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古代隶书从战国末期至清代,历时两千余年。根据它的不同阶段和主要特点进行分期研究,有利于理解古代隶书的发展。古代隶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①隶书繁荣的准备时期,此期(战国后期至西汉)隶书篆意逐渐减少。点画用笔的丰富,波磔和扁方字构的确立,为东汉隶书的成熟与繁荣奠定了基础。②隶书辉煌的鼎盛时期,东汉经济发达,文化、艺术、教育全面发展。隶书的大用和树碑的风气,造就了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书家,产生了数以百计的彪炳书史的名碑。③隶书滑坡的衰落时期魏晋至元明的隶书,汉隶古法失落。楷行草书呈发展之势,隶书退居从属地位。衰退成为必然。④隶书发展的复兴时期清代,金石考据与碑学兴盛。文人学者、画家印人成为隶书创作的主力军。他们师法汉隶,熔古创新,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籀文到秦篆,是文字的实用阶段,尚属雏形.进入汉代,书体由篆书演变成隶书,文字相应地从实用性发展到观赏性,是书法和文字史上的一次飞跃.从隶书演化的脉络来看,汉代隶书的流传途径有二,其一是碑刻,其二是简牍.碑刻多在东汉桓、灵帝时代所树,此且不谈;竹木简犊,即“汉简”(汉简是两汉时书写文字的材料),因当时字多刻在木板上,又称“木简”,目前全国出土的主要在甘肃的敦煌、武威和甘谷等地.这些书法珍品,人们常以其出土地名和文字的书写材料命名,称为“敦煌汉简”、“武威汉简”、“居延汉简”和“甘谷汉简”.  相似文献   

3.
汉代画像石上的篆书题记数量较少,内容较简单,但其中记载的信息和篆书艺术特点与风格等,也是研究汉代丧葬礼俗、文字发展演变的珍贵资料,但学界对其深入研究较少,且有的文献对部分题记中的篆字的界定也值得考辨。汉代画像石上篆书题记,既有对墓主人姓名标注、歌功颂德的功能,也有加强审美效果等意图。其篆字艺术既有汉代篆书的一般特征,也较显著地体现出了不同的地域特点与风格,是汉代篆书艺术发展的镜像之一。  相似文献   

4.
中国汉代史料中多是人物传记性文献,其中对一些人物的武术活动有所记载,但是未做详细描述.近年来出土的汉画像石资料中有很多关于武术的图像资料,是解开汉代武术具体细节的重要文物资料.但是,通过汉画像石对汉代武术的研究还处于提及阶段.运用历史资料收集法及实地考察法对于有关武术的汉画像石进行统计和分类,明确了有关武术汉画像石的数量、种类、在各省的分布状况,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可信依据,同时也为中国武术界和亚洲及世界体育文化宝库提供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5.
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涉及仙人世界和现实生活两个领域,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方艺术特色。与山东、苏北、河南等地汉代画像石内容丰富、题材广泛相比,离石汉代画像石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天上的神仙世界,反映的是墓主人渴望死后的生活图景;一类是人间的现实情景,表现的是墓主人对生前享乐生活的留恋。  相似文献   

6.
离石汉代画像石主要集中分布于现离石城区以西,即以三川河、东川和、北川河、南川河交汇点为中心的区域,也就是现在行政区划中离石、柳林、中阳三个县(区)接壤部,尤其是离石区马茂庄出土的汉代墓葬及汉代画像石最多。主要是一种砖石混合结构,墓葬的形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单室券顶或穹隆顶墓;另一种是前后双室券顶或穹窿顶墓。  相似文献   

7.
山西是全国汉画像石的主要分布区之一,目前,吕梁是山西唯一出土汉画像石的地方。吕梁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东汉百戏图画像石,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的一些研究成果,从历史故事、流传经过和墓主人及其影响力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踏鼓舞是汉代形成的一种独有的舞蹈形式,舞伎足着珠屣在平放于地的鼓面上腾跃旋转,并分别以身体的各个部位击打鼓面,是一种舞蹈奇技。目前发现的济宁汉画像石中,有两处画像展现了汉代踏鼓舞艺术形象,这两幅百戏图中的踏鼓舞给我们传递了浓郁的汉代舞蹈文化信息。  相似文献   

9.
龚崧林在洛阳担任知县期间,考证陵墓、画界立石,是其重要的政治活动。为陵墓立碑既是清王朝统治者对地方官员的政治要求,也是龚崧林的个人兴趣所在,饱含龚崧林对陵墓墓主身份不明、墓地被占为耕地的现状所产生的恻隐之心。龚崧林考证陵墓并为之立碑的结果虽不严谨,往往张冠李戴,误导后人,但其背后有着统治阶层巩固政权、宣传礼教、传承文化、凝聚人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汉代天水郡是一郡三种建置并存,即管理普通民众的县、管理归降民族的属国和管理聚居民族的道。属国和道不同于郡县制,其民众“因其故俗”,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这种民族管理建置适应了汉代天水郡多民族聚居、民族成份复杂的形势,体现了汉代民族政策的包容性和灵活性,有利于当地民族融合的发展和边郡的稳定。东汉时天水属国停设,在此地恢复了县的建置,道的数目也大为减少,这说明了东汉中央集权制的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墓志是古代石刻的重要表现形式,亦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蕴藏着丰富的书法艺术价值。唐代墓志艺术内涵丰富,文字书体多样,志文多用楷书。由于北朝后期曾发生文字复古现象,因此唐墓志中出现了许多隶书。唐太宗倡导行书入碑,于是唐墓志中又有了不少行书。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墓志书法,它以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具有重要的书法史学价值与书法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成县大云寺石窟部分唐、宋时期题壁、石刻文字尚存。寺内"汉永平十二年"刻字说明佛教很早就已传入今陇南市境内,"梁大同九年"刻字证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曾经在陇南境内兴盛及萧梁曾经统治陇南部分地方的史实。大云寺石窟开凿于北朝,创始于北魏的可能性最大,至隋唐时期已具有一定规模,"千佛"(遗迹)塑造于北朝至隋唐期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石幢立于中唐时期。"大云寺"之名始自唐代武则天时期,石窟主要表现佛教内容,也包括儒家、道教和社会历史内容。  相似文献   

13.
兴隆塔碑刻全面记载康熙年间重建该塔的人物,有利于研究清代职官和清代佛教政策。碑刻与方志结合可理清兴隆塔重建经过,足见当时兖州佛教之兴盛。塔上北宋碑刻应是清代重建时翻刻,梁思成先生认为兴隆塔建造于北宋嘉祐八年之观点不准确,实为宋代风格的清塔。  相似文献   

14.
《唐尚书省郎官石柱题名考》是清人赵钺、劳格对唐尚书省左司十三司郎官石柱题名的考订,今人岑仲勉曾予补订。然二氏所订仍有缺失、遗误。本文利用石刻文献、纸质文献互证互补、考订辨疑,增补了左司、吏部、司封、司勋、考功郎中、员外郎33人,为研究唐代政治,尤其是官制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蒋济故里考     
蒋济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重臣,楚国平阿人。明代隆庆与清代雍正《高邮州志》均记载蒋济为高邮人。楚国平阿系指曹魏扬州楚王国及其辖县平阿;两汉至三国时期,广陵及其辖县不属于扬州,高邮也未叫过平阿。因此,蒋济不是高邮人,系今天安徽怀远人。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认为舟山船文化历史悠久,夏商周三代,舟山已是南北航线的必经之地;秦汉时,东南沿海已具有较高的造船工艺及航海技术。从唐朝一直到明清时期,舟山是内地与台湾、日本海外贸易的一个主要港口。  相似文献   

17.
古代庆阳(秦、汉至隋为北地郡,唐、宋为庆州,元、明、清称庆阳)西北与宁夏接壤,东南与陕西及平凉毗邻,“北控羌胡,南辖关陕”,为长安西北的屏障,自古以来为边陲要塞。秦、汉时北地为汉与匈奴的边界。隋唐吐蕃入侵,又成为边关要地。天宝后期,北地多次成为唐军与吐蕃决战的主战场。北宋时北地沦为西夏与宋的界碑,金人占据西北后,又成为金夏的边界。蒙古灭夏后,北地又成为金蒙大战的前沿。兵事频仍,战火不息,使北地人民饱受战争的苦难。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边塞诗,这些诗作劲风流溢,真挚苍凉,是北地人民遭受战火荼毒的历史的最真切的反映和见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在西安建都朝代多少的说法有许多种。对这些说法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广义古都论指出西燕政权也在西安建都,这样西安作为正式的都城有21朝。西安在历史上还曾经6次作为陪都,而陪都也是古都的一种。减去重合的3朝(东汉、夏、武周),西安建都朝代可以达到24朝。  相似文献   

19.
织女、牵牛两星的称谓,最早见于《诗经》。西汉初的长安,牛郎、织女的爱情神话开始生成,长安斗门今存西汉牛女二石像,这是牛女星宿最早的人形化。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神话的人物和情节已经定型,唐宋以后在民间口传中又进一步演进。七夕节俗也起源于长安。西汉初长安已有七月七日守夜乞愿、穿针乞巧的节俗,六朝时传播到江南,至唐代已风靡全国,尤以长安为盛。长安斗门的石婆庙庙会正是七夕节俗生动的载体,附近的牛女二石像石婆庙,不仅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而且是弘扬七夕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20.
隐逸情结历来是中国古代文人的永恒话题,在其他朝代出现的隐逸中多因官场黑暗和民族压迫,而在元散曲中大量出现的隐逸题材却不然。如果说汉族文人是因异族入侵或民族压迫等原因选择归隐,那么诸多蒙古族高官也向往山林又该如何解释呢?另外还有大量的乐道作品出现,加上作品语言的大胆直白,都不是用传统观点能说清楚的。元朝是蒙古族统治的多民族共存的朝代,各民族融合交流的过程中,汉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全真教的盛行和宽松开放的政治文化环境等民族文化交融因素也势必会影响元散曲的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