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0年12月30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呼号XNCR1947年3月21日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陕北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3月25日陕北台迁址北平,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9月21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播出了毛泽东主席当天晚上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的开幕词,全国人民从收音机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占人类总数1/4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1949年9月27日北平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京新华广播电台1949年10月1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城楼实况广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定名…  相似文献   

2.
1949年1月19日,北平和平协议正式签订。为纪念北平和平解放60周年,2009年1月19日,由北京市档案局(馆)举办的“北平和平解放史料展”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何鲁丽、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世雄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机关“不声不响”进驻北平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的番号进入北平。虽然部队进驻北平,但大家的心里却始终悬着,此时的北平并不太平。  相似文献   

4.
1948年12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表了一条重要电讯,公布了发动中国内战的43名战争罪犯名单。这43名战犯中,除了杜聿明(1949年1月在解放战争中被俘)、傅作义(1949年1月在北平起义)、戴季陶(1949年2月11日在广州自杀)、程潜(1949年8月在长沙宣布起义)等4人  相似文献   

5.
李芬 《北京档案》2016,(12):39-41
"中共中央进北平"是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件大事.中央电视台近期播出的《国家记忆——新中国1949》系列节目,其中第二集即《中共中央进北平》.该集历史地再现了1949年3月中共中央机关进入北平的前前后后,但是受节目容量所限,未能展现当年中央进京的历史细节.本文对此将再作探究与考证,以充实读者对新中国"开国第一大事"的记忆.  相似文献   

6.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后,我百万解放大军云集北平地区,傅作义几十万守敌成瓮中之鳖,陷入绝境。为保护世界文化古都北平免遭战火破坏,中共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经过多方人士的敦促和多次谈判,傅作义审时度势,选择了接受和平解放北平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初到北平1949年4月下旬,古都北平迎来了和平解放后的第一个春天。 4月底的一天,彭光涵、吴昭夫妇带着两岁的儿子随同大家一起急匆匆地走出北平前门火车站,街上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繁荣景象和道路两旁“庆祝北平和平解放”、“热烈欢迎解放军进城”等大幅标语,都令他们感到非常的亲切、振奋。  相似文献   

8.
强光美 《北京档案》2021,(11):51-53
作为新中国的首都,自1949年1月31日和平解放以后,北京城经历了由"旧"到"新"的历史性转变,成为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建设新世界"能力的重要窗口.1949年2月2日,《人民日报》(北平版)发表《为建设人民民主的新北平而奋斗》一文,宣布"我们已经推翻了一个旧北平,开始建设一个新北平."[1]随后,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发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2]的号召.由此,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踏上了"建设新北平"的征程.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SO年来,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巨大变化。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与新中国同龄,诞生于1949年2月2日,半个世纪以来伴随着祖国的繁荣富强,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1月31日,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出专人接管了国民党北平广播电台。2月2日上午11点45分,用“北平新华广播电台”的呼号开始播音,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了,从此党的声音通过无线电波传到了京城的千家万户,古城北平开始了人…  相似文献   

10.
舒云 《北京档案》2004,(7):39-39
1949年3月21日,毛泽东进北平的日子已经选定在后天,电报打到北平的六国饭店.住在六国饭店的人民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们,专门为这事召开了一次会议.   ……  相似文献   

11.
鹿璐 《北京档案》2016,(2):56-59
斗智斗勇的和平解放 1949年1月31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从此北平的黑暗时代一去不复返,北平永远成为人民的北平了! 时隔67年后,每每想起当时人民解放军为了和平解放北平所做的努力,无不令人肃然起敬.我在想,虽然我们现在可以平静地阅读当年的史料,但是当时为了和平解放和接管北平,那种剑拔弩张的情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退.  相似文献   

12.
王贞 《北京档案》2019,(1):47-50
70年前,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天,北平的各个角落正涌动着一股无可逆转的迎接黎明的热潮。在北平的上空,穿梭着各方人士为古都的和平解放而紧急商谈的电波,无数人为北平的和平解放奔走着、努力着。争取北平和平解放的谈判始于1948年12月中旬,先后进行了三次。1949年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与傅作义将军的代表达成了《北平和平解决问题协议书》。  相似文献   

13.
刘莹 《新闻三昧》2004,(4):18-20
55年前的1949年2月2日上午11时40分,随着高亢嘹亮的“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呼号的响起,人民广播的声音从此响彻古城北平的上空。“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诞生了!  相似文献   

14.
我1940年参加革命,1948的从事摄影工作,在解放战争的最后阶段,任华北军区(现北京军区)政治部华北画报记者,参加了平津战役的采访,随人民解放军一起进驻北平。在我的记忆里,1949年的每一天都是令人兴奋的:北平人城式、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解放上海、政协、筹备会、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国大典……第一次给毛主席照相心情紧张,毛主席对我说:“别着急,慢慢来。”1949年6月15-19日,毛主席在北平主持了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我荣幸地采访了这次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及人民团体等23个单位,…  相似文献   

15.
(1)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办公地点由西柏坡迂往古都北平。3月2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北平市委、市政府和北平驻军.在北京饭店召开了迎接中央进北平会议.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聂荣臻、程子华、刘亚楼、李克农等五人组成的中央迁平组织委员会.由叶剑英主持工作。  相似文献   

16.
《出版史料》2007,(3):51-51
《人民晚报》是北平解放后出版的第一个晚报,从1949年5月1日创刊,7月31日停刊。在此以前,从1949年3月15日起《人民日报》已由河北平山迁至北平正式出版。不久,人民日报社认为,除日报外,还应该出一个具有辅助作用的晚报,以适应当时社会的需要。《人民晚报》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1948年年底,新华总社派范长江、徐迈进带领一批工作人员,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开辟平津地区的新闻工作。当他们到达良乡时,北平市人民政府于1949年1月1日在北平郊区成立,人民解放军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叶剑英兼北平市市长。根据和平解放北平协议,从1月22日起,双方休战。他们作为军管会成员,于1月31日由西郊进入北平城,负责  相似文献   

18.
《档案天地》2020,(4):18-19
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此举令孤守北平的国民党军傅作义部25万人完全陷于绝境。为了保护这座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免遭战争破坏,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力争以和平方式解放北平。北平守军最高长官华北剿“匪”总司令傅作义将军顺应时代及人民的要求,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相似文献   

19.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2月3日,中央警卫团派出7个连共800多人,以"北平市公安总队"番号进入北平,一方面了解北平的各种情况,为党中央、毛主席驻北平的警卫工作作准备,另一方面担负以彭真为首的中共北平市委、以叶剑英为首的军管会,以及部分先期人城的中共中央机关、各主要民主人士、国民党和谈代表的警卫。以此为开端,拉开了创建新中国开国时期警卫工作的序幕。  相似文献   

20.
文海拾贝     
毛泽东对待错字的严谨作风1949年4月25日,当时的中共北平市委机关报《北平解放报》,登载毛泽东1939年写的《五四运动》一文,有五处错排。毛泽东当天发现后,立即给《北平解放报》编辑写了信,并附去他代拟的200多字更正稿,要其更正(详见《毛泽东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