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们,你们上中学以后,在课本里常常会遇到鲁迅这个人。他的文章对你们来说有点不好懂,那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地遇到他呢?  相似文献   

2.
(一)孔乙己生活在封建社会行将土崩瓦解的清朝末年,他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他一生的遭遇是十分悲惨的。在小说《孔乙己》里,我们所看到的仅仅是发生在咸亨酒店里的几个生活场景——那有限的几个生活场景是充满了喜剧气氛的。正是在那充满了喜剧气氛的场景里,我们看到了孔乙己那辛酸悲惨的活剧。孔乙己始终是遭人嘲弄的,在周围人们的哄笑声中,我们看到了他那“身材很高大”却显得十分卑微的身影,窥见了他那迂腐可笑的思想性格和空虚的灵魂。孔乙己之所以常常遭到人们的嘲笑,主要是由于他自身的畸形,同时也是由于社会的病态。小说并没有停留在叙述孔乙己可悲可笑的故事上,作者自始至终紧扣住对孔乙己所受的思想毒害进行探索,并且对  相似文献   

3.
<正>读了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在脑海里始终挥之不去的是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儿童形象。这里的"儿童",并不是依据严格的生活年龄,而主要指鲁迅小说和散文中的未成年人的形象。所以,我把其小说和散文中的"少年"形象一并归入"儿童"形象。因为他们共同拥有一颗纯洁的童心。笔者把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散文中的儿童形象按受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毒害的程度对其进行分类:一是深受封建社会和封建意识毒害的儿童形象如在街上被那个女人打的"儿子"(《狂人日记》),"好时瞪一双小眼睛想卖锟顿,病时仿佛睡着了"的单四嫂子的宝儿  相似文献   

4.
读鲁迅的文章,只有对他的思想有了整体的把握,才能对他的具体篇章悟得更加深刻。对《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的解读也是这样。由于在13岁这样一个敏感的年龄经历了家庭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窘境,使鲁迅得以从小饱尝了世态炎凉,看清了世人的真面目,更由于鲁迅生命力的旺盛,思想情感的丰富、细腻、敏感等等,使他对人世间的黑暗有着特别深刻、敏锐的体察。在他的另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中,曾描述过他怎样向年青的柔石讲述世人怎样吃人,而年青的柔石又是如何不相信,且发出疑问:真会是这样的么?鲁迅并曾坦言,正因为自己对人世间黑暗…  相似文献   

5.
鲁迅作品的艺术力量,诚然在于深邃的思想,而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则依赖于高超的表现才能。这种高超的表现才能,则应首推逻辑判断的能力。鲁迅先生是深通逻辑的。他在作品中,尤其在那大量的匕首投抢式的社会论文——杂文里,对判断的运用是那样纯熟,那样广泛,那样精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语言逻辑上,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鲁迅先生精深的判断,来自他那“明确的判断力”。他认为:“批评一个人,得到结论,加以简括的名称,虽只寥寥数字,却很要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才能的。”鲁迅先生“明确的判断力”来自何处?来自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对艺术等等“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获得惊人的深刻认识,进而作出确切恰当的判断。鲁迅先生对于  相似文献   

6.
在我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有些“另类”。这不仅仅因为他那在当时看来有点异样的“寸头”,也不因为他那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的性格,单凭他那犀利的言语以及讽刺过后的无情的揭露,就让人无法不对他本人以  相似文献   

7.
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理应受到社会上人们的同情。因为他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摧残了他的身体,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毒害了他的灵魂,于是他成了封建科举制度下的牺牲品。然而,对于他的如此悲惨的命运,在《孔乙已》一文中却没有一个人去同情。相反,周围的人们无不“笑”他!那么,他们为何都“笑”他?这里,不妨让我们剖析一下他们各自的“笑”意吧。  相似文献   

8.
"只有经过千雕万琢,一块顽石才能成为精美的艺术品."在网络空间里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特别震撼.这话用到作文里,也是多么的贴切! 正如雕塑一样,文章的光彩源自于细节的刻画.想一想,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为何会让我们过目不忘呢?还不是因为他那一身寒酸的长衫;施耐庵笔下的鲁提辖,为何会在读者脑海中挥之不去呢?还不是因为他那义愤填膺的动作……正是精彩的细节描写,令这些文学形象鲜活起来.遗憾的是,大量的考场作文里,总是难以见到那种细腻生动的描写.  相似文献   

9.
李妍 《江西教育》2010,(12):20-20
最近,在各种新版语文教材中,鲁迅的作品再次减少,难道鲁迅的作品真的过时了?一时间,关于鲁迅作品的去与留,众说纷纭。毋庸置疑,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他对社会和历史的解剖相当深刻,具有很高的价值;他对黑暗势力进行亳不妥协的斗争,不愧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鲁迅的作品中那沉重而深刻的思想,包括对中国人民的深刻剖析和强烈的社会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仙台学医的鲁迅,幻灯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思想信仰,因为从那一回以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  相似文献   

11.
鲁迅在人们心中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可他还有一个不易被人们注意但极为重要的角色:教师。一部《鲁迅全集》就是了解中国社会的教科书。正因为洞彻世道人心,他的文章才会让人彻骨的清醒和兴奋。在洞彻社  相似文献   

12.
冯雪峰以鲁迅的亲信的战友、鲁迅遗产的研究者自居,在他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罪行未揭发前,却也迷惑了部分的人。但他早就是歪曲鲁迅、诬蔑鲁迅,并由此进行他反觉反社会主义的文艺思想的宣传,他在二十年前的那篇“鲁迅论”(注1),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这篇“鲁迅论”是冯雪峰在鲁迅逝世刚一周年时写的。通过这篇文章,他狠心地将我们革命民主主义战士、曾被我们领袖誉称为民族英雄的鲁迅的社会思想,说得是那样阴暗和漆  相似文献   

13.
既出于对旧式知识分子的深刻了解,又由于自己精深的艺术造诣,鲁迅为我们刻画了孔乙己这一悲剧形象。对于这一形象,鲁迅自己也深感满意,他曾经对孙伏园说,在自己所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孔乙己》(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他像陈士成一样,梦想着“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鲁迅:《白光》)由于这种愿望太强烈了,孔乙己混淆了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界限,在生活中处处以士大夫自居。平日里,他总是穿着长衫,尽管“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了”,但他不肯脱下来,…  相似文献   

14.
《孔乙己》是鲁迅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一般认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只看到了海面上巨大冰山的一角.多数人只看到了被旧科举摧残毒害的孔乙己.却很少关注一个被社会逐渐染黑毒害的小伙计.笔者认为。这正是巨匠鲁迅于文本中赋予在小伙计身上的重要隐匿意蕴.  相似文献   

15.
鲁迅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而且还是一位“以身作则的伟大教育家。”他热爱儿童,关心儿童,他把国家的命运与儿童的教育紧密的联系起来。他说:“将来是子孙的时代”。本文想就鲁迅的儿童教育观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一 反对用封建主义的旧思想去教育儿童,是鲁迅儿童教育思想的核心。他十分痛恨当时的统治者用种种旧的思想来毒害和摧残儿童,使千百万儿童仍然被禁锢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之中。 鲁迅认为旧教材是造成儿童愚钝的重要根源。他在《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一文中,愤怒地指斥道,在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侵略中国、瓜分中国的时候,儿童们读的是  相似文献   

16.
短篇小说《孔乙己》自发表至今已近百年,主人公孔乙己是鲁迅继狂人之后塑造的第二个病态社会里的经典中国病人形象。《孔乙己》尽管隔着久远的时空,却依然无法阻挡它那迅速而又逼人的深刻性。鲁迅的学生孙伏园在《关于鲁迅先生》一文中说:我曾问过鲁迅先生,其中哪一篇最好,他说他最喜欢《孔乙己》,所以已译了外国文。我问他的好  相似文献   

17.
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在1918年初写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猛烈地攻击了吃人的封建制度,在文化战线上,为号召人民向封建堡垒进攻发出了第一声进军号。1918年冬,他又写了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们的毒害,控诉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鲁迅先生对病态社会的揭露和批判无疑是深刻无情的,但对人性的弱点剖析更是发人深省的。本文试从鲁迅思想探索目的与思想本质、孔乙己悲剧命运心理探源、孔乙己悲剧性格,探讨孔乙己给人的现实思考。  相似文献   

18.
《高中生》2011,(19):22-23
钱理群先生是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曾到北京的一些中学教"鲁迅作品选读"课。他曾对诸位中学生朋友说:"请暂时走出高考的阴影,到这里来,在鲁迅的书里,一位伟大的思想者的精神创造里,作一次书海漫游、一次精神散步。"我的任务是担任导游,引导大家去探索这个名叫鲁迅的人——他的思想、他的文学和他的心理  相似文献   

19.
我读鲁迅     
态度:一往情深,百读不厌说实话,当前,鲁迅作品在读者尤其是青年的心目中,并不十分“吃香”。原因很多,这里姑且不论。但我仍然一往情深,百读不厌,因为“鲁迅毕竟是‘五四’所开创的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最主要代表(当然不是惟一的)”。即使是他的批评者也不能否认他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作家,“他的思想与文学是一份无法回避的世纪精神遗产”。在中国,有谁像鲁迅那样,对几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度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有那么清醒、透彻的了解;有谁像鲁迅那样,对专制和愚昧揭露得那么深刻和全面;有谁像鲁迅那样,对中国人思想基因…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刊物(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一北一南两家权威)和参考书都说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同时又说“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不符合文章实际,不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既然《藤野先生》“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中心人物怎么会是藤野先生? 是鲁迅从属于藤野,还是藤野从属于鲁迅?答案是后者。更明白地说,对藤野先生的态度是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方面。鲁迅之所以特别敬重、特别怀念,并且以他来激励自己,就因为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在歧视中国的氛围里,唯独他没有民族偏见,希望中国强盛起来。尽管鲁迅如此敬重藤野先生,但还是不到毕业,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为的是要从事文学救国。时事电影的放映是鲁迅作出如此重大抉择的直接原因。在这一点上,藤野先生的作用远远不及电影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