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中平 《唐山学院学报》2021,34(2):16-27,49
近代中国的留学生本是学习西方的思想阵营.但"一战"却使西方发生分裂,而十月革命又使得原来是整体意义的西方,变成了思想对立的两个西方——资本主义西方(传统的西方)与社会主义西方(新式的西方,即"新俄").两个西方的出现,使得留学生对西方这个学习对象发生了观念上的转移,一部分留学生继续学习传统的西方,而另一部分留学生则学习...  相似文献   

2.
东方人不懂西方艺术,实际是不懂西方文化。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本文就是从西方文化的源头——希腊文明这里寻找到了西方艺术创作和艺术审美的文化艺术基础,进一步论述了西方艺术创作和审美特质的文化根源,为东方人对西方艺术的创作和艺术审美提供了文化的依据,从而正确地认识和把握西方艺术。  相似文献   

3.
近现代,随着西方对非西方殖民奴役的启动,西方便将编纂其历史的方法论带入非西方。非洲作为深受西方奴役的国度,在自主性被剥夺的同时,沦为了由西方编纂历史的被动体。非洲独立主权的获得,颠覆了西方视时间为线性和进步的传统观念;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化,使西方看到有必要扬弃对象的给定性,并重新塑造。随着国际政治局势朝着有利于非洲的转变,西方对非洲史的编纂。由此转向了对其社会和文化史的突出,并在世界史或全球史中给非洲留出位置。西方对非洲历史文化的发展性探索,证明了非洲确是世界史或全球史进程中的重要构成,新史学理念由之得以完善。  相似文献   

4.
包乐君 《考试周刊》2011,(56):34-35
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先行者,赛珍珠用她的作品缩短了地球的距离,为促进中西方了解、和睦共处作出了杰出贡献。赛珍珠所从事的中西方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了中美之间的相互了解,架起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饮食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考试周刊》2009,(17):52-53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造就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从而造就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中华饮食以食表意、以物传情,其博大精深不可言喻。西方饮食精巧专维、自成体系。自古以来,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交流促进了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本文旨在通过对中西方饮食文化进行比较来研究它们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出其可相互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王兴海 《山东教育》2012,(Z2):16-18
浏览《西方先哲思想全书》,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注意了西方先哲关于教育教学的思想观点并进行了汇集,从中可以看到西方先哲教育教学思想的轨迹,看到历史长河中西方先哲教育教学思想的驿点。一  相似文献   

7.
乔春雷 《天中学刊》2006,21(6):82-84
20世纪80年代的域外游记作家对西方持一种情感认同的态度,带着对西方的亲善,建构了以赞赏为主调的西方形象。这些西方形象再现了“西方”在80年代域外游记作家心中的形象和位置及其潜藏于背后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8.
ESP教学要求学生了解西方文化,医学英语中也留下了西方文化的印迹.授课过程中讲授西方文化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阐述了ESP教学中介绍西方文化的必要性,也结合教学进行了相应的实践.  相似文献   

9.
西方经济学是我国经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取得了长足发展,成效显著,但也出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全面分析了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探讨了目前西方经济学本科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来提高本科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贡佳  耿非非  周瑾 《考试周刊》2014,(97):21-21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的差异,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材料、外形、来源和类别方面都有区别。文章主要介绍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解释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观念、饮食方式、规范、餐具等方面的不同,并且对这些方面进行了对比。通过了解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可以加深对西方饮食文化的了解,从而理解中西方文化传统的不同,有助于跨文化交流和沟通。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前后,一些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把西方自由思想传播到中国,给中国人带来了与中国文化不太相符的东西。踏上中国土地的西方人虽然各有目的,但是他们或创办报刊,或设立学校,或兴办慈善事业,逐渐把西方的自由思想传入中国。魏源等中国人也注意到了西方的自由思想,并自觉不自觉进行宣传。这些自由思想是概括性的,但是为西方自由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2.
清朝时我国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西方国家并无太多的接触。自从国门打开以后,许多西方的元素就流入中国,对我国各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我国的学前教育最早出现在19世纪,受西方元素的影响,我国开始设立新的学堂,学习西方的文化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了中国近代的幼儿教育与西方学前教育的区别,从制度、时间以及思想等方面研究了西方元素对我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西方文化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知识课,又是学习英美文学和其他专业知识的辅助课程,其中基督教又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文章针对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西方文化时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先说西方文化与基督教的关系,然后提出了西方文化在教学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方后现代艺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理论课题,要清楚认识和了解西方后现代艺术就必须和西方现代艺术结合来探讨.本文正是以西方后现代艺术对西方现代艺术有着宏观上的延续和变革为切入点,着重介绍了西方后现代艺术的现象和影响,以及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我国艺术界对西方后现代艺术应持有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5.
西方古典柱式艺术作为西方古典建筑美学中及其有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记录了西方历史的变迁,是西方古文明的标志,而且凝聚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审美和寓意,形成了其独特的"人本"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文论成为文论的主要资源,中国文论走上了追随西方文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在翻译引进西方文论的过程中,翻译主体发生了创造性叛逆和突变。这一时期中国文论话语的走向进入了两难境地,当前只有以自身的文论规则来创造性消化吸收西方文论话语,才能真正的做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文论才能在和西方文论的交流碰撞中进行现代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17.
人类早期文化都带有宗教的性质.从宇宙观上说,东西方不同的观念都体现了人、神、自然之间的关系,只是相比较而言,东方人更注重神化的自然,而西方人则更注重神化的人,这从人类早期的绘画遗存就可以看得出来.随着不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东西方人的宇宙观和性格逐渐有了明显差异,东西方的宗教及宗教美术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了这些差异.相对而言,东方宗教与中国画给人的印象明显地比西方宗教与西方绘画要柔和、含蓄而深沉,西方宗教与西方绘画则显得强烈而明朗.这实际上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性格,东方民族在言行方面和思维方式方面确实比西方民族要温和、含蓄、内在一些,而西方民族则相对冲动、直白和外在一些.  相似文献   

18.
马其顿方阵是以重装步兵方阵为核心,多兵种密切协同的战术体系。马其顿方阵对西方军事理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开创了西方战争史上多兵种协同作战的全新战术模式,发展了西方的军事传统—会战模式,奠定了西方军事理论强调战术组织纪律性的传统,形成和体现了西方军事理论十分重视后勤保障和高度重视火力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西方传教士作为传播西方科学的主要力量之一,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发展。通过考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播西方科学的历史活动,探究西方科学在其活动中的角色转换,分析西方科学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进程中的历史学意义,有助于我们客观评价传教士在中国教育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案例教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辅助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特点,在探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选编西方经济学案例应注意的问题、具体的实施方式以及在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