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西藏大学图书馆坐落于神奇而美丽的雪域高原、拉萨河边。是一座散发着独特民族魅力的现代化高校图书馆,目前共拥有新校区、老校区、医学院、农学院、财经学院五个分馆。图书馆长期以来坚持按照"藏汉文并重、以藏学为特色、多学科全面建设"的原则均衡发展,目前纸质文献藏书总量达80余万册,其中,藏文图书2万余册,藏文木刻本2400函。开设有各类独立文献阅览室13个,其中电子阅览室2个、藏学检索室和藏文阅览室各1个。藏文古籍典藏室收藏有丰富的藏文古籍,其中最为珍贵的古籍是正在抢救整理的"菩日文献","菩日文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境内出土的年代最久  相似文献   

2.
浅谈古籍的管理与利用--以广州大学图书馆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慧 《图书馆界》2005,(2):32-34
古籍图书的管理和利用,一直都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以广州大学图书馆现4万余册线装古籍图书为例,就如何管理与利用古籍资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苏联爱沙尼亚共和国著名的塔尔图大学成立于1802年,而塔尔图大学图书馆也于同时诞生。它是苏联一所最老的大学图书馆,同时,在许多方面它还是国内大学图书馆中首屈一指的:拥有四百万册图书,其中手稿一万五千册、学位论文和作者作品摘要四十万册、版画和画册约八千册,照片图册六千多册。此外,它所收藏的全世界若干世纪以来的科学成就方面的定期出版物是最为丰富的。  相似文献   

4.
近期来 ,我省有的市图书馆将馆藏古旧图书资料出卖。特别是有的县图书馆将馆藏已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和《湖南省古籍善本书目》之古籍善本书售予书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 :“重要的革命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等” ,“受国家保护”。“全民所有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其他单位的文物藏品禁止出卖。”“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古旧图书资料”不许出卖。而收入上述两书目的图书 ,系中国古籍中的珍品善本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是国宝。古籍图书不像其他文物有一、二、三级…  相似文献   

5.
张籁先生是近代华北地区著名藏书家,捐赠给山西大学图书馆古籍达55000余册,以集部图书为多,其明代嘉靖刻本多被收入国家级、省级珍贵古籍名录,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6.
《当代图书馆》2008,(2):F0004
三原图书馆成立于1979年,先后位于三原县城隍庙、新合巷、宴友思大街,2008年4月23日,迁入县政府科技大楼的三原县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新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8万余册,其中中文普通图书6万余册,线装文献近3万,报刊300多种,地方文献200多种。内设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文献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讲座室、古籍文献特藏室、历年报刊资料室、采编室、辅导培训部等,是一座开放式、公益性、现代化的综合性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18日至21日,弥勒图书馆与文化市场稽查队组织开展了“文化进社区,知识进校园”文化活动。先后开展活动4次,送书上门3200余册,书刊借阅4500余册次,接待读者6100余人次;发放“图书馆知识问答”400份,“文化政策法规”2500份,制作灯谜250条,参加者2000余人次,向学校捐赠各类图书473册,配送送书下乡工程图书1689册。受到了社区干部群众、中小学校师生和农村广大农民读者的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8.
浅谈古籍丛书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古籍丛书是开发利用馆藏文献的重要资料来源 所谓丛书,就是汇集许多重要或难得的著作为一书.我国古代各类重要著述均收录在丛书里,因此,古籍丛书是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的重要的资料来源.在过去学者仿求古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依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历代丛书.丛书对于方便读者、保存古代文化和古籍的流传,起到了其它类别图书所起不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56年夏,苏联科学院主常团通过了把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全世界著名的歌德图书馆的藏书送还给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决议。歌德图书馆现共收藏着30万册以上各种欧洲和东方语言的最丰富的图书和期刊、1,680种最古老的珍本图书和5,828份手稿,以上所谈的藏书已被全部寄到歌德城。歌德图书馆是欧洲最老的图书馆之一,建于1647年,最早期图书馆是属于公爵家族代表的一个私人图书馆,馆址在弗利旦施坦堡。到十九世纪中叶图书馆的收藏才补充成为全面的图书馆,但在继续补充的图书中,所得到的仅只限于人文学方面的图书。图书馆中最珍贵的收藏是古代印本书(十五世纪印本书籍),其中有谷腾堡印刷所印的"天主教  相似文献   

10.
美国国会图书馆成立于1800年。1927成立了中国部。国会图书馆从1869年开始收藏中文书,中国部成立后,由这个部专司此事,所藏中文图书有三十多万册,其中满文、蒙文书籍有8000多册,方志3600多种,年谱、家谱2000多部,地图200余种。特藏中有敦煌手稿多卷,永乐大典41册,宋、元、明、清版图书1700多种,北京图书馆藏珍本缩微片2800余种,20000余卷,其中宋版书150多种,元版书近100种,明版书近2000种。美国一些大学图书馆也收藏不少中国古籍。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藏中国古  相似文献   

11.
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给四川灾区的图书馆建筑、设施设备及图书文献造成巨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绵阳市图书馆大楼墙体大面积拉裂,计算机机房3台服务器被震坏,电子阅览室约30台电脑被摔坏,部分阅览桌椅及办公用品损坏严重.梓潼、江油、安县、三台四县图书馆馆舍多处开裂变成危房.北川县图书馆基本毁损,工作人员遇难.邛崃市图书馆古籍室66个书架损毁,少量古籍书受损,整个馆舍出现贯穿性裂痕.绵竹市图书馆部分墙体倒塌,雅安市天全县图书馆馆舍开裂.阿坝师专40余万册图书资料在损毁严重的图书馆内无法进行抢救.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组织民族古籍是町行的,其通用性和权威性可为民族古籍共享提供社会基础,综合性则为民族古籍分类实践提供基本条件,科学的分类原理早被民族古籍分类整理所应用.但它是为现代文献的组织和检索而编制,所设民族文献类目过于分散和笼统,不能完全适应民族古籍的归类、排架与检索效率.据此,<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应从增设相关类目、增加类目注释、增设交替类目等方面进行改造,以便能真正容纳民族古籍.  相似文献   

13.
<正>一、日寇对中国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疯狂破坏与劫掠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肇始的次日上午,在东方的大都市上海有着号称整个亚洲最为先进和著名的出版单位"东方文化之中心机关"之商务印书馆总部及其附设的东方图书馆(涵芬楼)最早遭到了日本侵略者炮火的焚毁。东方图书馆所精心收藏的46.3万余册中外图书,包括3700多种3.5万余册全部是宋元明版及抄本古籍善本,还有地方志2600余种2.5万多册,其中有140余册元明本及各种珍贵的中外杂志报刊全部化为灰烬。  相似文献   

14.
美 国 美国国会图书馆 该馆是北美中文书籍入藏最早,也是西方收藏中文图书最富的一所图书馆。清同治八年(1869),清政府将明清刻本十种,共计993册赠送给该馆,这些典籍成为美国东方文库之祖。其后,美驻华公使及清廷陆续赠书,使该馆中文藏书日渐充实。其所藏中文书籍约65万册,其中线装古籍30万册。还有上万种的中文期刊。包括中国地方志、丛书、类书、图谱、诗文集以及历史、文学、经济等当代论著。线装古籍中,有宋、元、明刊本2000余种,约3万余册;抄本及稿本约200种;方志3750种,约6万册;家谱300种,约5000册;别集4700种;丛书3000种。另该馆法学图书馆藏有中国历代法制图书约3万册,国立农业图书馆有中文图书约2万册,国立医学图书馆中文图书约1万册。  相似文献   

15.
历史英国博物馆(1753)的基础藏书和手稿中包含了一些东方资料。到19世纪,东方手稿和图书的数量急剧增加,于是在1867年专门成立了一个隶属于手稿部的东方部。1892年,在接收了图书部收藏的所有东方资料后,东方部又扩展成东方图书和手稿部。至1973年英国图书馆建成时,该部便和其他几个部一  相似文献   

16.
卢丹 《图书馆学刊》2002,24(6):37-38
文献资源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物质基础,在图书馆业务构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搞好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21世纪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辽宁省图书馆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公共图书馆。建馆50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始终把资源建设放在基础业务工作的首位,作为头等任务去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历程,馆藏资源得到巨大发展。目前藏书总量已达340万册(件),收有十几个主要语种文字的出版物和多种载体的文献。其中汉文普通图书1,953,096册,外文图书356,259册,古籍线装书56…  相似文献   

17.
河南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是创建于1912年的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图书一室,1923年成为河南省第一所近代意义的大学图书馆——河南中州大学图书馆,1942年为国立河南大学图书馆。建国后历经变迁,先后更名为开封师范学院图书馆、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1984年恢复现名。目前,图书馆有新老校区两座图书馆大楼,总建筑面积6.55万平方米,截至2007年6月31日,图书馆拥有各类文献411万册(件),其中地方文献、民国文献、古籍特藏等为本馆特色藏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中国民族图书馆为例,对馆藏藏文大藏经及其他珍贵古籍文献资源进行了全面综述,对藏文古籍文献抢救保护、整理编目、开发利用、学术研究、成果出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19.
采用网络调研法和文献调查法,以辽西民族地区图书馆蒙古族古籍开发工作为例,总结在蒙语言培训、二次文献开发、民族技艺传承、民族艺术体验、民族文化送书下乡、民族文化推广6个方面的工作成绩。分析在古籍征集力度、古籍检索系统、文化品牌活动、科技含量、文旅融合5个方面的不足。在加大古籍的征集和整理力度、开发联合目录、打造文化品牌、科技赋能、文创产品开发、建立主题分馆6个方面为辽西民族地区图书馆蒙古族古籍开发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开发文献资源 解放古籍图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丁海 《图书馆论坛》1995,(6):28-28,52
今年上半年,镇海区图书馆把《四明古迹诗》四册和《鲒琦亭集外集》二十卷送给了奉化市图书馆。这些珍贵的地方文献,正是奉化市图书馆急需而又求之不得的,对此他们非常感谢镇海区图书馆这种高尚的风格。镇海馆馆长陈伟庆同志说:“这两种书是奉化的地方文献,奉化市图书馆比我们更需要,更有收藏价值。这批古籍图书,原来也不是属于我们的、是镇海区文保会办公室收藏的。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籍文献,他们才忍痛割爱地转让给我们。我们的目的都一致,收藏文献的目的主要在于用”。目前,我省各县市许多文物部门仍收藏着不少古籍图书。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