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曾经在门诊发现一个五十几岁的病人患高血压,于是开高血压的处方给他,并且强调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性。病人有点沮丧地问我:“我这药是不是要吃一辈子?”“有可能。”我点点头。。“如果一辈子都得吃药,”他说,“我的人生不是完蛋了吗?”我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会儿,心想,我得跟他谈谈,否则他不会好好吃药的。  相似文献   

2.
难忘的教训     
我曾经有过无数次教训,但是最令我难忘的教训是9岁时吃药那件事。我9岁那年,一次得了感冒,妈妈说:“得了感冒要吃药,吃了药感冒才能好。”我最讨厌吃药了,而且那些药非常苦,每天要吃好多片。我想:“如果把药给扔掉,就不用吃药了。”  相似文献   

3.
良药苦口     
最近,我身体不太shū服,需要吃药治liáo。晚上,吃完fàn,我把两粒药片吃了,我jīn不住大叫起来:“好苦啊。”妈妈笑了,她对我说:“这就叫‘良药苦口’,意思是说好药虽然不那么好吃,但能够yī治jíbìng。”哦。原来是这样的。可为什么不是“良药甜口”呢?指导老师:周玲娟良药苦口$江苏省武进鸣凰中心小学二(1)班@卞倩  相似文献   

4.
徐正鹏 《家教指南》2006,(11):41-42
1.生病与吃药 人们到医生那里看病之后,总要拿一些药回家吃。在患者和家属的心目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观念:“不吃药,病就不会好;吃了药,病就会好得快些。”其实,有些病是不需要吃药就可自行痊愈的。  相似文献   

5.
生病的巨人     
赵冰波 《幼儿教育》2010,(12):28-28
胡萝卜村的猩猩医生开了一家诊所。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个巨人。巨人说:“医生,我病了……”“哪里不舒服?”巨人说:“也没有不舒服,就是一到夜里,就会乱叫乱跳……”猩猩医生说:“你得的是跳舞病,吃药吧。”  相似文献   

6.
吃药与数学     
“吃药与数学”,这是什么怪题目?吃药和数学有什么关系?——关系大着咧!今天我吃药的时候就碰上了一系列数学难题,且听我慢慢道来——阿咖!真倒霉,今天我生病了,喉咙里像放了颗定时炸弹似的,扁桃腺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没法子,只好上医院,医生给我开了一大堆药,还叮嘱我按说明吃。回到家,一进门就准备吃药,便凭着感觉随手挤出两颗胶囊。刚要吃。突然想起医生的“学叨”,便细细地看说明。谁知一看完,病都给吓“跑”了:规格250TngX24片,每粒含XXX250mp,15岁以下,10岁以上,按每公斤0.03-0.059分三次服用”’·”…  相似文献   

7.
改名的风波     
中班的缪文佶是幼儿园有名的“调皮大王”。一天早晨,我提着重重的一箱橡皮泥刚进幼儿园大门,就见文佶哭哭啼啼地扯着妈妈的衣服不肯放手,他的妈妈则是一脸的无奈,请我将文佶送到中班去,可文佶就是不跟我走。我说:“缪文佶,你今天为什么不肯进活动室?”他冲着我大叫:“你不要叫我缪文佶啦!”还不停地摇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帮我去改名。”我觉得奇怪,便问:“你不叫缪文佶,那叫什么?”他说:“我要叫沈天益。”我真有点儿莫名其妙。文佶妈妈苦笑着告诉我:“文佶多次闹着要我帮他到老师那儿去改名,说在家叫文佶,在幼儿园叫沈…  相似文献   

8.
女儿吃中药     
女儿君君最怕吃药,可小时偏偏老爱生病。记得女儿第一次吃中药是在3岁半。那天,当我把一小碗中药端到茶几上,苦涩的气味飘到女儿嘴边时,她吓得躲了起来。我把女儿抱出来,鼓励她说:“君君,别怕,喝下去你的病就会好的。”“不喝,不喝,苦死了。”女儿坚决不喝。妻子在一旁帮腔:“好喝,快喝吧,你已发烧咳嗽一星期了,再不喝会更严重的。”说着,妻子把药碗端起,送到女儿嘴边。女儿用手一推:“我不喝,我不喝。”她边说边挣扎着要逃跑。  相似文献   

9.
我成功了     
“成功了!我会系鞋带喽!”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竭尽全力地欢呼起来。这是我7岁那年的事了。那时,我还不会系鞋带,妈妈耐心地教我:“蕊蕊,看着妈妈是怎么系的……”年幼的我有口无心,只是“嗯嗯”地答应着,根本没有认真听。过了许久,妈妈满怀信心地说:“蕊蕊,你先自己练习一下,妈妈出去买菜,好不好?”“好!”我高兴地答应着。不过,这只是因为我可以一个人在家看动画片,至于系鞋带的事,早已被我抛到了九霄云外。不一会儿,妈妈提着菜回到了家。“来,让我看看你学会了系鞋带没有。”妈妈笑眯眯地说。我无计可施,只好大大…  相似文献   

10.
改名     
高云 《早期教育》2001,(7):10-10
缪估是幼儿园有名的“调皮大王”。一天早晨。我提着重重的一箱橡皮泥刚进幼儿园大门,就见佶哭哭啼啼地扯着妈妈的衣服不肯放手。他的妈妈则露出了一脸的无奈。见佶不肯跟我走,我说:“缪佶,你今天为什么不肯进幼儿园?”他冲着我大叫:“你不要叫我缪佶啦!”还不停地摇着妈妈的手说:“妈妈,帮我去改名。”我觉得很奇怪,便问:“你不叫缪佶,那叫什么?”他说:“我要叫沈天益。”我有点儿莫名其妙。佶妈妈苦笑着告诉我:“佶多次闹着要我帮他到老师那儿去改名,说在家叫佶,在幼儿园叫沈天益好。因为老师天天表扬沈天益,说沈天益聪明、听话。如果他也叫沈天益,老师也就会天天表扬他了。”  相似文献   

11.
爆笑超市     
《小学生时代》2009,(12):50-51
吃药 妈妈:“你干吗一个劲儿翻跟头?” 儿子:“我刚喝完药啊。喝之前忘了把瓶里的药水遥匀……”  相似文献   

12.
吃点心了。今天的点心是我园自制的小馒头。我提着点心桶正准备分发,小俐大声问道:“老师,今天吃什么呀?”“馒头。”我答道。小俐撅着嘴说:“我不吃,我最不喜欢吃馒头了。”(每次吃馒头,小俐都不吃,不管我怎么劝,她是连尝都不尝。)小俐的话音刚落,又有几个声音响起来:“我也不吃。”  相似文献   

13.
二年级上学期刚开始,我们班转来了两位新同学———刘春华和刘春峰,他们俩是双胞胎。老师和我们都很难把他俩分辨清楚,还闹了不少的笑话呢!记得有一次,老大刘春华呕吐了,我急忙到卫生室去帮他拿来了止吐药片,跑到教室,我立刻给“老大”吃药,可他说什么也不吃药。我急了,忙说:“你不是呕吐吗?快把药吃了。”他辩解道:“我是老二刘春峰,刚才呕吐的是我哥哥。”我目瞪口呆,愣了好半天!记得还有一次,弟弟刘春峰学习有了进步,老师表扬并奖励了他。但是,因为老师分不出他哥俩,把奖品发给了哥哥刘春华。刘春华被弄得莫名其妙,…  相似文献   

14.
路遇外国人     
今天早晨,我和妈妈去菜市场。提着菜篮回来的路上,我看见了两个外国人。他俩都长着一双蓝色的眼睛,白色的皮肤,高高的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为了表示我对他们的友好,我顺口说了一句:“哈罗,哈罗!”他们对我笑了笑,举着手大声说:“好啊友,好啊友!”我又说了一句:“古白,古白。”他们也回了一句:“古白。”并且对我竖起大拇指。我冲着妈妈直眨眼,似乎在说:乖女儿棒不?  相似文献   

15.
镜头一:霄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有一个癖好──特别喜欢吃药,不管她带没带药,到小朋友吃药的时候,她都挤到其他小朋友的前面,吵着要药吃。如果她哪天带药了,就会非常神气地歪着脖子瞪着眼边跳边嚷:"我带药了,老师喂我吃药了!"如果哪一天她没带药,就会可怜巴巴地走到我面前,伸着小手对我说:"我要吃药。  相似文献   

16.
镜头一:霄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她有一个癖好——特别喜欢吃药,不管她带没带药,轮到小朋友吃药的时候,她都挤到其他小朋友的前面,吵着要药吃。如果她哪天带药了,就会非常神气地歪着脖子瞪着眼边跳边嚷:“我带药了,老师喂我吃药了!”如果哪一天她没带药,就会可怜巴巴走到我面前,  相似文献   

17.
<正>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八岁那年的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父亲说:“行。”我说:“我不要纸糊的。”父亲就纳闷了:不要纸糊的,那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其实,  相似文献   

18.
又下雨了,天气真是变幻无常。我倒了杯水,准备吃药。“好烫呀!”我说了一声。想到还有工作未完成,便径直进了书房。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女儿喊道.“妈妈,水不烫了,你来吃药吧。”  相似文献   

19.
妈妈记得,乐乐1岁4个月才会叫爸爸妈妈,而他在七八个月时就已经能听懂很多话了。说话的前提是听话,还要加上发音机制的发育成熟。教乐乐说话,妈妈的做法似乎和大多数妈妈不一样。比如,妈妈很注意“词随事物、规范、重复”,看见马路上的汽车,妈妈不笼统地说“车车”或“嘀嘀”,而是说“大卡车”、“小轿车”;看到花,不说“花花”,而是说具体的花名“鸡冠花”、“菊花”;吃药,就说“吃药”,不哄着说“糖糖”、“甜甜”。妈妈认为,规范用词,有利于孩子对词义的正确感知。在教育乐乐的事情上,妈妈特别有耐心,还特别爱“唆”。…  相似文献   

20.
花季雨季     
沈老师:我13岁的时候因为生病吃药导致弱听,听力障碍像影子一样跟着我,悲观的情绪时不时就来找我,尤其是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别人的话要重复两三次我才能听清。我受不了别人说我“耳朵不好”时的口气和看怪物一样的眼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