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由日本、中国、美国和英国等国家的研究人员在英国皇家协会生物学专门杂志发现了素有"长江女神"之美誉的长江淡水海豚--白鳍豚"几乎灭绝"的调查报告.该调查小组在去年11-12月的6周时间里,对白鳍豚生活的长江水域约3500公里的漫长路线进行了详细调查,结果无法确认这种颇具神秘色彩的哺乳动物还有生存的迹象.据研究小组成员之一的英国伦敦动物学协会的生物学家萨缪尔·特维博士说:"白鳍豚已经灭绝.这种具有超凡魅力的稀缺物种的消失,是一个严重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长江之殇     
《百科知识》2013,(18):1
事件近日,农业部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共同完成的《2013长江上游联合科考报告》显示,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金沙江干流鱼类自然资源濒临崩溃。另外,自从2007年长江白鳍豚消失以来,白鲟、鲥鱼等长江珍稀鱼类也多年未被发现,另一种中国特有物种长江江豚也面临灭绝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最近,英国一家学术期刊发表了中、美、英、德、瑞士、日本六国科学家的"2006长江豚类考察"报告,该报告确认了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被称做"长江女神"的白鳍豚最终被认定为功能性灭绝.  相似文献   

4.
正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随着经济等发展,长江流域的生态破坏严重。沿江工业密布,每年排入长江的污水量相当于黄河水量;大量物种消失,白鳍豚功能性灭绝,而江豚正步其后尘;作为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干涸变"草原"……中部地区地处我国腹地,承东启西、连贯南北,位于长江、黄河、淮河等重要流域的关键区域,分布有鄱阳湖、巢湖等重要湖泊生态  相似文献   

5.
宋代孔武仲有一首《江豚诗》:"黑者江豚,白者白鳍。状异名殊,同宅大水"。当时就把白鳍豚和长江江豚区别开来,白鳍豚仅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流域,这是白鳍豚科中唯一的独特物种……  相似文献   

6.
1997年11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林业部联合组织一批专家、技术人员,巡航在千里长江之上,紧急开展实施“抢救白鳍豚”的行动,其范围还将扩大到洞庭湖、鄱阳湖。人们又一次敲响了白鳍豚的命运危在旦夕的警钟。  相似文献   

7.
长江,中国的母亲河,在她宽广浩瀚,源远流长的怀抱里,养育了众多的生灵,而白鳍豚,就是这众多生灵中一颗璀璨的珍珠。几千年来,白鳍豚一直被视为神灵,传说它能为长江两岸的渔民们预报暴风雨的来临。但是在今天,这个曾无数次为人们预报灾难的生灵,却要预报自己生命的终结了。  相似文献   

8.
余夫 《百科知识》2007,(10S):10-12
被誉为“黄金水道”的万里长江,气势雄浑,波澜壮阔,不仅给沿江人民以舟楫之便,而且蕴藏着丰富的水生生物资源。世界瞩目的珍稀动物白鳍豚就生活在这里。  相似文献   

9.
长江江豚每年以6.4%的速度在减少,如不抓紧保护,长江江豚将会在10--15年出现功能性灭绝。“久违的阳光重现天空,江水平静,不知不觉中,2012长江淡水豚考察已经23天了。”12月3日,2012长江淡水豚科学考察活动目视观察组员王振太,在考察日记上这样写道。  相似文献   

10.
长江江豚这一自古就被渔民们称为“河神”的物中,现在长江中已不足2000头。由于人类的活动白豚三不足百头并濒于灭绝,在不久的将来,白(既鱼)豚的今天会成为江豚的明天吗?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底,伦敦动物学会通过网络开展了一项别开生面的濒危物种救援活动——科学家们依照100种动物濒临灭绝的危险程度和演化史长短,编列了一份"EDGE(演化特殊且在全球濒临灭绝的动物)物种清单",并从中选出10种最濒危的动物,以期引起人们的充分关注,其中被列为头号保护对象的白鳍豚可能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全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对这些动物的栖息地的掠夺被认为是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科学家们希望能在2007年深入研究这些濒危生物的生存状况,制定有效的保护计划,争取将它们从灭绝的边缘拉回来。  相似文献   

12.
事件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说,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干涸危险;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长江,赫然名列其中。  相似文献   

13.
灭绝动物再生博物馆昨日首次向中小学生开放自2010年以来,全球各国生物学家都在研究灭绝动物的再生问题,并于2022年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科学家们利用最新的克隆技术,从已经灭绝的动物体内(如灭绝动物的标本)提取遗传基因物质,再由人工培养出动物来。这些被克隆出来的灭绝动物统一被运送到位于中国吉林的灭绝动物博物馆里。迄今为止,灭绝动物博物馆中已经拥有200多种灭绝动物。这些动物大多数的灭绝时间为18世纪初到20世纪末期。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观看到活生生的动物,还可以了解到它的具体灭绝时间及原因,就连这些动物的生存环境也与灭绝前…  相似文献   

14.
在常人看来,灭绝动物复活如同传说中的"死而复生",听起来好似天方夜谭。但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面前,一切皆有可能。3月15日,一场名为"抵抗灭绝活动"的科学会议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科学家们探讨了复活已灭绝动物的问题,目前列入讨论名单的包括渡渡鸟、胃育蛙、猛犸等24种已灭绝动物。在物种不断加速灭绝的今天,我们是否可以凭借科技让灭绝物种复活?如何提取已灭绝动物可用的DNA样本?复活已灭绝动物会危及现有物种吗?  相似文献   

15.
杨凡 《百科知识》2011,(15):50-51
物种灭绝是21世纪地球面临的一大灾难。科学研究证实,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目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按照这一速度,现存物种的一半将在本世纪灭绝。  相似文献   

16.
《百科知识》2007,(4X):1-1
世界自然基金会近日发布《世界面临最严重危险的10条河流》的报告说,受气候变化、污染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正面临干涸危险;全球大约41%的人口居住在这些流域,1万种淡水动物和植物中至少20%已经灭绝。孕育了古老的中华文明的长江,赫然名列其中。[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物种的灭绝 在恐龙时代,大约每1000年有一个物种灭绝;在20世纪以前,每4年有一个物种的灭绝;而现在,每一年就有40 000个物种灭绝。在过去的1 50年里,已有80种鸟类和40种其他  相似文献   

18.
中国穿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少量分布在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国家。中国穿山甲的生物适应性与种群性,其具有较大的潜在灭绝危险,经济价值大,与人类关系密切,当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杜绝偷猎现象,保护好现有栖息地,通过国际合作,打击穿山甲走私。同时应当强调从生命的各个层次对其生态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揭示其存在的生态差异。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中国人》2012,(3):38-40
当我们自豪地说:“我们征服了地球”,可曾想过,它们也曾生活在地球上。据不完全统计:18世纪灭绝的动物达32种;19世纪灭绝了56种;20世纪灭绝了120种。有专家认为,21世纪后期将有包括大熊猫、藏羚羊、东北虎、扬子鳄在内的600余种动物灭绝。  相似文献   

20.
科技情报站     
《科学大众》2008,(5):20-21
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又有了新的发现了。英国的科学家最近在一项研究中发现,恐龙灭绝很可能是因为6500万年前的一次火山大爆发。火山爆发喷射出来的大量有毒气体,摧毁了恐龙在地球上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恐龙曾统治地球长达数千万年的时间,但在6500万年前突然灭绝,人们今天只能看到当时留下的大量恐龙化石。关于恐龙灭绝的原因,人们仍在不断研究之中。长期以来,最权威的观点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