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幼儿园随机教育即时性与偶然性、情境性与应对性、广泛性与多样性、生成性与差异性等特征,归纳幼儿教师随机教育的几种表现:对幼儿敏锐的观察、对情境的智慧判断、对细节的及时捕捉、灵活机智的应变、奇异巧妙的创新,提出了提升幼儿教师随机教育水平的建议:重视准备工作,做有准备的教师、做有心人,积累"条件产生式"、增强问题意识,养成反思习惯、关注幼儿反应,做善于观察的教师。  相似文献   

2.
有效观察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安全认知水平和安全教育效果.有助于教师科学指导幼儿,使幼儿园安全教育更契合幼儿实际发展的需要。文章以中班"徒步活动"为例,提出教师要重视活动前的观察与准备,综合运用介入观察、外部观察、系统观察和追踪观察等多种策略,根据活动情况和幼儿实际水平提供适宜的指导,从而更科学地组织外出活动并更好地支持幼儿发展。  相似文献   

3.
日本幼儿园师幼共同创设教育环境的活动较有特色。下面三个活动的内容、形式对我国广大幼教工作来说可能并不陌生,但它有两个特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第一个特点是幼儿的参与性高。在三个活动中,幼儿真正是活动的主人、环境的主人,他们与教师一道创设、活用教育环境。第二个特点是教师的教育意识强。教师善于捕捉幼儿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大做章”。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早期阅读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与质量,教师应在活动开展前抓住三个重要环节:选择或改编适合幼儿阅读与欣赏的读本;认真准确深入地解读绘本;做好幼儿阅读活动前的经验准备。为此,教师必须认真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与审美需要,必须准确把握图画书的形式与内容要素,必须善于铺垫和引导幼儿想像,促进幼儿在早期阅读教育中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教育机智是教师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组织能力等多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和综合表现,要求教师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种教育教学问题,增加思想政治课教学针对性,善于因势利导,创造性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把握教育分寸,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提高教育机智,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境界和理论修养,深刻了解学生的思想,知识和心理特点,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勤奋进取、虚心好学,勇于探索创新,善于总结积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受教师、幼儿、环境诸因素的影响,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教育活动中充满着各种变化和突发事件,尤其在幼教界轰轰烈烈实施新《纲要》的大背景下,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幼儿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幼儿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向,使教育活动中不可控制因素愈来愈多。多数幼儿教师反映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幼儿的想法太多,活动难以驾驭和调整。如果教师不能机智地应对,就很容易使整个活动脱轨。因此,新《纲要》下的幼儿教育不仅对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带来挑战,也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教师的反思教育行为不仅仅是指特定的教育活动中教师采取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还应该包括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对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采取的教育措施。而日常的教育行为直接影响到教师是否顺利实施教学活动。结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思考,认为:幼儿教师一定要学会欣赏,善于观察,耐心倾听;而欣赏、观察和倾听,这一切都来源于教师对幼儿的"爱"。  相似文献   

8.
教育活动必须讲究教育的效益,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更多地注重教育的形式,而忽略教育的价值;注重显性目标的落实,而忽略隐性目标的挖掘;关注教材,而忽略幼儿;关注教学准备,而忽略准备的材料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关注幼儿在这一活动中学会了哪些知识、技能,而忽略对幼儿长远发展有影响的教育内容的利用.一句话,就是教师的教育效益意识不够.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教育效益意识呢?笔者认为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培养: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机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程背景下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智,既包括了教师处理解决突发或偶发事件的能力,同时也涵盖了教师在幼儿园一日教育活动过程中抓住教育契机对幼儿及时施与有效教育的智慧.文章结合新课程改革,从幼儿园教学案例入手,指出新课程背景下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幼儿教师教育机智的影响因素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育情境是教研活动的载体。如果每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都能立足于某一典型的、具体的教育情境引导教师进行反思,就能逐步培养他们对教育情境中幼儿行为的观察意识和警觉意识;同时能促使教师们逐步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教育理念与具体的教育行为联系起来,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调整和改进教育策略,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这样,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机智和教育能力就会在这些观察、反思与改进中不断得以滋生与积淀,这也是《纲要》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