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反倾销法有国内反倾销法与国际反倾销法之分。作为国内法意义上的反倾销法,其所调整的反倾销法律关系,既具有经济管理关系的属性,又具有维护公平竞争关系的属性;其法律规范所体现的特征,符合经济法的经济性、政策性、政府主导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特征。对于反倾销国内法属性的界定,有助于在反倾销立法及执法中贯彻经济法实质公正和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2.
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3.
反规避法律是反倾销法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的适用有助于维护反倾销法的实施效果,但它也容易被用作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手段,对各国的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目前,国际上反规避法律比较完善且影响较大的有欧盟和美国的反规避法律.分析欧、美反规避法律,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完善我国的反规避立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以后,反倾销法是保证正当合理的国际竞争的重要法律制度。本探讨了我国反倾销的实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立法及其它方面配套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借鉴发达国家反倾销法律的成功经验,与WTO反倾销规则相衔接,应对我国反倾销法律进一步完善。应制定专门的《反倾销法》,提升立法档次。在反倾销法中,应明确对新建产业或未建立起来的产业“实质阻碍”的标准,明确“相似产品”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反规避措施,区分实质损害与实质损害威胁的审查标准,引进并强化“公共利益”条款,对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作出明确详细的规定。同时反倾销法要密切关注实践的变化,增强预防性功能。  相似文献   

6.
反倾销法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促进自由贸易与公平竞争,亦被某些国家滥用为贸易保护的壁垒。笔认为,欲在二间取得平衡,即应将反倾销法的条细致化,加强其可操作性。于此前提下,笔进而分析了中国现行反倾销法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反倾销法日益成为各国重要的贸易管制方法之一,但现实表明,反倾销法的实际功效与最初的立法宗旨发生了严重背离.究其原因主要是反倾销法的立法理念已由反对不公平贸易,维护公平、合理的自由贸易秩序变异为贸易保护主义。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更新反倾销立法理念,并在此基础上改造不合理的反倾销法的具体规则,这样才能为企业依法平等地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相似文献   

8.
制订国际反倾销法律的历史表明,反倾销措施的采取必须满足反倾销的条件,目前国际反倾销法中倾销与损害双重标准的反倾销条件,将倾销与损害割裂开来,使得对倾销经济学意义上的认识产生混乱,而征收反倾销的反倾销措施亦不是能从根本上解决倾销问题的最佳手段,反倾销条件与措施上的诸多缺陷反而为反倾销法律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9.
欧盟反倾销法中反吸收的规定,是对反倾销措施达不到预期效果的一种补救措施。在反倾销实践中,出口商为达到占领市场,赚取外汇等目的,而自己承担反倾销税,使反倾销调查达不到应有目的。欧盟反倾销法中反吸收的规定.正是针对出口商吸收反倾销税的现象而设立的.使欧盟反倾销法得到进一步完善。从学习欧盟和完善自己的目的出发,中国反倾销法应尽快加入反吸收的规定,并在中国的反倾销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和了解中国与欧共体反倾销法在立法、程序与实体方面存在的差异与中国反倾销法的不完善之处,对中国与国际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反倾销立法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此之前,中国遭遇国外产品倾销时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随着我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活动越来越频繁,某些国外产品以倾销方式进入中国市场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反倾销立法工作逐步提上日程。目前,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现行的反倾销法还很不成熟,同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还有相当的差距。同时现有的立法体例、实体性规则和程序性规则等方面存在许多缺陷,亟待根据世贸组织的反倾销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反倾销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企业既要从自身做起,严于律己,避免倾销产生,又要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赋予我们的权利,积极反倾销。当前中国企业尤其要学会运用WTO反倾销法对抗欧美滥用反倾销手段,善于利用WTO反倾销的有利条款做好积极应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倾销的确定是反倾销法中的重要问题,倾销的存在是产业损害存在的前提和征收反倾销税的要件之一。倾销的确定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即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的确定以及二者的调整。文章结合WTO反倾销守则和我国新《反倾销条例》,对正常价值和出口价格确定等进行了论述,阐述了我国有关倾销确定规定的完善,对我国反倾销立法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倾销会对一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而反倾销措施的存在与实施是必要的。但对其过度青睐以至于滥用,则阻碍了贸易的自由发展,违反了竞争的本意。反倾销法的这种反竞争性主要体现在它与竞争法的冲突上。如何协调这种冲突是值得起我们深入思考的。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世贸组织主张在全球逐步实现贸易自由化 ,因此提出禁止不正当竞争———倾销。一些国家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往往滥用倾销以设置贸易壁垒。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中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如何应对倾销和反倾销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将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法律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反倾销抗辩和指控实践的呼唤和推动下,我国反倾销的理论探讨不断取得成果。本文在近几年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对主流论著所阐述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反思,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法的角度提出倾销的广义和狭义定义,结合我国反倾销的实际情况重新界定反倾销的行为主体;从法律文件等级的角度对反倾销法进行定义,提出并阐明反倾销制度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论国际反倾销与中国的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倡导的是公平、自由的市场竞争 ,而倾销将会破坏这种正常的竞争环境。1 995年WTO正式启动以后 ,其框架下的反倾销协议即成为世界范围内各国反倾销立法的统一规范。近年来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浪潮中 ,反倾销逐步演化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维护公平贸易环境、抵制不公平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随着国际范围内反倾销案件的日益增多 ,中国遭受反倾销诉讼及倾销裁定率均居各国之首 ,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反倾销对象国。深入探索中国屡遭反倾销的原因并加强对策研究 ,已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顺利发展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反倾销是WTO框架下新贸易壁垒的主要形式之一。从WTO成立的1995年开始,中国一方面连续12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指控最多的国家,另一方面运用反倾销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又明显不足。为此,应当加强对反倾销的研究。文章对反倾销的历史演变作了粗线条的勾勒,并对反倾销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分析,以期人们客观地认识反倾销的性质和作用,科学地应对这种新贸易壁垒形成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反倾销立法在短短8内年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立即按WTO《反倾销协议》和国际惯例对旧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进行较大修改,形成了新的较科学的《反倾销条例》。本文阐述了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历程,通过比较分析指出了新《条例》对旧《条例》的改进,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立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日趋恶化,生态倾销应运而生,并对国际贸易产生深刻影响.由于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生态倾销在短期内仍将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一大挑战,应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应对,绕过反生态倾销壁垒,处理好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