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海外资本蜂拥进入中国航空市场时,中国的航空公司也在海外航空市场进行资本探路。  相似文献   

2.
试析"入世"与中国图书出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漫长的谈判历程,中国终于看到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曙光.加入WTO以后中国将逐步全面开放,出版业也不例外.外国图书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将逐步取消,那时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保护中国的出版业.中国出版溶入世界经济将成为必然的趋势.中国图书加快走向海外市场已成为出版界的当务之急.本文试对中国图书在海外市场的销售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作一次探讨.  相似文献   

3.
查国伟 《出版经济》2004,(10):64-67
中国图书走向世界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进入国外的出版物市场;二是通过版权贸易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三是把中文出版物翻译成外文出版物再出口到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万达、华谊兄弟、乐视等企业开始将目标市场投向海外。本文主要对影视传媒企业的海外布局模式进行了归纳梳理,分析了其选择出口进入模式、契约进入模式和投资进入模式等市场进入方式进行海外布局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影视传媒企业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祝君波 《传媒》2004,(9):42-43
"国际视野,东方神韵"--生活时尚类期刊研讨会这个议题及时抓住了中国生活时尚类期刊发展的一个方向性问题.当前,海外期刊正在研究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也正在逐步接纳海外期刊的来临,但对这项工作提什么要求、做什么思想准备、确定怎么的发展方向,"国际视野,东方神韵"的提出,会议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郭瑞佳 《出版广角》2015,(14):34-37
在"一带一路"政策影响下,东南亚成为中国出版"走出去"的新兴战略市场.地缘政治需求和东盟产业合作的前景、提升中国软实力、加强与该地区的文化交流等因素决定了开拓东南亚出版市场的必然性.针对东南亚市场的特殊性,中国出版企业在进入过程中必须克服市场不规范、翻译人才缺乏、需求量不足等问题,寻求有现实操作性、低成本、高效率的解决之法.  相似文献   

7.
贝塔斯曼登陆中国的战略及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加入WTO后,跨国出版集团进入中国,已经是大势所趋.那么,到底跨国出版集团将采取何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其对中国出版市场的影响又如何?如果说先前的一些想像还是我们的主观臆断的话,那么,贝塔斯曼进入中国市场,则使我们从中看到鲜活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对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这种跨文化的交流只有建立在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成功,如果缺乏对境外文化与境外受众全面透彻的了解,就很难开发出他们喜欢的新闻内容.由于我国的对外传播起步较晚,即使是那些相对比较早地开拓海外市场的媒体,也存在对海外市场不熟悉、传播技巧不丰富的问题.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石峰指出:"必须承认,海外报刊读者市场,特别是外文报刊的读者市场,离我们的报刊社还比较远,我们对于海外读者的价值观念、阅读趣味,对海外传媒的运作环境、基本规律缺乏切身的体会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赵素 《出版参考》2005,(9S):19-19
8月份,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读者》与北美发行机构新方舟文化公司正式签约。从此《读者》出版的繁体字版,通过与海外的发行机构合作,拓展海外市场。  相似文献   

10.
吴洋 《声屏世界》2016,(1):50-52
韩国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开始开始实施“文化输出”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缓解经济低靡的战略。韩国影视文化产品的海外市场进出开始活跃,“韩流”的影响力扩散到中国,韩国影视文化产品成功进入了中国市场,并占据一定席位。本文以S.M、 JYP、 YG三大娱乐公司为例,分析韩国影视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的成功经验和发展近况,了解韩国文化娱乐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营销战略及其带来的影响力,希望能给中国的相关产业带来理论和实务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市场集中度、市场进入壁垒和产品差别化等指标,分析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研究表明,我国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呈现"三高"和"三缺乏"特征,即都市报发行市场集中度很高,缺乏跨区域竞争优势;市场进入壁垒很高,缺乏市场退出机制;报纸趋同程度较高,缺乏差别化竞争。上述发现对于优化都市报发行市场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来函照登     
《中国记者》编辑部: 在去年第十二期《新闻业务》“海外评谈”一栏中转载的北美日报文章《新闻宜力求报道准确》中,提到敝报1985年1月间一篇市场信息报道缺乏准确性和真实性。经我们查对了一月份的报纸,并未刊登“海鸥”牌自行车在本地供不应求的报道,而是在1月25日二版登了《“琴岛”自行车好销》的报道,特  相似文献   

13.
与动漫强国相比,我国原创动漫产业发展仍处在弱势地位,在竞争白热化的国际市场还需继续付出更多的努力。值得注意的是,根据"霍尔模式",文化产品的意义是由受众解码的,故而在动漫产业的实施"走出去"战略之前必须了解海外受众需求,明确目标市场定位,确保产品创作与营销适应海外受众的文化需求和兴趣,以获得文化传播与市场效益的双重胜利。时至今日,如何对我国动漫产业的海外受众进行培育以实现国产动漫大繁荣、大发展,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是我们亟需探讨的问题。一、我国动漫的海外受众培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无论是从传播理论还是产业发展的角度,中国  相似文献   

14.
曹巍 《现代出版》2007,(1):11-21
主持人语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出版肩负着弘扬和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责任.如何使中国出版真正走向世界出版的主流市场,如何将中国文化的巨大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新闻出版业面临的重大课题.2004年下半年,国务院新闻办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启动了"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语大会在北京召开.这都标志着汉语文化海外推广进入了政府强力推动阶段.  相似文献   

15.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新闻类周刊开始在中国媒体市场上崭露头角,除了历史较久的<瞭望>,新生了<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深圳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香港的<凤凰周刊>等一批有影响的新闻周刊,在以关注情感化、实用化的文化生活类为主导的期刊市场开辟了一条新路.今天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新闻周刊的时代,因为还没有一份周刊能够同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等相提并论.但是新闻周刊的发展已开始形成自己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新闻周刊》2006,(48):I0011-I0011
面对一片陌生的大陆.要开拓海外事业,先要了解当地的情况。早年来拉美的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如此.后来的荷兰人、英国人、美国人也是如此.无不竭尽全力搜集信息.了解各国详细情况。 今天.中国企业抱着和平、合作、互利的目的进入拉美市场.也不能不听听对这个市场的专门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世界四大传媒集团之一的贝塔斯曼终止其在中国地区的图书零售业务.对中国传媒市场政策的不适应、对中国图书零售市场的缺乏了解以及对中国文化地理的"水土不服",是贝塔斯曼败走中国市场的根本原因.在传媒集团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贝塔斯曼在中国市场的兴衰为中国媒介集团日后征战海外市场提供了警示与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8.
最近以来出版行业人士围绕进入 21世纪,特别是进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图书出版业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对策问题,发表了大量的言论。这个问题对于大学出版社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世纪之交高校出版社面临的挑战   这种挑战,从外部说,来自于我国加入 WTO以后海外出版公司的进入中国市场和社会资本的介入出版业,以及科技和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发展对出版提出的新的要求;从内部说,来自于高校出版社观念的陈旧以及内部的用人、分配和运行机制改革的滞后。   我国高校出版社遇到的挑战,首先是进入 WTO融入…  相似文献   

19.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影视节目作为文化传播的有效载体,也以一种更加开放和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进入新世纪,中国电影更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中国"第五代"导演们在各种国际影展上频频获奖,不仅为中国电影赢得了空前的关注与荣誉,也加快了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步伐。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哈利·波特》等在中国超级畅销的典范,却没发现哪一种国内图书在海外特别是西方读者市场中大展雄威过,这种现象与中国五千年积累的文化底蕴是极不相称的。中外版权贸易巨大逆差的存在将导致国内图书原创性、民族性的减弱。中国出版业不应该被动,寻找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不应该只是出版社的商业行为,更是五千年文化精华走出国门、弘扬于世界的呐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