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二元三次插值法的原理及用VB语言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来讲解该算法在机械零件的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发掘和利用现有串行算法中的并行性,直接将串行算法改造为并行算法,是并行算法设计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提出一个基于Huang算法的解一族线性方程组的并行算法,该算法在集群系统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优越性。算例表明,对病态线性方程组显得特别有效。特别是在时间紧迫、可考虑方案或边值可选较多的情况下,具有可观的快捷高效性。  相似文献   

3.
并行算法是指一次可执行多个操作的算法。对并行算法的研究现在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很多用串行算法解决的问题也已经有了相应的并行算法。在本文,我们阐述了一些简单的并行计算以说明并行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应用和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4.
并行算法是指一次可执行多个操作的算法。对并行算法的研究现在已发展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很多用串行算法解决的问题也已经有了相应的并行算法。在本文,我们阐述了一些简单的并行计算以说明并行算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应用和编程方法。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利用二次逼近方法求解非线性规划的问题,给出了实现其算法的具体步骤,并对实施过程中的一维搜索、凸二次规划解法等具体问题进行了讨论,编制了计算程序,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6.
数据挖掘在各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数据挖掘中数据量的高速增长以及大规模计算在数据挖掘中的应用。挖掘算法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常见的数据挖掘分类并行算法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C4.5算法,SLIQ算法,SPRINT算法的优缺点,最后指出研究并行算法是解决处理海量数据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n元一次不定方程的计算机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用矩阵方法求解n元一次不定方程的算法与计算机程序。与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具有算法简单、易于实现以及通用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行固定法是一种基于MPI并应用在高性能计算机系统上的并行算法,该算法很好地运用了矩阵的特性,不论用高斯消去 法解线性方程组、还是对矩阵进行Lu分解或者对矩阵进行m次幂计算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时,由于该算法将各行的计算固定在 各节点上,有效地实现了计算的局部性,减少了通信开销,从而获得了比较好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算法,该算法采用了预处理技术,以牺牲固定大小的存储空间为代价,获得较快的运算速度。通过分析以及模拟实验数据表明,与其他同类并行算法相比并行方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数据分布也更简单,便于并行实现,可获得更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0.
首先使用C#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了Apriori算法,并通过实例证明了程序的正确性.分析了Apriori算法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MV-Aprior算法,该算法通过一次扫描事务集并把它转换为布尔矩阵,然后构造K-1维布尔行向量并与布尔矩阵的相应项集的列向量进行向量内积的运算,生成(K-1)-项频繁项集,通过优化裁剪连接生成K-项候选集,实例证明改进的算法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新的并行算法,该算法采用了预处理技术,以牺牲固定大小的存储空间为代价,获得较快的运算速度.通过分析以及模拟实验数据表明,与其他同类并行算法相比并行方式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数据分布也更简单,便于并行实现,可获得更高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12.
粗糙集理论中的有效算法研究是粗糙集理论的一个研究热点,目前主要集中在决策规则提取算法、属性约简算法、粗糙集基本并行算法以及与粗糙集有关的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等。其中,属性约简算法是粗糙集理论及应用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粗糙集理论中的属性约简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在总结现有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启发式属性约简方法。  相似文献   

13.
保证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和延续性,理顺和简化知识结构,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这就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N体问题是研究天体间万有引力的问题,属于易并行计算的范畴。本文探讨了N体问题的顺序算法和并行算法,并给出实验结果。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性能分析,说明了运用并行算法的优点和缺点。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树机器上同步并行算法存在的缺陷,本文提出一种应用分配思想和归并技术实现并行排序的算法,并通过进一步的分析证明了此算法简明而高效。  相似文献   

16.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其中,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整合到选修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7.
并行算法类实验教学建设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初期,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系便开展了并行算法的研究。1984年,我们将其搬上了大学讲台。十几年来,随着并行处理技术的发展,我们围绕着并行算法的课程教学,相继开设了并行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程序设计、并行分布计算和高性能计算等课程,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并行算法类的教学体系。相应地,并行算法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也逐步地从无到有,从观看演示到自己动手编程,从单一算法实现到综合设计分析,直到具体应用实例研究,初步形成了并行算法类课程的实验教学体系。本文介绍了我们在规划与建设并行算法类实验教学中的一些思路和做法,提出了实验教学要达到面向21世纪培养掌握计算机前沿技术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基于小波变换图像处理的可行性,在分析了二维小波变换的数学模型后,改进了基于多处理机的均匀分块并行算法,有效减少了算法中的通信量。该算法具有通信量小、负载均衡等特点,适合实现多级小波变换,符合实际应用中对分辨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Dijkstra算法的两点间多目标最优路径问题建模和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配送在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物流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设计高效实用的物流配送算法为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合理路径运输,从而节约运输时间、减少运输费用,提高现代物流系统效率和降低成本非常必要。借鉴已有的数学模型,建立城市配送中心两点间的多目标最优路径问题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借助运筹学路网中的最短路径算法和前k条简单路径的算法对此模型给出三种算法。最后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算法利用C 语言编写了程序,在DevC 编译器上进行了编译和调试后,程序在三个目标权值下成功地给出了九条路径,并把这九条路径的各个目标权值列成表格以备分析。程序给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SM4加密运算是在CPU上实现的,为了提高加密速度以处理大规模的加密运算,根据分组密码SM4的结构和特点,实现了一个利用GPU的通用计算能力,在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平台上运行的SM4并行算法。通过两个实验平台,对SM4并行算法(基于CUDA)和串行算法(基于CPU)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并行SM4算法在平台1上最高能达到40.6倍的加速比和85.4%的加速效率,在平台2上最高能达到64.7倍的加速比和49.5%的加速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