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们用函数图线来讨论透镜成像的规律。先将透镜成像公式(1/u)+(1/V)=(1/f)变换为:V=((fu)/(u-f)),取焦距的绝对值为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作出函数图线,其中曲线 OA 及BCD 表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虚曲线 OE 表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由图线可知透镜成像时有如下的规律。(1)凸透镜成像时,u>f成实像,物和像在透镜两侧,物距、像距均为正。u相似文献   

2.
薄透镜分凸透镜与凹透镜,当透镜置于空气中时,它们的成像情况有三种: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虚像,凹透镜成虚像.因而透镜成像放大倍数与物距的关系也有三种情况.分别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归纳了物距μ对应的像距v及凸透镜焦距f间的关系.需要注意,当物体(经凸透镜)成虚像时,除表现有像与物是在透镜的同侧,还由图1知道,虚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物体到透镜的距离.  相似文献   

4.
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u、像距v、焦距f满足公式1/u=1/v=1/f.对于确定的凸透镜,焦距f是一定的.因此,物距u和像距v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即物距u确定,像距v就唯一确定,一物一像.可是,在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实验中却发现一物三像:镜前倒立缩小或放大的像,镜中正立缩小的像和镜后光屏上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如图所示.那么一物三像是怎样形成的呢? 我们知道,凸面镜和凹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不论是面镜还是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对于实像,观察时存在,不观察时也存在.用光屏可以观察到,直接用眼睛也可以观察到.对于虚像,观察时存在,不观察时便发现不了.不能用光屏观察,要用眼睛通过镜面或透镜观察.因此,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凸透镜、凹透镜、焦距、物距、像距、实像、虚像等概念,理解透镜成像的规律。(2)认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探究透镜成像实验中的测量长度、辨别及寻找实像、安装调试等基本技能,会使用刻度尺、透镜、光屏、光源等基本的实验仪器,能和同学合作完成本实验探究及理论探究。  相似文献   

6.
透镜的焦距决定了其成像的品质和规律,是反映透镜特性的基本参数之一.对于凹透镜焦距的测量则是物理光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实验内容.本文中利用透镜的高斯成像公式来测量凹透镜的焦距,即借助一凸透镜得到所测凹透镜的虚物,该虚物经凹透镜成一实像于挡光板上,通过测量该凹透镜的虚物距和实像距,代入高斯成像公式求得焦距.改变凹透镜和挡光板...  相似文献   

7.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 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的虚像.  相似文献   

8.
对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实验时,如何选择辅助凸透镜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我们只学过凸透镜成像,没学过凹透镜成像.但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凹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可以总结出凹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运用到解题上就方便了许多. 凸透镜成像分三种情况: 1.在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在二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前两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两侧.第三种情况像和物体都在凸透镜和主光轴的一侧.我们又知道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且它的焦点又是虚焦  相似文献   

10.
1 利用不等式,巧记物理规律由于数学语言的精炼,在几何光学中,凸透镜成像规律就可以用不等式来概括.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试用本第一册上,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表达为:(1)物距u满足为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v满足2f>v>f;(2)2f>u>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2f;(3)u相似文献   

11.
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能方便而又快速地解答有关凸透镜成像的问题.下面结合例题来谈谈这些规律及其应用.规律一:物距(u)小于焦距(f)时,成正立的虚像;物距大于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二倍焦距时,成放大的像(包括实像和虚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缩小的实  相似文献   

12.
对物距-像距法测凹透镜焦距实验时,如何选择辅助凸透镜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成像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根据题给数据,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或分析成像情况,是初中光学中较难的题目.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位置范围关系,可用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使相关问题得以简明准确地求解.  相似文献   

14.
“透镜成像公式”课题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推导透镜成像公式,在教学调查中发现,不少教师只是按照课本的顺序,以凸透镜成实像为例,从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出发,利用光路图中的两对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推导得到公式1/u 1/v=1/f,然后介绍符号法则,将公式推广到凸透镜成虚像及凹透镜成像的情形中.  相似文献   

15.
在做验证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常用蜡烛的烛焰作为物体来观看它的成像规律,从而验证透镜的成像规律.从理论上讲,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它应当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在实际实验中,当把烛焰放在凸透镜前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把光屏放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光心二倍焦距的地方时,从光屏上看到的烛焰的像和烛焰并不是等大的,通常看到的像比物小.下面分析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凸透镜成像实验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实验,也是中考热点。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是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凸透镜成像情况的判断凸透镜成像时有两个分界点:一倍焦距是凸透镜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是凸透镜成放大实像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即物距等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倒立的实像;物距小于一倍焦  相似文献   

17.
透镜成像的两条规律及其应用江苏丹阳市延陵中学贡建荣物体沿透镜主轴移动时,其像的移动方向、放大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本文试就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虚惊、凹透镜成虚像三种情况,利用作图法进行总结,得出两条规律,并举例说明规律的应用.1.两条规律的得出物...  相似文献   

18.
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的知识,是初中物理光学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同学们怎样才能全面复习好这部分知识,这里介绍一点技巧,与同学们一道,互相交流学习。1实验规律图解如下。2逻辑规律图解如下。2.1包含关系:2.2充分条件推理:图3、4特点:只能单向推理。2.3充分条件推理:图5、6特点:知其一,可推出二。3共轭关系表解如下:设透镜焦距为f,物距为u,像距为v,当凸透镜成实像时,则有(表1):u>2f f2f表14动态关系表解如下(表2):条件像或像距与物距关系成实像1、物距增大,像和像距都减小;2、物距减小,像和像距都增大;成虚像1、…  相似文献   

19.
根据题给数据,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确定凸透镜的焦距或分析成像情况,是初中光学中较难的题目.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物距、像距、焦距三者之间存在一个位置范围关系,可用数学中的不等式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使相关问题得以简明准确的求解.请看下面二道例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据透镜成像公式与相关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图像关系,推导出像距、物距、放大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并依此对凸透镜成像问题中相关物理量的变化趁势进行合理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