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赵玉桥  何琳 《今传媒》2012,(11):27-28
本文对公众的知情权和不知情权从传播学角度做了分析,首先介绍了从知情权到不知情权的一个转变过程,其次强调了在信息时代分析公民的不知情权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最后从技术、立法、媒体策略等角度提出完善公民不知情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分析人事档案知情权的依据入手,针对当前我国人事档案知情权保障问题,提出了若干具体对策,以保障公民人事档案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3.
刘静 《图书馆学刊》2011,33(12):7-9
公共获取、知情权与隐私权概念的论述,分析公共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关系、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的原因。确立了协调公共信息资源公共获取中知情权与隐私权冲突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牛月 《中国广播》2014,(4):47-49
当前我国司法报道中出现了新闻媒体与法院审判工作冲突的情况,究其实质是公众知情权与独立审判权之间的冲突。文章提出了司法审判中公众知情权的内容和界限的学术观点,分析了法院在审判活动中如何保障公众知情权的问题,从七个方面阐述了平衡公众知情权与独立审判权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5.
谢君 《云南档案》2014,(6):49-51
本文从正确看待知情权和隐私权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知情权和隐私权冲突的原因,提出了当隐私权与公共利益无关时,法律应特别保护隐私权,并通过政治手段、法律手段、社会舆论手段规范档案部门对知情权和隐私权关系的协调。  相似文献   

6.
公民知情权是指公民有从政府那里获取信息的权利.本文分析了公民人事档案知情权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梁娜 《兰台世界》2007,(22):33-34
本文从知情权产生的心理基础、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角度分析了人事档案利用制度的局限性,并就改革人事档案利用制度,维护人事档案的知情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罗月桂 《档案》2011,(3):24-26
改革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公民人事档案知情权的问题,学界已经进行了若干有益的探讨。笔者试图从公权与私权制衡的角度,思索人事档案管理中公权与私权失衡的表现,分析公民人事档案知情权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并根据公权与私权相互制衡的机理提出实现人事档案知情权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李贺 《新闻世界》2010,(6):131-132
在大众媒介环境下,受众知情权的基础是"传者的真实",而非"受众的真实"。①在新闻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今天,一些媒体新闻价值取向出现了错位,威胁着受众的知情权。本文从当前媒体新闻题材的选择和报道倾向两方面入手,分析了媒体新闻价值取向的错位对受众知情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梁娜 《兰台世界》2007,(11X):33-34
本文从知情权产生的心理基础、社会基础和法律基础角度分析了人事档案利用制度的局限性,并就改革人事档案利用制度,维护人事档案的知情权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大众媒体在被赋予重要权利的同时也对公众承担了一定的义务,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就是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等,是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可包括政府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知情权(如出生情况、亲生父母等)。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2.
试论危机传播中的知情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情权,指的是受众享有通过大众媒介了解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的法定权利.第一个提出"知情权"概念的是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伯,1945年他率先使用了"知情权"概念,并出版了<人民的知情权>一书.  相似文献   

13.
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的权利等,是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具体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本文所要探讨的是在灾难性事件发生后,公民获取官方信息和自由的权利,即公民的政治知情权(行政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在网络信息时代,世界上不少国家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传统基础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但是,由于法律修改和制定的滞后性,致使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问题受到了新的挑战。美国《数字消费者知情权法》提案主要集中在满足消费者对技术措施的知情权方面,保护措施相对比较单一。在网络数字时代,构建我国保护数字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体系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人事档案知情权缺位的原因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历史因素和国家体制的影响,人事档案的管理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影响了个人对其人事档案知情权的实现。人事档案知情权的缺位,导致冤案、错案不断。本文旨在通过对其存在原因的分析,探讨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金震茅 《视听界》2007,(1):64-66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受众对知情权问题越来越重视。如何让受众获得充分的知情权,如何协调好“知情权“和“隐私权”、“知情权“和“采访权”、“知情权”和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关系,引起了新闻界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人事档案相对人应该享有知情权的依据、实施知情权的策略及意义三个方面对人事档案相对人的知情权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知情权"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虹 《新闻记者》2002,(5):29-31
随 着时代的发展 ,“知情权”问题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而其中“新闻知情权”是起源最早和受公众关注较多的。本文试图从介绍“新闻知情权”的简要背景入手,剖析笔者所观察到的西方“知情权”现状,并对中国的“知情权”问题加以分析。知情权的背景最近,“知情权”这个字眼似乎变得越来越时髦了。患者要求医生尊重自己对疾病的知情权,被告要求法庭重视自己的知情权等等。但这些都是对“知情权”这个概念的泛化。其实“知情权”这个概念源于新闻界,最初是作为新闻自由的一部分被提出来的。1945年前后,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  相似文献   

19.
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首先指明了公民的知情权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法理基础,其次论述了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现状,分析了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立法内容的特点,最后指出只有制定全国统一的《政府信息公开法》才能更好地贯彻WTO透明度原则和保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社交媒体时代,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更加尖锐,新闻媒体有时为了满足公众的知情权而不当披露灾难经历者社交媒体上的隐私信息。针对人物特稿《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是否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业界与学界观点也产生了分歧。本研究历时性地梳理了知情权与隐私权及两者关系的演变,并分析两种权利冲突在社交媒体时代加剧的原因。针对灾难报道的两权冲突大多属于私权利冲突的情况,本文建议新闻媒体以权利协调为基本平衡原则,并遵循“征得知情同意”和“协商隐私管理规则”的操作规范来平衡知情权与隐私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