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就会想到寻找一个中间媒介,通过这个“中间人”来达到解决这些困难的目的.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也需要引入一个中间“媒介物”,通过这个“媒介物”来解决某些数学问题,这个“媒介物”也称之为辅助元素.在数学解题中最常用的辅助元素有添辅助线、构造辅助函数等等.本文着重探究中学数学解题中除了常使用的添辅助线、构造辅助函数外的其它几种辅助元素——辅助方程、辅助图形、辅助向量及辅助数列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它要求我们通过分析具体命题,构造辅助元素(图形、函数、方程、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沦的桥梁.在解题过程中,对某些常规方法不易解决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的结构特征,利用各种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形式上的某种相似性,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有目的地去构造特定的数学模型,从而把原命题转化为与之等价却又具备了某种赋予特定意义的命题,通过解决新的命题,从而使原命题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转化是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核心,而构造法是实现转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或策略。 所谓构造法,是借助于联想,对所研究问题在分析与综合的基础上,构造出一个与之相对应的已经解决了或较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构造出的新问题的获解而达到原问题的解决的一种策略。同时构造法又常与创造性思维相提并论。 用构造法处理数学上的问题,主要有:构造辅助元素、构造结论和构造矛盾三种方式。 一、构造辅助元素:  相似文献   

4.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习数学必须善于解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在问题给定的题目里由题设来推出结论.但对于某些问题,如果直接推理有时不能顺利进行,因而不得不寻找某个来沟通题设和结论的桥梁,这样的桥梁往往隐含在题设之中,它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构造.这种通过构造题目本身所没有的解题桥梁——数学模型、实例和辅助元素,从而达到解题的方法,就是构造法.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解题中,人们常常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通过直觉观察、联想及猜想等思维活动,构造出一个中介性辅助元素,或构造出存在性命题结论所要求的数学对象,由此揭示问题的实质,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运用构造法解题,可以打破常规,另辟蹊径,巧妙地解决问题,此种解法还体现出创新思维能力,它在数学解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毛仕理 《高中生》2010,(4):22-23
当某一类数学问题使用通常的方法沿着定式思维去解决很难奏效时.我们应该从题目假设的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性质,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抓住反映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连接点,把握问题的外形、数值和位置等特征,以条件中的元素和知识库中已有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满足条件和结论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在新的环境中清楚展现“面目”,从而借助新的数学对象一解决原来的数学问题.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构造法.  相似文献   

7.
构造法解答数学问题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技巧性,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以浙教版教材采用“构造法”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HL”为例,通过纵横整体关联同一知识结构,巧设问题链探索多种证明思路,深度理解构造法,发展学生数学思维与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现今中考以及初中数学竞赛中,构造思想方法(下称“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数学问题求解本身较为困难时,如果采用构造法,构造一个与问题有关的辅助问题求解,往往使问题柳暗花明.波利亚认为“构造辅助问题是一项重要的思维活动”,这里举几例,浅谈构造单调函数解决几类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造法是一种解题方法。通过构造辅助元素来寻求条件与结论间的关系,揭示问题的背景,显现问题的实质,这种方法具有构思巧妙,结构严谨,灵活多变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本通过构造等价命题,构造函数,构造几何模型.构造方程来说明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1.
“构造法”是指在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时先构造一种数学形式(比如几何图形、代数式、方程等),寻求与问题的某种内在联系,使之简单明了,起到化简、转化和桥梁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此法重在“构造”、深刻分析、正确思维和丰富联想.它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化归等思想,渗透着猜想、试验、探索、概括等重要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现代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极富有创造性思维特征的解题方法,构造辅助图形法正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并用它来解决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这种思想方法以其独特的解题方式发挥了极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构造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解题中的构造法是指依据题设的特点,假借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依托已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一种新的  相似文献   

14.
“构造法”即构造性解题方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教学元素为“元件”,数学关系为“框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简便解决的方法。在中学数学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构造法解题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解题方法的运用可丰富学生的想像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构造法解题的关键有二:一是要有明确的方向,即要明确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而建立一个相应的构造;二是要弄清条件的本质特点,以便重新进行逻辑整合。下面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对构造法的一些思维方式作一些探讨,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构造思想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数学思想方法,纵观近几年高考题与竞赛试题,凡涉及与不等式有关的证明题,不仅综合性强,而且思维量大,直接证明相当繁杂.构造辅助函数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根据命题中题设条件的特征构造相应辅助函数,通过求导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进行证明.本文举例探讨构造辅助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证明不等式.  相似文献   

16.
思维的创造性主要表现在合理地运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使有关信息有序化并达到积极的效果.思维创造性在解题中主要表现为能够运用题设条件,构造出新颖独特、突破常规与灵活变通的等价命题.因此,构造法正是以创造性思维为依托,以数学关系为“支架”的一种独特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7.
构造法是一种创造性的数学方法.其解题实质是通过对条件和结论的分析,构造出辅助元素(这种辅助元素可以是图形、方程或方程组、函数、等价命题等),架起一座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构造法一般可以应用在求函数的值域和最值、解三角形、证明不等式以及求解恒成立问题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构造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解题中的构造法是指依据题设的特点,假借巳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依托巳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沟通数学模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转换命题,使相关问题得到迅速破解.  相似文献   

19.
给构造法唱点反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构造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解题中的构造法是指依据题设的特点,假借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依托已知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出一种新的数学模型,沟通数学模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转换命题,使相关问题得到迅速破解.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解题中,我们常常利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显得简洁明快.反过来,也可以借助几何图形来解决代数问题,即通过对题目中条件与结论的观察,比较,联想,恰当的构造出一个能帮助解题的图形,借助对此图形特性的研究来解决问题,这就是“几何化”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