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各地流行名目繁多的名师培养工程,应该说这些工程给名师成长搭建了平台,给予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持,但是名师是否能通过“工程”培养出来,仍然需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名师是“长”出来的,而不是揠苗助长“拔”出来的.有志于成为名师的教师需要自己按下五个“关键指令”。  相似文献   

2.
发挥小学生活泼好动、记忆力强的优势,避免中低年级学生不会记笔记的劣势,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一个“指尖上的记忆”学习方案。小学生的五个手指一屈一伸,小嘴巴一张一合,轻轻松松地记住已经学过的数学概念。这些概念是5个面积单位、5个角、5个平面几何图形等。同时,也记住了每类不同概念和不同图形之间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3.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常去听组里一位老师的课,她是个感性的人,课堂总是充满温情与文采。让我我记忆深刻的是,对每个单元的单元话题她总是稍加阐释——在这位老师看来这也许是无意之举,但对刚参加工作的我来说启迪是不可估量的。从此后的几年教学中我一直坚持将扩展单元话题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相结合,经过几番摸索我将自己的点滴心得在此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括论述英语学习中单词记忆的方法,强调了英语单词记忆中“想象力”的使用,以及“记忆即联系”的硬道理和单词“形音义”之间的本质关系,并列举十个单词为例,表明“想象力”+“记忆力”=轻松记忆的真实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日读了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新作《钝感力》。作家在书中颠覆了许多人对“迟钝”的理解,认为钝感力是一种迟钝的力量,更是一种智慧。庄子云:“呆若木鸡者胜”。“呆若木鸡”讲的是经过多日训练的斗鸡,由盛气凌人磨练到真气内蕴,虽貌似木头,但令对方望而生畏,结果不战而胜。两个时空相差如此大的人都认为“迟钝”者实则大智。这自然让我想起了我的一位学生吴言。  相似文献   

6.
“第一母老虎”是我班同学给我起的外号,因为在同学们眼里,我是个发起火来金刚也敢撞一头、青天也敢捅个窟窿、吃不得半点亏的女孩。  相似文献   

7.
田静 《宁夏教育》2013,(7):130-130
“国培”是一缕清新的风,吹走了我心中的迷茫,“国培”是一盏明亮的灯塔,指引我前进的航程,“国培”是一位长者用耐人寻味的话语告诉我许许多多……从走上讲台到今天我已经历了七年的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8.
吴越 《班主任》2013,(3):21-22
我班有个“钱教授” 新接班第一节语文课,在一张张富有朝气的面孔中,我发现有个男生的脸型、鼻子,尤其眉毛,酷似著名学者钱文忠。特别巧合的是,这个学生与钱文忠同姓,名字叫鹏飞。我有意识地给他提供了一次发言的机会,他的回答语言流畅,但是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我问学生:“大家看钱鹏飞长得像谁?”  相似文献   

9.
真搞不懂我们班的同学是怎么回事。下课了,一个个说话的分贝猛往上升,好像要发泄压抑了几十分钟的情绪。“晶.出去玩!”“梦,陪我出去。”“铭,跟我过来说点事儿。”……  相似文献   

10.
缘起:跟岗学习促思考 作为广东省骨干教师学员,2012年11月被广东省教育厅安排在中山一中跟岗学习,师从该校校长、省历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锡文老师。学习的核心内容是“目标导引下的历史教学新模式”。同课异构是每个跟岗学员学习的一部分,我的同课异构课题是“新文化运动”。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为你打开一扇门》第四节有这样一句话,“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有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有学生问我,这里的“想像”和在其它的文章中经常出现的“想象”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如果是,哪一个更准确;如果不是,哪一个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名师工作室是十年课改期间出现的一种新生事物,它以一位名师领衔,传承中华民族固有的师徒授艺“同门”群体形式,既是一种新颖的教研工作组织,又延伸了教师培训的特定职能而活跃在中小学教育界。名师工作室的个性特征是“名师”,由名师带导名优教师进行专业研修。名师工作室的专业特质是它的聚合性、建构性、前沿性、辐射性和品牌性。名师工作室的效能特性在于把名师工作室建成一个“家”——温馨的“新家”;一个“场”——互动的“气场”;一个j‘堂”——自由的“讲堂”;一个“台”——起飞的“平台”;一个“型”——提质的“范型”。  相似文献   

13.
仲丽丽 《广西教育》2012,(25):77-7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内驱力,有了兴趣才能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把学生从“苦学”数学的海洋中带人“乐学”数学的伊甸园。  相似文献   

14.
李强 《教育文汇》2014,(4):32-32
又是一节口语课。这学期刚从村小转过来的几位学生在口语课上还没有开过口。他们说以前没有上过口语课,害怕不能说好。真的不能说好吗?我想起了在书中看到的美国老师倡导“我能”教育的一个案例。在美国的早期教育中,许多小学老师在新生入学第一节课上都会在黑板上写上“我不能”三个字,然后问孩子们该怎么办。孩子们都异口同声地回答:“把‘不’字去掉!”于是,老师将“不”字擦掉,黑板上只剩下“我能!”“不”字不只从黑板上擦掉了,也从孩子们的心里擦掉了。从此,这些孩子们的心中就没有了“不”字。  相似文献   

15.
“我有的,你可能没有;你有的,我可能没有,如果我们联合,就能大家都有。”数学名师基地主持人顾鸿达在近日召开的名师基地主持人年终总结会上这样描述三个数学基地的培养“状态”。再反观其他基地,我们发现这种“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基地联合培养模式在不经意间已经成为一种常态模式。基地联合培养首先是一种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四个语文名师基地就经常“牵手”,程红兵基地利用自己组织苏浙沪皖四地语文教育教学研讨会的契机,携手陈小英、郑  相似文献   

16.
吕赟 《班主任》2010,(4):57-57
我班学生小丁在一次市级作文大赛中荣获了金奖,学校向她颁发了“青铜”奖学金。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丁强烈要求将“青铜”奖学金捐给学校的贫困学生。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懂得了奉献,我十分感动。于是,我向教务处汇报了这件事,并建议学校在集体晨会上表扬小丁这种奉献精神。  相似文献   

17.
“近视”一词,曾经在我的“人生字典”里是查不到的,但是有一天,这个词竞悄无声息地跑到我的“人生字典”里。于是,父母给我配了一副眼镜。这副眼镜真厉害,戴上不到5秒就使“近军”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8.
王少滨 《青年教师》2009,(11):50-51
《明师心语》是《中国特级教师文库》第一辑中的一部,作者是原北京市第五中学校长吴昌顺。我读《明师心语》是被书名所吸引,我奇怪为什么是“明师”而不是“名师”呢?“名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是指著名的教师、闻名的教师。学校的名师工程,树名师建名校等,让名师成为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的梦想。窦桂梅、赵谦翔、魏书生、李镇西等各地名师更为我们树立了榜样。那么此“明师”何意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读了这本书,读罢有一种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  相似文献   

19.
字"太差"     
王玉芳 《班主任》2014,(9):29-29
“王勃,字子安,所以也可以叫他王子安……”语文课上,我正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少年王勃》。我的讲解引起了大家的兴趣,陆小洋更是兴奋不已,把手举得高高的,说道:“老师,我知道诸葛亮的字是孔明,许多人都叫他孔明先生!”我竖起大拇指,表扬他说:“你肯定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了解的知识真不少。”他听后,摇头晃脑地坐下了。  相似文献   

20.
<正>沈玉红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对学生循循善诱,将学科知识娓娓道来,给人一种亲切的感觉。她可以将深奥的知识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一听就能明白,学生亲切地称呼她为“红姐”。“红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追求和超越的过程。一、在勤奋执着中成长认识沈玉红老师已经有很多个年头了,她原来是我名师工作室的成员,现在是我名师工作室的副主持人,是江苏省教学名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