问题若心中无数,写评论尤其是社论、评论员文章等规格较高的评论,就无法动笔,从而也就谈不上评论引导的力量。《人民日报》评论部主要是写社评的,平时的任务就是学习、研究、分析、思考大政,一旦需要,即可出手,评论配合的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是很值得我们专业...  相似文献   

20.
评论《留白的艺术》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深思起来有两个主要原因:持续研究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注重调查研究.这两条是大众日报一直提倡的,也是理论评论部部门文化的重要内容.大众报业集团领导曾指出:评论是怎么写出来的?是研究、调查、讨论出来的.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大众日报理论评论部形成了既注重学习又注重实践的良好作风,内部有着浓厚的业务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