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北宋词人中,毛滂虽不算大家,却也有相当的地位和影响。而近年来的许多词学专著及选本却极少介绍毛滂和他的《东堂词》,有的文学史或词学专著竟然只字不提,当然更谈不上进一步的研究了。如果浏览一下《东堂词》的全部二百多首词作,再  相似文献   

2.
毛滂是北宋中后期一位诗、词、文俱善的知名文人。毛滂的诗歌常出现茶、酒、诗等人文意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人日常生活雅化的趋势。而这些雅致的人文意象同其诗歌中清淡雅洁的自然意象相互辉映,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毛滂诗歌清美的风格。  相似文献   

3.
宋丹 《凯里学院学报》2007,25(1):66-68,72
由于种种原因,毛滂在过去鲜为大众所知。随着宋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毛滂的词日益受到关注。除此之外,他的诗也是有成就的,事实上毛滂的诗在当时即受到苏轼的赞赏,而清代四库馆臣对其诗也有很高的评价。其诗总的来说体现了清美与豪放的风格,这两种风格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深层成因则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坎坷的遭遇分不开,如果说清美风格的形成同超越卑俗有关的话,那么豪放风格的形成则同宣泄苦闷有关。  相似文献   

4.
苏轼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在词史上也是一位继往开来的大家。我们对他的评价应当本着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 ,尽可能的还他历史本来的面目。论及苏词 ,前人走向两个极端。一派以为苏轼词完全不合律 ;一派以为苏轼词完全合律。两派你来我往 ,争论不休。两派的失误都在于以偏概全。我试以填词基本法则为依据 ,具体细致地综合分析有关苏词的材料 ,得出苏词合声情 ,不合声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毛滂(1060——1124?)⑴,字泽民,自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他主要活跃于北宋中后期文坛,与当时名士苏轼、苏辙,诗僧释参寥、释维琳等皆有文字来往。他诗、词、文俱善,苏轼赞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并以"文章典丽,  相似文献   

6.
家族文学风气的熏陶对毛滂文学成就的取得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毛滂研究中,家族文学研究颇为必要, 而这首先要涉及到毛氏家族的定位问题,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论证分析,将其定位于柯山毛氏家族, 并对《会稽达郭毛氏族谱》中所记载的“毛滂”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世人评苏词风格 ,大多拈出超旷二字 ,早成共识。今人论苏词 ,雅化、以诗为词等等 ,考察、梳理宋词发展、演变的理路 ,多有识见 ,新人耳目。然而对于清人陈廷焯、刘熙载等人的以忠厚论苏词 ,似未在意 ,故现以陈、刘二人对东坡词的见解为纲要 ,略说苏词于宋词中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毛滂(1060-1124?)(1),字泽民,自号东堂,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他主要活跃于北宋中后期文坛,与当时名士苏轼、苏辙,诗僧释参寥、释维琳等皆有文字来往。他诗、词、文俱善,苏轼赞其“文词雅健,有超世之韵”,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荐之于朝(2)。后因其晚年出入蔡氏兄弟门,颇招非议。现在的文学史多把他划为苏门文人。  相似文献   

9.
韩元吉的词风,豪放与柔婉兼而有之,清雅空灵,近于苏词,然又以其深沉凝重的特色有别于苏词的飘逸清旷。本文试从爱国主义词作、送别词以及表现兄弟离情的中秋词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10.
世人评苏词风格,大多拈出超旷二字,早成共识。今人论苏词,雅化、以诗为词等等,考察、梳理宋词发展、演变的理路,多有识见,新人耳目。然而对于清人陈廷焯、刘熙载等人的以忠厚论苏词,似未在意,故现以陈、刘二人对东坡词的见解为纲要,略说苏词于宋词中的特性。  相似文献   

11.
王之道《相山居士词》存词近二百首,词集中有很多唱和之作,表现了他忧时忧民的积极心态。节序词表现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和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个人的政治苦闷。还有一部分词,王之道借陶渊明和苏东坡表达远离政治、意欲归隐的心态。  相似文献   

12.
《词菁》,明末陆云龙编选。选唐、宋、金、元、明词二百七十二首,分两卷。词选附有编者的词评,体现了编者词体分正、变、尚“丽”、重豪放的词学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认识明末词学思想的绝好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3.
朱敦儒词名甚著。宋、金以来向有“希真体”之称。关于“希真体”的内涵,至今学术界异见歧出,尚无定论。特根据后人对朱氏词的仿效创作和品赏评论加以考辨,可知“希真体”是对具有独特个性与鲜明风格且于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朱敦儒词的誉称,它是由朱氏早期、中期、晚期多种题材内容与艺术风格的词所组成的有机复合体,而并非仅指某一时期、桌类题材或某种风格的词作。“希真体”具有流变性与多样性,而清隽谐婉、平淡自然乃是其主导风格特征。  相似文献   

14.
蒋春霖是晚清著名的词人之一,著有《水云楼词》,有人将其与纳兰容若、项鸿祚并称为清代词人的三大鼎足。而对蒋春霖的评价和研究至今已历时百余年,陈水云先生已在《蒋春霖研究史述略》中对新世纪之前蒋春霖的研究做了详尽的梳理。笔者对新世纪以来蒋春霖的词作、与其他词人的比较、词坛地位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大致的综述,认为其政治活动、与太平天国战争的关系、与淮海词人群的关系、词学交游活动、词的地域特色及其诗创作等方面都有待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毛晋编辑的《宋名家词》最初刊印时,在校勘等方面存有不足;其子毛康为弥补其父的遗憾,广泛地寻访、购藏抄本等词集,与丈人陆贻典等汇校,欲修订重刊,后因资金问题而中辍。而其所批校《宋名家词》却保存至今,其中日本静嘉堂文库藏有一套,有朱墨笔批校增补,虽然不全,却弥足珍贵,为今人考核相关词集的版本源流等,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作为清代浙派词中期的领袖和巨擘,厉鹗承继了浙派之“清空”宗风,并以其孤淡幽冷的审美趣味与创作特征,成为“清空”艺术的真正代表。厉鹗在取境上多选择萧疏开阔的背景,并善于通过冷寂的意象,营造出深窅清隽的意境,用字上则趋向寒瘦,色调无华,呈现出清幽冷峭的特色,从而将“清空”艺术发展到了极致,但厉鹗之作能“清”能“幽”而不能“厚”,后学流于枯瘠冷僻,浙派也从此衰落下去。  相似文献   

17.
李煜作为唐末五代的重要词人,在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存词30余首,在抒情性层次即人、情、境上很有特点:时间上偏重于开头用节气景物感发;空间上擅长用虚境实境对比;人物塑造上一洗早期花间词的红粉佳人形象,创造性的使用自我形象。这些特点对宋代词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是现当代的化巨人、伟大诗人,他的诗词对当代的诗歌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然而对其诗词的研究,谈其对现实社会生活关系的多,而对其诗词的历史渊源的探讨较少。对毛泽东诗词从中华民族化精神与艺术形式传统两个方面,系统地分析它与唐宋诗词的渊源关系,及其对古典诗词的化精神传统及艺术形式的全面继承、批判、超越与创新,对于繁荣当代社会主义的学艺术的创作,尤其是诗歌创作,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蝶恋花·向板仓》是毛泽东痛悼夫人杨开慧的一首婉约词。全词集凄楚、痛惜、愧疚、哀恸与悲愤为一体,如泣如诉,哀婉绝伦,声情并茂,凄美动人。同时又像毛泽东其他婉约词一样,婉约与豪壮并存。既有凄婉的儿女情长,又有悲壮的时代风云;既是悲情的宣泄,也是怒火的喷发;既是哀婉的悼亡之作,也是悲愤的复仇之音;既催人泪下,又震撼人心。  相似文献   

20.
顺治四年(丁亥),云间词人进行了一次唱和活动。最初有陈子龙、李雯、宋征璧、宋存标等人,后钱毂、宋征舆、宋思玉等人赓和。这次唱和词作结集为《唱和诗余》。从现存文献可以考证出李雯参加了这次唱和活动,至于没有相关词作存下,与他中途上京有关。这次唱和活动的主题是咏叹春天和闺情,词作表达上深于比兴,长于即事造境以寓心绪,云间词风比前期更为刚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