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调查发现,目前毕节师专学生的民主法制观念普遍提高,法治思想已深入人心,雏权意识已经觉醒,但却存在着法律知识贫乏,普遍注重实用性,法律观念中仍存在许多误区,雏权意识和雏权能力较弱等问题。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不仅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和学校依法治校的需要,也是法制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此,学校应注重法律基础课建设,加强学生的涉法实践教育,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素质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学生为研究样本,对中职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中职学生具备初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一定的法律知识,但仍显不足,甚至法律观念上还存在误区;对法制现状不太满意,司法信心偏低;学习和运用法律的意识明显较高,普遍注重法律的实用性,存在知行不一现象.针对调查发现的问题,本文还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路和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3.
陆盂兰 《广西教育》2010,(33):90-9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方面均存在不少问题。要增强高职院校法律课程的教学效果,应完善法律课程教师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师德建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增设法律公共选修课,加强学生维权意识教育,改变学生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方法,注重理论指导实践,改革和完善考核方法,等等。  相似文献   

4.
中职生知法、懂法程度较高,维权意识较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学校法制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学习法律课程的态度不积极,对不良行为的危害认识尚不清楚,自觉守法意识较低等。为此,中职学校必须加强法制教育力度,从学生的不良行为抓起,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刚入校的中职生设计了法律知识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知法、懂法程度较高,维权意识较强,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学校法制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不大;学生对学习法律课程的态度不积极;学生对不良行为的危害认识尚不清楚;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较低。针对这些现象,本文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建设;从学生的不良行为抓起以防微杜渐;培养学生的自觉守法意识。  相似文献   

6.
在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中,由于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是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因此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权利往往被忽略,甚至被侵害,这已成为由来已久的问题。高校学生权利不能得到充分保障主要有立法、观念、执法方面的原因。加强高校学生权利保障的对策是:承担教师教育的院校要把"教育法规课"作为必修课开设;树立民主的师生观;培养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其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坚持依法治校,依法管理,实现学校管理法制化。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维权行为包括了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外的一方与其他法律主体发生的维权行为和大学生作为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一方与学校、教师、学生之间发生的维权行为。大学生们在“为权利而斗争”的同时,也要“认真地对待权力”,维护国家赋予学校管理的权力,这是学生应履行的义务,需要“为权利而尽责”,实现权力与权利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正>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培养法治意识,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宪法至上、法律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养成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履行法定义务的习惯;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让生活更美好的认  相似文献   

10.
我国职教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面临许多法律问题,主要包括:学生法律意识淡漠,自我维权意识薄弱;劳动报酬低;实习中因工受伤责任认定难;学校监管缺失.应在完善相关立法、构建全方位监管制度、增强学生维权意识三个方面研究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