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民国时期,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国民党政府统治期间,其统治区内农民不但要负担田赋正税,还要负担附加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农民不堪其苦。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中共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但由于战争环境,一个时期内农民负担也是不轻的。  相似文献   

2.
延安时期,毛泽东充分认识到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性,提出减轻农民负担应遵循军民兼顾、公平合理的原则,认为发展经济是减轻农民负担的关键。延安时期毛泽东的减轻农民负担思想,指导了各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实践,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各抗日根据地在坚持持久抗战的情况下,还使农民负担相对减轻,生活得到初步改善.高度重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坚持正确的农民负担原则,逐步完善了农民负担政策,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农民增收节支是取得上述成绩的主要原因.抗日根据地减轻农民负担的成功经验,对于今天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根据地农民负担较重,党在农民负担问题上曾一度存在着片面减轻农民负担和过分加重农民负担的错误思想。由此,邓小平提出,农民负担政策的制定既要服从大局又要兼顾人民利益;在不同地区应采取不同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党的各级干部必须积极贯彻中央指示精神以确保减负政策落到实处。这些思想不但解决了当时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促进了根据地和人民军队的发展,而且对当今党和政府制定减轻农民负担政策仍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开始于中国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也在逐步探究和建立起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体系。解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五四”运动以后,中国革命走向了新民主义革命的道路。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在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崭新的工农政权。革命根据地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苏区时期,二是抗日民主根据地时期。两个时期因革命性质不同而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6.
新编中学历史课本中多次提到“苏区”和“根据地”,那么,它们究竟有何异同呢? “苏区”与“根据地”都是指中国革命赖以进行和发展的地方。“苏区”一词产生于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历史名词,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因其根据地内的革命政权是根据苏俄革命政权组织形式建立的,即采用的是苏维埃(代表会议)形式,故这类根据地称作“苏区”。而“根据地”则是革命游击战争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以达到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之目的的战略基地。即为据以长期进行革命武装斗争的地区。它特指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7.
根据地的政权建设是革命得以胜利的重要保证。文章以安徽池州地区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心.探宛各历史时期革命根据地基层政权的构成。并由此来透视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乡村社会的改造。  相似文献   

8.
川陕革命根据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占有重要地位,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其文教事业更是促成川陕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巩固的强有力支撑.文章通过探讨、分析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政策、方针、宗旨等问题,旨在阐明川陕革命根据地文教事业的特点、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也是中国革命的摇篮,而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做好农民的思想教育工作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巩固和发展的群众基础,在革命根据地建设时期,毛泽东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手段在农民中开展教育工作,通过开办夜校、文艺活动和红色标语等教育形式,对农民进行党的性质宗旨、革命任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思想教育,进而打破农民封建残余思想,提高思想觉悟,激发革命热情。研究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民思想政治工作对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对教育正规化政策的纠正,从课时安排、实用性课程设置以及学科课程内容等多个方面构建起与革命根据地乡村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延安时期革命根据地乡村学校劳动教育体系的形成,不仅有效推动了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普及,也第一次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真正探寻出了乡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社会实际有机融合的有效路径,成为革命根据地普及教育、提高生产力、改善生活水平和实施民众动员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富农属于农民的范畴,是农民阶级的一部分,但有其自己的性质。中国共产党对富农阶级的认识及政策的制定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富农阶级的性质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政策,由限制富农、到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和财产、再到中立富农、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探索求真的精神,从而正确地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中一个难题——富农问题。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时期形成的尊重农民、引导农民、组织农民、联合农民、依靠农民的根本态度及减轻农民负担、解放农民的各项政策。为我们选择解决三农问题的路径和确定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心提供了启示:调查研究三农问题的真实情况、剖析三农问题的实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先决条件;立足三农问题的根本、尊重农民的自由选择、解除农民的束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内容;适当地引导和组织农民、相信农民的智慧、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待农民问题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动员农民通过革命为现代化奠定政治前提;组织农民通过集体化为现代化提供经济支撑;激励农民通过自主探索为开辟新的道路。历史经验证明,中国共产党只有紧紧依靠农民群众,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能使中国现代化事业走上光明大道。  相似文献   

14.
试析毛泽东的农民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土地革命,发动和领导农民,开展武装斗争,方能取得革命的胜利从而开辟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又提出了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思想。但由于客观上受到国际环境变化的压力,主观上急于求成,在农业和农民政策上,犯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一系列左的错误。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之所以能成为正确路线的代表,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就是同他能广泛深入而经常地调查研究中国社会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对农村的调查研究的重视,使他比别人更了解了中国的农村、农民,进而了解了中国社会。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为中国共产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提供了依据.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再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革命时期湖南农民运动的迅起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它是近代湖南民主革命精神的传承,是共产国际的指示,湖南国共两党的合力以及北伐时期湖南军民的互动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湖南农运高潮期间出现的某些幼稚和过分的举动,其主观原因是湖南农运的发展远远超过共产党在农村的发展,是党处在幼年时代,农民党员更显得幼稚,共产国际的误导也给湖南后期农运带来了混乱,北伐期间湖南农运本质上是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7.
吕佳翼 《唐山学院学报》2016,29(5):36-40,99
围绕俄国农民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问题,讨论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批判。通过具体分析列宁批评托洛茨基的具体语境与季诺维也夫对托洛茨基的误读,以及列宁对农民在民主革命中作用之观点的前后转变,澄清了托洛茨基的农民观,使得列宁与托洛茨基在这一问题上的分歧渐趋一致。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成立不久 ,我们党颁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革命同时并举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规模之宏大 ,鲜有前例 ,四年之中 ,把占人口 80 %以上的个体农民引导走上了合作化的道路 ,大大缩短了我党领导人所预期的时间 ,促进了农业生产协作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有利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但就这场改造的整体而言 ,它造成了长时间内中国农村经济的单一化 ,生产劳动的单调化 ,分配体制的平均化 ,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大大降低。鉴今宜借古 ,本文就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失误 ,从反思与总结出发 ,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开办新式学堂是清末新政的重要内容。借助清末兴学的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把新式学堂发展成为自己宣传和组织革命的阵地,徐锡麟任教和兴办新式学堂的历程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最终,新式学堂演变为培育革命力量的基地和清末革命浪潮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