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晔 《中国新闻周刊》2005,(2):i016-i017
在这次CCTV年度经济人物评选中有200多万人投了他的票,它代表了一种民心所向。然而李金华说:“我不希望老刮审计风暴。我希望它形成一种自然性的制度。就像医生天天看病一样,谁也不觉得是风暴。”  相似文献   

2.
许多人问我,你为什么写作? 我总是说——为了自尊,为了忘记饥饿。 这实在是个太不响亮的写作理由。但确实是这样。真实往往残酷而又复杂。 我的母亲希望我成为有用的人。有用,母亲将这个词的标准定得很高。高中毕业,正赶上“修理地球”的年代,我到了粤北贫穷的山村插队落户。 那年夏天,我带着铺盖卷,揣着10元钱离开了家。进村子  相似文献   

3.
两年前客寓北京,两位来自遥远北国的年轻人敲开了我的房门。他们作了自我介绍,其中一位叫王俊,他说他正在编一本书,是献给他母亲的,希望我能在书前写几句话,代他表述对母亲的这番心意。这事我听起来有点奇怪,忙问编的是什么书,他说是当代文化人的一些手迹。我问,这是他母亲所爱好的吗?他说他母亲没上过一天学,却一直支持他做这件事。我问他自己的文化程度,他说很低,只有中学。这几句问答把我深深感动了。记得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我小时候家乡已经很少有人识字,但不管是老大娘还是小伙子,只要是见到路上有字迹的纸张,都绝不踩踏,总是恭恭敬敬拣起来送到庙里焚烧,焚烧炉上写了四个字:“敬惜字纸”。我在王俊母子身上看到了这种行为的延续。他让我写几句话,是因为看  相似文献   

4.
草木之心     
天涯 《湖北档案》2014,(7):32-32
正草是村庄的灵魂。春天一回来,草儿们就一股脑儿地醒了。先是星星点点,不几天工夫就热热闹闹地绿城一大片。这时,村子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气色也一天天好起来。在我的故乡江南,草的家族非常庞大。有的草喜欢热闹,它们大大咧咧地长在路边,看着村子里的人匆匆忙忙地出去讨生活,又看着他们风尘仆仆地回家;有的草喜欢清静,挤挤挨挨地长在山坡上,看着蓝天白云,等着牛羊的到来;有的草俏皮淘气,喜欢长在田埂上或庄稼的身边。这些草,家乡人是这样称呼的:百草、抓地龙、硌疤草、猫猫眼、猪毛草、狗尾草、狗蹄芽、灰灰菜、苋菜、黄花苗……这些名字听起来亲切温暖,就像他们家的孩子似的。  相似文献   

5.
唐绪军 《传媒观察》2014,(10):12-12
正我对这次"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有两个基本定位——第一,这是党报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次成功的大型事件宣传推广活动;第二,这是一次在媒体融合的大势下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融合的有益尝试。一开始大家对青奥会都不太关注,包括我女儿都不知道还有个青奥会,但总书记的讲话,将它的重要性提升到了国家层面,这样也逼迫着当地媒体有所创造,有所创新,让更多的人了解青奥。另外,作为主办城市,江苏南京也希望通过一个大型的活动来展示自己的城市形象、城市风貌。而中  相似文献   

6.
“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这是最近在齐齐哈尔到牙克石的火车上,几位火车司机知道我是记者以后,向我,自然也是向我的同行们提出的希望。他们都是有文化的年轻司机,他们提出许多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问题来和我讨论,很有见地。这说明他们读过许多,想过许多。也说明,他们提出“你们记者应该是思想家”,是严肃的。我还曾在西北采访时连着向四个县的县委干部问过:“要是让你们选,你们选谁当最佳记者?”他们都是提的在报道中对我国改革勇敢地拿出过独到见解的记者。我想,这决不是几个火车司机,几个县委干部在那里说三道四,是时代在呼唤着我们记者队伍中出思想家。  相似文献   

7.
李愚 《出版参考》2011,(1):45-45
西班牙作家、哲学家乌纳穆诺曾讲过一个西班牙塞戈维亚引水渠的故事。 这条水渠修建于公元109年的罗马时代。1800多年来,山里的泉水都是经由这条水渠流入城市,满足塞戈维亚人生活的需要。然而,到了最近的一代人,有人提议说:塞戈维亚引水渠是一项宏伟的工程、一个伟大的奇迹,它已经用了上千个年头,应该被保护起来,留给子孙后代。这条建议得到了很多人的响应。于是,塞戈维亚人动手铺设了一条新的铁皮水管,代替了原先引水入城的古引水渠。  相似文献   

8.
王遐 《中国记者》2013,(1):103-105
在我幼年时的记忆里,我的父母以及父母的同事们,和我出生的新疆南部小城的许多汉族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总喜欢穿黄军装,却又没有领章帽徽,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里,会引来诸多好奇的目光,就像一群异类。我问母亲:你们不是军人,为什么总穿黄军装?母亲说:因为我们是兵团人。  相似文献   

9.
这些成为总统母亲的女性都是高度的个人主义者,尽管他们在不同的环境中成长,过着不同的生活,但是,她们的故事里贯穿着同样的一条线。在那个时代,年轻姑娘们希望在20岁之前就结婚,但是,这ll位母亲中,大部分人结婚比这要晚,一些人晚了很多年,她们不想过早地介入婚姻,说明她们思想中的独  相似文献   

10.
远方的声音     
在云南的远方,你永远会感到有某种声音永不停息,有某种声音越过风和群山传来。这是河流的声音,云南人都知道,河流就在他们的周围。10年前,我在我的诗歌中写道:“在我故乡的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会听到人们谈论这些河,就像谈到他们的上帝。”河流对于云南,不是文明史上的象征,不是古代的传说,而是越过时间传布到你的生命中的轰隆巨响。  相似文献   

11.
苗苗 《档案天地》2010,(4):11-15
我是在北影大院里长大的。因为我父亲是1941年的老八路.他是在1949年北平解放后。跟部队一起来到了这座城市。进京以后,那会儿好像什么都是要军管似的。就是需要派部队的人去代表管理某个单位。我父亲就是去了北影厂.当时他们好像有4个人吧,其中还有谢铁俪老师。当时他们其实很不愿意离开部队.像我爸爸那会儿在部队担任连长.他非常喜欢部队生活。  相似文献   

12.
江飞是我们这个专业的在读博士生,我收到了他的散文集《纸上还乡》(敦煌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一一读过来,关于江飞散文的印象逐渐清晰了。如果要说这本散文集的主旋律是什么,我觉得应该是母亲、父亲与故乡罗岭。这不光是指这本书关于父母与故乡的文字最多,而且也指江飞30岁以前的情思主要聚焦在这里。然而,父母与故乡似乎也是散文写作的永恒主题,那么多人写过这个主题之后,江飞又该如何去运笔呢?  相似文献   

13.
往事(四)     
我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回叙老师们对我的帮助、指导和启示,这是因为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我就不可能有以后四十几年的新闻工作生涯。何况,在我们这个有古老的民族文化传统的国度里,对老师的遗忘是不可宽恕的,而我恰恰非常喜欢这个传统。虽然,我所列举的那些老师们并不是什么“名人”,而且好几位都已作古了。现在的年青人,对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三年自然灾害”是不甚了了的。经历过的人,有的消亡了,有的不愿意再提它,有的提起它便诅咒,用“路线错了一切都错”概括那三年,我也是过来人,我不希望那段历史重演,但那段…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6,(35):55-55
纽约、巴黎、东京……对普通人来说,这些城市都是浪漫和时尚的代名词,而对于我,一个在外企工作的MM,它们只是一个个工作的地点,在公司设于这些城市的公部间飞来飞去是我工作的一部分,很多朋友羡慕我年纪轻轻就已经到过许多国家,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我那些充满异国情调的小收藏品时,更是会眼红不已。可他们怎么会知道其中的辛苦呢?出差就像喝咖啡闻起来香,喝起来却是若的。  相似文献   

15.
“归梦如春水,悠悠绕故乡”,故乡家园永远是一个涵义丰富的魂牵梦绕的地方。沈从文15岁便离开了家乡凤凰,顺着湘西的水,走出了“边城”。但他的精神和情感却始终没有离开过湘西。正如沈从文自己在文章中写道:“我的感情流动而不凝固,故乡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人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拿起我这支笔来,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站台     
陈敏 《湖北档案》2011,(11):36-36
跟所有母亲一样,每次我从这个遥远的城市回到老家.母亲都特别忙碌,忙着做我喜欢吃的菜.忙着打点我换季的衣裳……而我在家短暂的日子。都被踩在走亲访友的脚步中,很少顾及忙碌而疲惫的母亲。回城的日子一到.我才会深切地体会出父母的牵挂和担忧。父亲的老爷车载着我的行李,母亲手提大包小包.而我则两手空空地走在他们中间。听着父亲时不时...  相似文献   

17.
刊中报     
一次特殊的奖励○朱帆在我的军旅生涯中,获得过不少荣誉,但是让我珍惜和感到难忘的,还是班长给我的一次特殊“奖励”。就是这次特殊的奖励,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永远和班长保持着一种割舍不断的战友情谊。我的班长是一位城市兵。分到他手下,的确是一种幸运。那一年我们分到营部的共有10名新战士。也许是班长希望他的兵青出于蓝胜于蓝罢,他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在这种条件下,为了调动我们这群新兵的积极性,他实行了一个并不正规的“班嘉奖”,每月评选一次。尽管这是最低层次的表彰,但我们10个新兵还是挺当回事的,都希望能够获得第一个“…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以前的再就业报道中,也采访过不少下岗职工,他们也有许多实话实说的言谈,而且不少还登在了报上。不过,这些实话实说都是按我的采访意图说的,而这次则不一样,他们要对我们的再就业报道评头论足。我觉得,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倾听下岗职工的另一种声音。于是我深入到下岗职工比较集中的江北城、李家沱等地采访。  相似文献   

19.
之前,我一直以为茄子是吉祥物,或说,它有着非常的含义,就像母亲高兴时喊“乌拉”一样。母亲学过俄语,她说,俄罗斯人快乐的时候,喜欢挥舞双手,大喊乌拉。记得我第一次在餐桌外听到别人喊“茄子”是在小学。那时,我在  相似文献   

20.
母爱无言     
听说过两个有关母亲的故事。一个发生在一位游子与母亲之间。游子探亲期满离开故乡,母亲送他去车站。在车站,儿子放旅行包的拎带被挤断。眼看着就要到发车时间,母亲急忙从身上解下裤腰带,把儿子的旅行包扎好。解裤腰带时,由于心急又用力,她把脸都涨红了。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