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一期上,发表了沈克尼先生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也谈《满江红》不是岳飞所写”)一文,读后,又接连读了港台和海内学者许多文章,追源溯流,查阅有关书籍、资料,认为《满江红》(“怒发冲冠”)为岳飞所作是谁也否定不了的;而沈克尼先生的文章中提出的“明人拟作”说,以及其他学者所提出的种种否定《满江红》为岳飞所作的意见,都是值得认真商榷的。  相似文献   

2.
儿子九州今年8岁,在县城读小学二年级。他聪明伶俐,小小年纪不仅基本能读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岳全传》《隋唐演义》等书,还为这些小说中的人和事写出60多首“打油诗”。受“百家讲坛”影响,他最敬爱岳飞和关羽,竟为岳飞一人写出4首小诗。  相似文献   

3.
《说岳全传》等中国小说都说岳飞背上刺有“精忠报国”四字。其实,应该是“尽忠报国”。《宋史·岳飞》里记有这么一段传说,岳飞被捕后,秦桧叫何铸审讯,岳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孝宗即位后,就命人铸岳飞像,此像为铜身金装,“朝衣冠,手执圭,圭镌‘奉旨’二字,胸镌‘尽忠报国’四字”。杭州岳墓门外有一座庭院,院内墙上刻的也是“尽忠报国”。有的书上还说,岳飞背上的“尽忠报国”四字,系由岳母亲自刺写。据查,此仅是民间传说,无确实的史料依据。至于传说中的“尽忠”为何又被写成“精忠”?这可能与宋高宗赐的…  相似文献   

4.
岳飞的《满江红》是不是伪作?去年秋以来又引起一番热烈讨论。在认为是伪作的诸论据中,看来仍以夏承焘先生早就指出的“踏破贺兰山阙”句与岳飞抗金进军的目标不符这一条为最有力。而肯定《满江红》为岳飞所作的同志则认为“贺兰山”乃泛称,并非专指,不能泥解。我是倾向于维护岳飞的著作权的。这里只补充一条材料。据宋·洪迈《容斋三笔》记载,在北宋抗击  相似文献   

5.
读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这首词时,总是被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的博大胸怀所折服,被岳飞“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英雄气概所感染,被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举激发起强烈的爱国情感。  相似文献   

6.
我很喜欢“斌”字,既“文”又“武”,可谓文武双全。南宋的岳飞“武”能带领“岳家军”所向披靡,安邦定国:“文”又能挥毫成就脍炙人口的《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看这气势!岳飞配得上用这个“斌”字。明朝的于谦,先为文官,写下千古流传的《石灰吟》。明英宗时,  相似文献   

7.
岳飞著名词篇《满江红·怒发冲冠》中提到的“贺兰山”地望存在着争议 ,本文从历史文献中的记载、贺兰山名字由来、宋金时期战争的范围、当时南北通道的形胜等论述了邯郸磁县地区的“贺兰山”与岳飞的关系 ,提出“贺兰山”在磁县的新论。  相似文献   

8.
何寅 《文教资料》2009,(30):11-13
岳飞有《池州翠微亭》等诗存留于安徽池州,但长期以来世人总认为岳飞当年是因战事之需“经过”池州,未能在池州长期“驻守”。这是由于世人不了解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水军基地)的关系所致。笔者通过查阅宋史、地方志、实地考察等。对岳飞与池州清溪·雁汉控海水军的重要史实钩考稽沉。并作论述。以正岳飞仅“经过”池州之误.明岳飞长期“驻守”.多次往来池州之实,表明《池州翠微亭》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9.
今天的青少年朋友,也许都知道南宋爱国英雄岳飞的一些故事。我小时候,家母常给我讲“岳母刺字”、“岳飞抗金”等故事,并一句一句地教我背诵岳飞的《满江红》,鼓励我长大后“精忠报国”。因此,岳飞和他的《满江红》在我心中留下了不灭的印象。岳飞(1101——1141),字鹏举,相州汤阴(现在河南省汤阴县)人,出身于贫寒农家。青年时期岳飞应募参加抗金战争,英勇善战,屡建奇功。他统率的岳家军,多次打垮强大的敌军,成为南宋抗金卫国的骨干力量。公元1140年,岳家军进兵朱仙镇,距北宋旧都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仅45里…  相似文献   

10.
《射雕英雄传》中有一本各路英雄都想得到的兵书《武穆遗书》,据传这书是岳飞所著,在那个烽火连天抗击外敌的时代被奉为至宝。岳飞更是人人敬仰的人物,就连“东邪”黄药师也恭恭敬敬称  相似文献   

11.
公元1141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被奸相秦桧用“莫须有”的罪名陷害下狱,随后就义于风波亭。“莫须有”三字出处,《宋史·岳飞传》云:“狱之将上也,韩世忠不平,诣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历来人们将“莫须有”释义为“大概有”或“也许有”,成了无罪受冤的专用词。数年前,王瑞明同志在《“莫须有”辨》(刊《文史知识》1982年第11期)一文中提出了新的释  相似文献   

12.
文韬武略属岳飞 说岳飞必须死 , 并不意味着赵构与秦桧合谋冤杀岳飞是可以原谅的。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寒心的一桩罪行。 岳飞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今天杭州西湖边上的岳王庙里 , 那一幅“还我河山”, 据说就是出自岳飞的手笔。而那首壮怀激烈的《满江红》词 , 人们也普遍愿意相信是岳飞所填。八百年后 , 在面临国破家亡的岁月里 , 许多中国青年就是吟唱着这首词 ,走上抗击日寇的战场的。 据说,有一本以岳飞的名义撰写的军事著作,名叫《武穆遗书》,是一本可以让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事圣经。在中国的传奇文学中,为…  相似文献   

13.
岳飞故事,以岳飞生前的事迹传播为发端,至清代《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说本岳王全传》)成书问世,演变历程跨南宋、元、明、清四朝。各朝上演的政治大事不同程度地折射在故事中,大大丰富了故事内容,加上各类艺术形式,如民间说唱、杂剧、传奇、小说等,都争相采撮取材,广为演颂。因此,可以说岳飞故事及其流变过程很大程度地积聚了这段历史时期的民族(主要是汉民族)社会心理。 岳飞是活跃在南宋抗金战场上的一位杰出的爱国将领,他率领的“岳家军”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说砚铭     
吴晗在《谈骨气》一文中,提到南宋丞相文天祥在临安被元军攻打时,曾“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为民族利益而死”。文天祥“为民族利益而死”,这与岳飞的“德操和功业”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原来,岳飞有一方端砚。端砚上的铭文是:“坚持守白,不磷不缁。”句中“磷”为“薄”的意思,“缁”为“黑”的意思。全句意为:对于抗敌卫国的意志,绝对不动摇,操守清白;在对敌斗争中,坚韧不拔,绝不与投降派同流合污。后来,这方砚台转到文天祥手中。文天祥敬佩岳飞的德操和功业,并以他为光辉的榜祥,便命人在这方砚上又镌刻了手书铭文:“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  相似文献   

15.
邓广铭先生的《岳飞传》(增订本),于一九八三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邓先生《岳飞传》的成功之处,不仅被公认为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而且此书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对历史事件与人物的分析和对历史资料的掌握与鉴别等等,对读者都大有裨益。下面想谈一点自已读这本书的粗浅体会。(一)《岳飞传》(增订本)的出版目的,邓先生在《自序》中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是要把岳飞那种对民族对国家的忠贞热爱,扩而充之,发扬光大为对整个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6.
正10月19日晴就在昨天,我看了一本叫《岳飞传》的书,可好看啦!岳飞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里,在他出生的时侯,一只大鹏在岳家上空盘旋着,有一位道士由此给他起名叫"岳飞"。岳飞小的时候学习刻苦认真,自学了《论语》《春秋左氏传》《孙子兵法》,还经常用小树枝在沙子上练字。岳飞13岁时,有一位文武奇才周侗把十八般武艺教给了岳飞和其他三兄弟,有了这些基础,岳飞顺利地考上了武童,后来就成为了征战杀场的将军。岳飞22岁那年,为了让他永远忠于国家,岳母就给岳飞后背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从此岳飞就怀着这个梦想一次又一次打败来犯的金  相似文献   

17.
岳飞背刺“精忠报国”四字昭示爱国心迹,但四字何人所刺,民间传闻有多种版本。清人钱汝雯《宋岳鄂王年谱》卷一上说“母刺”,取材于《唐门岳氏宗谱》,此谱成书较晚,不足为凭。《宋史·何铸传》审问岳飞的史事,说岳飞背上四字乃“旧刺”也。按此线索考查可知这“旧刺”实是旧制所致。这与宋代“刺字为兵”的制度有关。宋朝统治阶级在招募兵勇时,兵勇脸部要被刺字,是为人籍标志,亦防止兵丁开小差逃跑。南宋人牛弁《曲洧旧闻》说:“艺祖(即宋太祖)平定天下,悉招聚四方无赖不逞之人,刺字以为兵。”说明宋代募兵制是要刺字为记的。也有不刺字于面…  相似文献   

18.
我校初中历史所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在学习教材中有关岳飞的内容时,学生提到杭州西子湖畔的岳飞墓前跪着四个铁人,他们是秦桧、秦桧妻子王氏、万俟离、张俊。当这位学生把四个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后,有许多学生不会读“万俟禹”,幸好有一位学生带了《现代汉语词典》。很快查出结果:“万俟”的读音是(mòqí),是一个复姓;“禹”的读音是(xiè)。  相似文献   

19.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满江红》充满了英雄气慨,就像岳飞和他的星座一样。  相似文献   

20.
邓广铭的《岳飞传》和王曾瑜的《岳飞新传》,是新时期岳飞传记中两部有影响的力作。本文作者在精读的基础上对比其异同优劣,提出了极中肯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