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阐述汉英补语的定义、特点及其分类,指出两种语言在补语的使用上的不同;并找出汉英补语的对应关系。希望通过对比分析,能够对汉英的理解和互译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
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对《红楼梦》中"V得(O)"结构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根据语义的不同将其分为两个小类,并与现代汉语中的相应表达作简要的对比。  相似文献   

3.
梅晶 《科教文汇》2011,(23):68-69
心理动词是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按照学界通常的分类方法,心理动词可分为心理状态动词和心理活动动词两大类。魏晋南北朝小说中心理状态动词可带结果、程度、情态、时间、处所、对象等补语,心理活动动词带补语的情况比较少见,仅见带时间补语的用例。将先秦与魏晋南北朝时期心理动词带补语的特点进行比较可以看出,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心理活动动词所带补语的数量减少了,而心理状态动词所带的补语中,程度补语的数量则大大增加了。  相似文献   

4.
在汉语基础薄弱的偏远藏族农牧区的英文教学中,进行英藏语法直接的比较,对该地区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以英文语法教学为主体,旨在通过对英藏基础句法中"Complement"一词的直接对比和语法术语的藏译探讨,望能帮助解决农牧区藏族学生英文教学中对该语法盲点的理解困扰。  相似文献   

5.
杨宗波 《科教文汇》2014,(32):109-110
通过对韩国语对象心理形容词典型句式在语法意义上的分析,论述了此句式不是所谓的双重主语句的理由,得出了一个结论,即韩国语对象心理形容词典型句式中的第二个名词性结构在句中不是充当小主语而是充当补语,同时第二个名词性结构中的‘’也不是主格助词而是补格助词。  相似文献   

6.
谭玲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185-185,103
按形式上的"错序、遗漏、误用、误代、泛化"分类,结合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补语过程中的错误现象进行分析,然后总结出偏误规律并探索其主要来源并根据偏误分析结果,指出教学中的应对措施并尝试作出自己的解释与分析,为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邱晓玫 《科教文汇》2011,(26):160-161
本文主要根据汉语补语可能式"v不c"结构句式的主语特征,将主语分为动作主、事物、动词"V"的受动对象三类,这三类句子所表达的意义特征与日语有对自动词否定表现、有对他动词可能态否定表现句子的意义特征有共通之处,成为中日互译之间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康晓宇 《科教文汇》2008,(34):48-48
对句子的分析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句法层面,还应该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讨论了结果补语的语义指向类型,分析了带有结果补语的句子的句式转换问题,深入认识和解释这一语法现象对指导对外汉语教学都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语文,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延伸于生活,它与我们紧密相联系。而作文是学好语文,体现语文能力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一篇好的作文,能够体现出学生对语文的灵活掌握性及综合能力。但对于学生来说,作文一直是他们比较头疼的,提起作文,往往令他们“轻松”不起来。在作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些问题:一是为写而写,没有明确的思想内涵。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东拉西扯,真正有见地的东西很难觅出。二是学生对作文素材的熟视无睹,以至写作时空洞无物,无法下笔。真正需要素材时,却理不出头绪。三是教师的指导。重视了方法,却往往忽略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师对于写作方法的指导,是不容争议的,但对于理论的实践性,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实践,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0.
尔玉 《青海科技》2012,(4):93-95
那天,朋友发来墨西哥海底雕塑博物馆的幻灯片,看完之后,心底留下了难以磨灭的一丝悲凉。那些放到海底的雕像,栩栩如生。雕塑家们非常了不起,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各种各样形态的人之形象鲜活地雕刻了出来。然而,当那些雕像沉入海底的时候,在我看来,就像是对人类这一族群的集体死亡悼念。人类是不能在海底生活的,除非是美人鱼。但那是传说。人类一旦沉入海底,就失去了生命。  相似文献   

11.
抗过敏手记     
欢迎来到抗过敏同学会。只要你的免疫系统还称职,过敏就会像空气,平时无影无形,却总会有风乍起,让你措手不及,领教它威力的时候。按照WHO的界定,过敏就是文明病。自打有人类起,过敏不断代。究根揭底,是文明生活导致了过敏的肆虐。1700年前,《伤寒论》就开始对过敏辨证施治了。今天,过敏不仅没被击退,你还得接受全世界将近25%的人过敏的事实。钟南山院士也指出,光是我国就有两亿多人患有过敏性疾病。所以,这个世界其实都很过敏。  相似文献   

12.
"喵,喵,喵……"一天晚上,我在厨房听见了这动听的叫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从抽油烟机管子上方所发出的。第二天吃早餐时,这叫声又传进了我的耳朵。我赶紧凑上去说:"猫儿,莫慌,我来救你。"可是,要解救它就必须拆下那块木板。妈妈如果看到了,必定会斥责我。可是,那猫儿的叫声越发急促,我只好踩在凳子上去拆。由于高度不够,连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我叹  相似文献   

13.
网络安全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已经成为人类所构建的最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网络的迅速发展,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我们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共享资源。如今,Internet遍布世界任何一个角落,并且欢迎任何一个人加入其中,相互沟通,相互交流。随着网络的迅猛延伸,基于网络连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不论是外部网还是内部网的网络都会受到安全的问题。如何保护各类网络和应用的安全,如何保护信息安全,这是21世纪网络安全领域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黄雷 《今日科苑》2008,(1):90-92
程连昌,1931年5月生于吉林市,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常务副会长。曾任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国家人事部常务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主任。1986年荣立航天工业部一等功,获世界生产力科学联盟杰出和重大贡献奖。12月份的京城天气渐冷,起风的街头弥漫着隆隆寒冬气息。在一个阳光暖暖的下午,记者如约来到程会长的办公室。已有76岁的程连昌,一身整洁得体的西装,显得神采奕奕。和气、精力充沛,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谈话从他自己说起。静静的办公室里,程会长沉思了片刻,而后开始娓娓道来。"我也是一个工作多年的老科技工作者,对党、人民的事业有着较深厚的感情,也有坚强的毅力,一生在不断的努力奋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习、工作做了一些事情。"几句简单的话语,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暖意;安静的办公室里,让人感受到他心中那份对国家的无限热爱之情。  相似文献   

15.
吴彦廷 《科教文汇》2012,(11):52-53
身为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灵和健康人格的成长,要学会赢得学生的信任,要主动参与学生活动,做学生的伙伴。要和学生民主对话,做学生的知心人。要有开阔的心境,容纳不同性格的学生。要主动为学生保密,做学生的知己。要帮助学生解难,做学生的亲人。  相似文献   

16.
林特特 《知识窗》2014,(19):11-11
我的身边总有些人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揣着特殊的能耐,有的是独有的特长,有的是某种技能。这些能耐离现在的生活越远,我就越觉得当事人十八般武艺俱全。比如,同学赵。赵写得一手好字,大学第一次班会,赵自我介绍,提及姓名时,他捏起粉笔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下一句与之相关的古诗。那字清雅庄重,笔力道劲,举座震惊。此后多年,赵以书法见长,从学生会的宣传干部变成单位的宣传骨干。据说,他给女友的信被准岳父看到,是一笔好字先赢得好感,后来才通过终审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汉语从理论上看,多数是在重复中学,甚至是小学都学过的知识,缺乏深度。理论知识无法展开:从实践上看.学生也只是针对理论知识做些简单的练习,缺乏系统,基本技能得不到足够的训练,知识和能力长期处于脱节状态,教师和学生都在“炒冷饭”。这样的结果是理论性不足。实践性又不够,两头够不着,两头不讨好。因此,现代汉语课应该分化成两类不同性质的课程,一是讲授现代汉语基础知识的理论课:一是旨在培养现代汉语运用能力的实践课。,有了新教材,还要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方法强调朗读。,教学技巧有多样性。第一,强调多媒体教学。第二,合理地制定汉语学习任务。第三,强调兴趣教学。  相似文献   

18.
余显斌 《知识窗》2013,(19):54-54
李白,一代天才,秀口一张,就是半个盛唐。诗仙一生,天才超群,无人人得法眼。但是,他也有偶像,不是当时人,是古人。这个古人,就是谢安。李白是谢安的超级粉丝,不,是铁杆粉丝。谢安的经天纬地之才,潇洒出尘之态,都让李白顶礼膜拜。尤其谢安出山的往事,更是让李白赞赏不已,并多次付诸笔墨,“昔谢安四十,卧白云于东山;桓公累徵,为苍生而一起”“谢公终一起,相与济苍生”。  相似文献   

19.
高考结束后的那个夏天,我回到农村的老家,等候消息。因为我身体略带残疾,所以打从小起,我就一直靠着父亲的鼓励。勤奋读书。并立志考上大学,以报父恩。 然而,事与愿违。当我拿到高考成绩单时,心犹如掉进了冰窟——离分数线仅差3分。父亲见到我极度失落的表情,平静地从我手中拿过成绩单,对我说:“孩子,别这样,念不了大学,就退一步吧,再去填报中专志愿。人不能在一根藤上吊死。”  相似文献   

20.
语言表达是人际交往的基本方式,学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全球化趋势的今天,讲一口流利的外语已成为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基本要素。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成为英语教学的当务之急。为学生创造各种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愿望,使其成为一种内心需求、一种生活习惯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学生有口不再难开,在口语内容的安排上由易到难,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是教学中必须重视的重要环节。作出恰当的评价,树立学生的信心和勇气,使口语表达由负担变成人人乐于参与的游戏,从而使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普遍提高,达到口语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