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议论文的结构、层次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议论文的整体结构大体分为三部分:1.提出问题(引论),文章开头部分,引出文章要论述的中心问题。2.分析问题(本论),是议论文的主体部分,即运用充分证据证明中心论点的部分。3.解决问题(结论),即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部分。也可以把议论文的结构分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  相似文献   

2.
“三段论”是议论文最常见的写作方法之一,绪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其中,本论部分无疑是文章的主体,而写好本论不外乎六个字:“摆事实、讲道理”,前者也叫例证法,它又是本论的主要构件,“事实胜于雄辩”讲的就是这个理儿,但啥样的例证才显得成功而不蹩脚呢?笔者认为,以下三字堪称这种写法的要诀。  相似文献   

3.
《同学少年》2016,(12):8-9
<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引论、本论、结论,也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般而言,引论就是开头,提出论题或论点;本论就是主体,组织材料,分层次论证观点;结论就是收尾,进行归纳总结。论证的层次可以结合主题的表达与材料的内容,选择不同的分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左顾右盼通万里——横向展开论证所谓横向展开论证,就是论证的主体部分所分  相似文献   

4.
论点型议论文是议论文众多样式中最普遍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论题与中心论点的内涵完全一致。外延互相重合。写此类议论文,作者只需将本已明确的中心论点予以充分论证即可。也就是说,其引论和本论是“因果关系”: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是“果”,本论部分的论证是“因”。本论部分应论证引论部分所提出的中心论点能够成立或不容否定的理由和根据。它远比供材料作文(议论文)易学易写得多。因为供材料作文需作者自己去归纳、提炼所供材料之观点。假如作者对所供材料理解不正确或者有所偏差,那么势必导致文章的观点(即论点)错误,导致作文失败。换言之,论点型议论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本论部分“六性”思维法及其训练姜仲才谁都知道,作文教学,老师难教,学生难学,而议论文体则更胜一筹。仔细分析起来,议论文之所以难教和难学,其主要部位就在于决定文章成色的本论部分,而以分析问题为主要特征的本论部分正是集中体现学生思维能力强弱的关键所...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可以说在结构上是最讲究谨严的一种文体,我们往往用提出问题(绪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来概括议论文的结构,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不会提出问题:或绪论与本论混淆,或问题提出有欠鲜明。笔者在部分学生优秀习作与有关作文案例中将议论文开头概括为以下四法:  相似文献   

7.
<正>一、小组拼文模式的内涵解析"小组拼文"是"拼文"写作的一种具体形式。"拼文"即将原本应由学生个体一次性完成的议论文划分为几个环节,让学生分多次完成,或由多个学生一次性完成。举例而言,如果按基本结构将一篇议论文分为"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个部分,那么既可以让学生个体分三个课时来进行:第一课时完成引论;第二课时完成本论;第三课  相似文献   

8.
<正>众所周知,论述文的结构无非是由三“论”组合而成,即“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从古至今,无数优秀的论述类文章,千变万化总离不开这个“格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依“格”而作。考场论述文如果不按照这个结构模式写,很容易被判为文体不规范。一般而言,三“论”之中的本论部分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9.
《鱼我所欲也》是一篇传统议论文,和第三册议论文单元的其他课文相比,该文短小精悍,是学生学写议论文不可多得的好教材。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议论文,就显得尤为重要。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教学参考》上依照该文所用的论证方法共分了六层,教学中感到这样处理教材不利于学生通过本文掌握议论文的结构,学习写作议论文。为了便于讲析,不如依据文章内容,按照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形式,即引论(提出问题部分)、本论(分析问题部分)、结论(解决问题部分),把文章分为三部分。一、引论(从“鱼我所欲也”到“舍生而取义者也”)  相似文献   

10.
中国自古就有文人针对写作提出过自己的精辟见解,正所谓“文章千古事,自得方为贵”。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很多学生都在为无话可说、无物可论、审偏题、写跑题所困扰。归根结底,这是由于学生在语文学科素养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水平欠佳。针对高中生在议论文写作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缺失,笔者进行了以下四方面的策略思考。一、写好文体,打下提升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根基我们知道议论文分为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引论即提出论点(提出问题),本论即分析论点(分析问题),结论即总结论点(解决问题)。学生写不好议论文是因为大脑中没有议论文的概念,随想随写,这样很容易写成流水账,成为“变体”的记叙文,所以在训练学生写好文体的时候可以进行拆分,进行局部专项训练。  相似文献   

11.
读了《议论文写作散文化探微》一文(见1999年《语文世界》第3期,作者李永清。以下称“李文”),感到对其主张万万不敢苟同。先就李文谈几点愚见。第一,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或指导原则,是毛泽东提出,并经过近...  相似文献   

12.
议论文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即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本文所说的写好开头,指的是如何提出问题。那么,怎样的开头算好的议论文开头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学过的文章和学生自己的作品中归纳出易学、易仿、易发挥的开头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加以运用并融会贯通,效果颇佳。1.解题法。适用于题目即论点,或题目是成语、典故,或题目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常用结构模式 (一)总分总式结构 这种结构是写作中最常用的结构模式,尤其适用于议论文写作.总分总式结构也叫三段论式结构,即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作出总结.引论,是议论文的开头部分,即要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使读者对文章所要论述的内容首先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并引起读者注意.本论,是议论文的分析问题部分,也是论证中心论点的重点部分.  相似文献   

14.
高二上学期本学期安排八次作文:议论文6次,复杂记叙文2次。第一次作文一、训练要求掌握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引论、本论、结论。重点训练引论和结论部份——如何写好议论文的开头和结尾,如何提出论点和加强论点。二、写作指导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结论三个部份,这三个部份是紧密联系的有机统一体。引论部份提出所要论述的中心论点或中心论题,以引起读者注意。本论部份是主体部份,是运用论据去证明中心论点,分析引论部份是提出的问题的部份。结论部份是在前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解决问题的部份。简而言之,三个部份的任务就是我们常说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部份提出问题一般有两种情况:第一,提出论  相似文献   

15.
<正>议论文一般由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即开头提出问题,中间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本文所说的写好开头,指的是如何提出问题。那么,怎样的开头算好的议论文开头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从学过的文章和学生自己的作品中归纳出易学、易仿、易发挥的开头方法,课堂上指导学生加以运用并融会贯通,效果颇佳。1.解题法。适用于题目即论点,或题目是成语、典故,或题目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突破口 一、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构 一般议论文的结构由三个部分组成: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在以往议论文的学习当中没有专门涉及这一问题,本单元有必要疏通一下。而且本单元各篇课文的学习重点及自读提示都提到了议论文的结构。可见,要达到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要求,必须弄清议论文的基本结  相似文献   

17.
据调查发现,不少九年级学生的议论文解题能力较弱,在考试中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对议论文思路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那么如何梳理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呢?下面笔者结合初中语文教材及2014年中考试题探究引导学生梳理议论文结构的方法。一、明确类型,胸有泾渭议论文结构一般由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三部分组成。引论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作者经常在开头提出中  相似文献   

18.
一、议论文的结构毛泽东曾在《反对党八股》中指出:“一篇文章或一篇演说,如果是重要的带指导性质的,总得要提出一个什么问题,接着加以分析,然后综合起来,指明问题的性质,给以解决的办法,这样,就不是形式主义的方法所能济事”。我们可以将其简化成“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的结构,也有的称之为“引论——本论——结论”。这是议论文结构的一般特点。这样的“起承转合”,对写议论文  相似文献   

19.
中专语文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以适应毕业后从事工作的需要.但工科中专课时偏紧,怎样在有限的课时内有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呢?我认为可以把课文按不同的体裁分成若干“块”,每一“块”制定一个“的”.然后,按“块”传授知识,按“块”有目的、有系统、有实效地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本文以议论文本论结构的“块”式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写应用能力.我在教议论文本论结构“块”时,以苏洵的《六国论》作为范文,引导学生学习这“块”的理论知识.《六国论》的本论部分是典型的递进式结构:第一层,“赂秦面力亏,破灭之道”;第二层,“不赂者以赂者丧.”作者先论述  相似文献   

20.
引论≠绪论     
中师《文选和写作》第四册第三单元的“学练要点”中提出“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论、结论”。这个提法无疑是正确的。但在同一页(87页)的“自学提示”中又提出“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引论(绪论)、本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