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继红 《文教资料》2021,(1):32-33,51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如何向世界全面生动地展示中国的发展成果、思想理念,如何推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自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给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分析自媒体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势,论说它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化传播通过对人类社会的遗传符号与文明信息的传递,使社会的发展与成员的进步始终保持着目标性与规律性,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能性机制和社会成员的自觉行为,编辑是重要的文化传播者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信息的承栽者之一,编辑所进行的文化传播参与对社会成员文化心理及精神世界的观照和对社会文化的建构,人文精神是编辑的品格和精神特征,编辑的人文精神内涵有人的价值尊重、理性和智慧、批判精神、终极关怀等层面,并体现在文化传播的社会沟通、社会教育化、文化增殖等机制中。  相似文献   

3.
人是以文化的方式生活着的,文化需要传播。电视文化是当前发展最快、最为普及、影响最大的一种文化传播,它在很深的层次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及整个文化世界,造成了与传统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社会现实。首先,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的理解认知系统;其次,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方式;再次,电视文化改变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内容;最后,电视文化增强了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强度。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信息与文化全球化,中国英语肩负着向世界介绍、传播、弘扬中国文化的重要使命。本文探讨了中国英语及中国英语与中国文化传播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国在中国文化传播中的实践途径,以加快中国文化全球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9,(5):134-137
嘻哈文化起源于美国,是世界重要亚文化之一。嘻哈文化的艺术形式作为表达对主流社会的不满和愤怒的手段,是非主流族裔追求平等和自我身份的一次文化内省运动,具有强烈的对抗性和叛逆性。嘻哈文化自20世纪70年代产生后,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发展,成为年轻人表达个人思想、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新途径。嘻哈文化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受到广大青年群体的喜爱。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其作为地下文化被主流社会认为难登大雅之堂。《这!就是街舞》播出于2018年5月,是国内首档街舞文化传播类真人秀综艺。这档综艺节目本着为嘻哈文化"正名",尊重嘻哈文化本源,并坚持以高水平、专业化的标准完成节目制作。节目形式灵活、亮点众多,拉近了中国社会与嘻哈文化的距离,促进了嘻哈文化的普及与传播。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具有广远的开放性和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全球范围内文化交流与文化合作日益加深,多元文化之间的共享性和冲突性并存,显示出传播是文化得以存在的重要形式。孔子学院作为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还需要反思文化传播模式,做到精英化与大众化相结合,特色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实现多种传播模式互动的有效机制,从而推动中国文化与世界的精彩对话。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是一项着眼于未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伟业。它必将为人们探究跨文化的联系与交流模式提供新的路径,并由此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知,增进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理解和友谊,从而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为有效宣示中国的国家利益做出积极贡献。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有必要对现有的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策略进行理性的反思。首先,我们需要构建面向世界文学总体版图的文化自信心态。其次,我们要坚定信念,充分认识到中国文学海外传播是一项长期而又充满挑战的伟大文化事业,它值得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用心去推进。基于以上反思,我们可以从开展中国文学表达自我与倾听域外世界他者之间的对话、以高度的前瞻性眼光推动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在海外世界的传播、充分重视持续保持对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影响力并扩大中国文学在这个文化圈内的传播与辐射、将全球孔子学院等打造成中国文学海外传播的桥头堡和轻骑兵等十个方面,积极谋划并推进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中国文学的海外传播与发展,既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帆风顺。我们在此所提出的建议,不是也不能视为我们为中国文学海外传播与发展所提出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它作为一种宗教,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已有1300年左右的时间,并与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相互影响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积淀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包摄着信仰体系、社会意识、道德规范、价值观念、民风民俗、语言文字、科学文化成就等极其广泛的内容。伊斯兰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文化现象之一。它的最初产生是中世纪阿拉伯半岛由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产物,是阿拉伯民族建立统一国家,实现安定与和平的客观社会要求在宗教思想上的强烈反映。从公…  相似文献   

9.
春秋战国传播活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是社会激荡与变革之时,也是传播活动极为活跃的时期,中国古代的传播体系在此时初步形成。春秋战国的传播活动,不仅促进了当时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思想文化诸领域的发展,也对此后数千年的中华传播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形势下,民族音乐文化在国际传播中展现中国风貌、传导中国声音、彰显中国精神,是中华文化对外传播不可或缺的动态因子。文章结合哈尼古歌国际传播的价值意义与现实状况,探析民族音乐文化国际传播实现新突破的策略,对增进世界文化互洽、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彰显中华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社会动因、文化视野、心理维度、传播效果、产业经济等五个方面对电视娱乐化浪潮进行了审视与反思;认为社会发展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失调、文化时势权力与长老权力的竞逐、受众定向期待与创新期待的变革以及经济利益链条的合力打造与共享是当代中国电视娱乐化浪潮发生的深层原因;而电视娱乐化现象在传播效果上所引发的传统伦理世界的解构与建构,则是其在传播过程中所无法避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重要部署,强调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近年来,国际形势日趋复杂,“中国威胁论”“国强必霸”的言论在国际社会甚嚣尘上,我国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这其中不仅应重视由官方、政府力量主导的国际传播实践,更应加强、借助民间力量在国际传播中的桥接作用。留学事业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面向世界的窗口。作为“他述中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兼具中西方文化优势的留学人员群体自古至今都在传播中华文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群体因在中外两地具有旅居、学习经历,熟知中外文化差异,能够洞悉海外受众的文化心理和心理需求,对中华文化与外国受众兴趣点的嫁接与把握更为精准。面对留学人员群体,我们可通过提炼中华文化中具象的中国元素,精神层面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处事方法,与世界价值、人类问题接合的中国理念这三层释义,实现让外国受众从产生“文化亲近感”“文化认同感”再到产生“文化好感”的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13.
卢萍  宁霁 《文教资料》2012,(13):77-79
中国文化典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对外传播与推广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又是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要求。但是由于语言的障碍、推广方式缺乏灵活性与创新性,文化典籍的传播面临诸多问题。基于对目前问题及现状的分析,本文建议中国文化典籍对外传播与推广工作需要建立合理有序的翻译合作机制,创新典籍传播与推广途径,并密切关注跨文化交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文化传播是现代社会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文化传播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互动的,它们相互伴生,相互促进。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文化传播的水平,文化传播的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金志茹 《留学生》2011,(10):37-37
在走向世界、与国际社会接轨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不可避免地要与西方文化进行对话交流。中国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必须注重增强文化的竞争力与渗透力。我国具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孔子儒家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炎黄子孙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海外也几乎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名词,因此,研究以孔子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何新敏 《文教资料》2006,(26):66-67
酒吧作为社区文化,在英国人的生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介绍了英国酒吧文化兴起和发展的过程,探究了酒吧文化对英国社会各个方面所产生的影响,特别是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并分析了酒吧文化兴盛和传播世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文化的传播范围越来越广,中国文化的精髓被更多的世界人士所认可。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传统体育,在文化、思想、意识的世界性传播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8.
随着发达国家文化的强势侵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多元的世界文化环境下,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向世界传递中国的声音,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以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点的少林功夫舞台剧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历程以及文化特性,并针对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少林功夫舞台剧的发展,不但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创新,更要重视与其他资源的整合与交流;少林武剧的对外传播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在牢牢把握"少林功夫文化"核心定位的同时,还需考虑传播受众的文化特征与文化接受能力、提升"少林功夫舞台剧"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武术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亦可参考采用"武剧"的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9.
近代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文化的传播在,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的同时,也给中国本土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本文将就西方文化的传播对中国的影响进行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传播学是将人类传播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浙江人杰地灵,民俗风韵浓厚,拥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浙江自古以来与日本的关系源远流长。随着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浙江正以开放的态势向世界展示自己,准确、恰当地翻译浙江民俗文化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视阈对浙江民俗文化的日译策略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