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渗透法渗透法是环境教育的一种重要方法,例如,讲氨的性质时,课本中写到“在放电条件下,氧气和氮气能直接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化合成二氧化氮”。因此,在闪电时,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一氧化氮产生,但对它们是大气污染物这一事实未加说明。若能结合环境保护知识,补充氮的氧化物是空气中的重要污染物,主要来自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产生高温,高温条件下与教材中谈到的闪电一样,都会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它们不仅是造成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物…  相似文献   

2.
雷雨发庄稼     
大家知道,农作物的生长需要较多的氮元素,而植物(除根瘤菌植物外)不能直接从大气中摄取单质氮(N2),只能从土壤中吸收化合物里的氮。但是,土壤里常缺乏的是氮、磷、钾三种元素,因此,农业上主要施用含氮、磷、钾元素的肥料。春雷一声震天响,一道闪电划破长空,霹雳炸雷惊心动魄!你可知道,就在这电闪雷鸣中,天公给大地送来了免费氮肥。那么,天公是如何打雷造肥的呢?雷电能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成一氧化氮:N2+O2=2NO: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不溶于水,但在常温下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2N0+O…  相似文献   

3.
利用喷泉实验验证氮的氧化物的性质江苏铜山候集中学(22112)张邦程一、反应原理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无色的一氧化氮。3NOz+HzO。ZHNOs+NO一氧化氮不溶于水,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Z...  相似文献   

4.
在新编高中化学《必修》课本第一册168页指出:一氧化氮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并带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有毒,易溶于水。就这些问题来讲,学生对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是初次接触,比较陌生,教材中没有安排实验进行演示。教师讲课时...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一氧化氮(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相似文献   

6.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一氧化氧遇到空气,立即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3Cu+8HNO_3(稀)=3Cu(NO_3)_2+2NO↑+4H_2O 2NO_+O_2=2NO_2 (无色) (红棕色) 在试管中做铜和稀硝酸反应的实验,由于试管中的空气很难被生成的一氧化氮排尽,一氧化氮接触空气,又立即被氧化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因此很难看到真正无色的气体,也就很难使人确信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的一氧化氮,而不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若改用注射器做这个实验,使生成的一氧化氮与空气隔绝,就能看到生成的气体确实是无色的一氧化  相似文献   

7.
一、氮污染的来源氮是一种相对惰性的气体,但是在某些细菌的作用下或是在石油燃烧、肥料制造过程中,氮能生成一系列活性分子,统称为活性氮。这个分子家族的成员包括氨、硝酸盐离子和氮氧化物。大气中的二氧化氮主要是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含氮化合物产生的。大气中的氮在高温下能氧化成一氧化氮,进而转化为二氧化氮。火山爆发和森林失火  相似文献   

8.
铜与稀硝酸反应,由于产生的无色一氧化氮很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二氧化氮,从而无法判断出铜与稀硝酸到底是生成一氧化氮还是  相似文献   

9.
20 0 3年上海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第 47题 ,与 2 0 0 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三届天原杯 )复赛第 2 6题 ,出自同一史料背景 .本文先介绍化学史料 ,再评价这两道题命题意图和考查的意义 .一、一段化学史料———稀有气体氩的发现1 785年 ,英国的卡文迪许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在氧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中用火花放电 ,使空气中的氮气、氧气生成二氧化氮 ,再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发现剩下约占总体积 1 /2 0 0的气体不跟任何气体化合 .通过这个实验 ,卡文迪许预言空气中除氧气和氮气以外 ,可能还有新的未知气体 …  相似文献   

10.
按课本上实验装置进行实验时看不到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生成,而是铂丝红热和白烟状硝酸铵出现。当然铂丝红热,可以证明氨在铂丝作用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而且是放热反应,生成了一氧化氮;白烟状硝酸铵出现,证明反应在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1.
氨是制造氮肥的重要原料.我国氮肥占化学肥料中很大的比例,氮肥工业是化学工业中一个重要部门.众所周知,氮是蛋白质中的主要成份,按重量计约占六分之一.蛋白质是用来维持植物和动物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大气中氮的储量极为丰富,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但空气中游离状态的氮,除极少数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外,绝大多数植物只能吸收化合态的氮.土壤中虽含有一定量的氮,但不断为植物所吸收或为水流失,使土壤逐渐贫瘠.因此,将空气中的游离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工业上称为固定氮).这是加速自然界氮素循环的一个重要手段.氨主要用于肥料,液氨虽可直接作…  相似文献   

12.
有些学生在求用一定量的氨氧化制取硝酸的量时,常比理论值小1/3。原因是他们对硝酸工业生产的吸收过程不熟悉,忽视了工业生产硝酸常在吸收反应过程中补充一些空气,使生成的一氧化氮再氧化为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又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经过这样多次的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可以比较完全被水吸收,能够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硝酸。”为加深对这段课文的感性认识,避免发生本文开头提出的错误。特设计演示实验,其装置操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 世界农业生产几乎一直受到固定态氮可利用量的限制。大气中含氮气为78%,但是,这些氮气只有形成氮素化合物后才能为作物吸收利用。固定氮的方法有三类:一是大气放电(包括雷电和内燃机放电)引起氮和氧的化合,但我们无法控制雷电,且这一方法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二是用哈伯氏制氨法,这是目前世界工业氮肥生产的主要手段,工业生产氮肥  相似文献   

14.
稀硝酸与铜反应,会产生无色的一氧化氮气体,但是产生的一氧化氮气体会立刻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学生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红棕色的气体,进而得出错误的结论: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二氧化氮气体。这样容易误导学生,因此,有必要对该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5.
正化学是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载体"融合在一起的学科,而氮的氧化物的知识,是这一"载体"的佼佼者,该部分知识是高考命题的热点所在.尤其是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性质,以及二者与氧气混合与水的计算,更是热点中的热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细细品味一下"氮的氧化物".一、知识要点1.氮元素有+1、+2、+3、+4、+5等五种正价态,五种正价对应六种氧化物:  相似文献   

16.
高级中学化学 (人教、必修版 )第一册第六章第 1 42页中有这样一段文字“一氧化氮不溶于水 ,在常温下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生成红棕色并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氮 (NO2 ) .2NO O2 2NO2因此 ,在雷雨时 ,大气中常有少量的二氧化氮产生 .二氧化氮有毒 ,易溶于水 .它溶于水后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 .3NO2 H2 O 2HNO3 NO……”这段文字虽字数不多 ,但内容丰富、难以理解 .为了使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便于学生对此知识点的理解、记忆并达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和实验设计能力的目的 ,我在教学中设计了这个实验作为演示…  相似文献   

17.
在化学演示实验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如果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就会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氮,颜色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影响实验效果。为此,要进行探究性试验,以选择合适的硝酸浓度和试验装置及方法,确保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其基本原理是:选择的某种物质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但不与空气中的氮气及其他气体反应;利用氧气与该物质反应后生成固体物质,使密闭容器中气体减小,气体压强减小,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本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嘏和探究欲,  相似文献   

19.
氮是组成植物有机体主要元素之一,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养料。在植物乾物质中氮的含量是并不大,通常不超过1—3%。但是它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却是非常大的,因为它是蛋白质分子的必需成分,而蛋白质又是原生质的最重要成分。空气里面的氮气,要占总体积的五分之四。看来自然界并不缺乏氮素,但事失上很多土地是缺乏氮肥的,原因在于植物并不能够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气,土壤中所贮藏的可利用的氮是不足的,所以除了使用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以增加士壤氮肥外,  相似文献   

20.
在现用化学教材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在大试管中进行,反应后几乎看不到一氧化氮的生成(因为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实验现象极不明显,为解决实验中存在的这一问题,经过反复实验,做了如下改进,实验效果很好,且装置非常简单,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