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劳动价值论争论中需要认清的三大新问题是:1、科技知识不能创造价值.它是生产价值的重要条件,只能将自身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2、知识劳动者成为价值创造的主体.其中科技工作者、管理者的劳动能创造巨大的价值和财富.3、要深化发展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面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其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石,是颇具科学性、系统性和开放性的理论体系。本文在对其中的创造价值的劳动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认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由紧密相联的三部分构成:体力劳动价值论是其基础和核心;脑力劳动价值论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智力劳动价值论是其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在前二者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对于逻辑地和历史地考察分析商品经济社会中的劳动价值关系具有重大的社会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在19世纪中期提出来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和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规律。马克思在科学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剩余价值论为基石的整个经济理论大厦,因而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当今面对新的经济形势,我们又要充分考虑复杂劳动和知识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在价值形成及收入分配方面对劳动价值论进行再认识。认识过程中应注意,新知识、新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服务业劳动只是部分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用于创新的科学劳动成为社会劳动的重要形式,知识经济下的劳动价值论应将科学劳动纳入生产劳动范畴。就此问题,本文从科学劳动和知识价值取得的角度,运用劳动价值论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劳动——知识——劳动——知识”的动态链。  相似文献   

5.
只要存在商品经济,劳动创造价值就会存在并起作用。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在价值创造上没有区别,只有社会属性上的区别。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应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价值论的深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知识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所,所有社会资源都要成为商品。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创造更多的价值,知识商品的价值是获得知识和更新知识所花费的社会必要劳动,知识商品的价格是知识劳动所得,知识劳动所得包括普通工资、劳务收、特殊津贴、特别奖金、专利收入、智力分红等,普通工资以外的收将成为知识劳动的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7.
复杂劳动价值论--知识经济时代谁创造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维华 《天中学刊》2000,15(1):26-32
促成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形态由简单劳动价值论向复杂劳动价值论转变的关键力量,在于社会劳动成分结构的质变:同过去以简单劳动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主体转变到今天以复杂劳动构成社会总劳动的主体。社会劳动成分结构的根本变化又引起了价值的技术性质的质变:由过去简单劳动为主创造价值发展到以复杂劳动为主创造价值。这是“复杂劳动价值论”得以确立的物质基础。劳动力范畴、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划分以及社会劳动成分结构的质变,三者  相似文献   

8.
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几个基本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深化认识劳动价值论的文章中 ,有些看法是有悖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是混淆了劳动价值论中的基本范畴。因此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应正确理解以下基本范畴 :关于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使用价值的要素与创造价值的要素 ;关于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关于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和决定价值的因素 ;关于价值和价格 ;关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 ;关于劳动价值论和财富论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组成 ;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在商品价值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如:社会劳动创造价值;生产资料创造价值;劳动生产率创造价值。这些观点都不属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只概括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而精神生产领域的劳动也应包括在内,这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类正在进入一个以智力资源的占有和支配为最重要特征的经济时代,有人因此提出了"知识价值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面临新的挑战。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知识价值论不是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而是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知识的作用日益显现,国内外一些经济学者对传统的经济理论,包括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提出"知识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是不能被取代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的内容要不断创新发展,应该树立科学的认知观.  相似文献   

12.
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就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时代的特征来理解劳动价值论。同时要认真研究我国现行分配制度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的划分以及劳动价值论和知识创新的关系等,从而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我们进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创立的劳动价值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践,使这一理论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新的实际,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主要应拓宽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种类、劳动的方式、劳动的领域、劳动的质量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知识经济时代,劳动价值论因劳动的性质、范围、主体结构的变化必然与时俱进,从而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也必须丰富发展。本文主要对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利润和平均利润理论的若干观点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5.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劳动在创造价值的劳动中处于主体地位,并能有效地创造价值。作为其凝结物的知识技术既是商品的非实体性,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本身又是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国家必然出台相关政策在经济上优待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6.
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 ,针对当前国内学界把“知识价值”理解为“经济知识”和“知识经济”所表露出的一些缺陷 ,从马克思哲学理论出发 ,阐述了它对知识与价值的本体论表述 :知识本质上是人的存在价值的反映 ,是人的实践活动 ,知识价值的实现是人的存在价值的实现。同时还考察了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之间的内在联系 :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价值和知识创新等现象仍然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范围 ,以此说明马克思理论所具有的当代视域和当代性。  相似文献   

17.
从经济哲学角度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建劳动力理论和劳动力商品理论之同时,前瞻性地萌发了"劳动力资本化"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思想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理论中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走向,其中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框架中的劳动力资本化研究。而劳动力资本化的前提是劳动力所有者占有或拥有知识、信息、科学、技术等精神生产资料,劳动力资本化的实质是劳动者将其所掌握的精神生产资料作为资本,将其视为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现代科技劳动价值论作为针对"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相统一的"科技与经济一体化"社会生产系统这一"对象域"加以研究和建构的理论,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使劳动力资本化研究在理论上成为可能:它的三个基本原理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原理依据,它的"价值链"网络结构模式为劳动力成为资本奠定了价值创造和价值运动的理论基础,它的"科学价值库"理论、价值"孵化"理论、科学实现价值增值的规律为劳动力资本化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它的"四大结论"在理论上为劳动力资本带来的剩余价值找到了根据。  相似文献   

18.
劳动的过程既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又是知识创新的过程,知识价值论为劳动价值论增添了新的内容,知识价值观是对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