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样的文章在蜗居乡下时就要动笔了,但是直到懵懵懂懂摸城里来了才写.似乎为了验证某种推测,推测潜藏在内心深处,总在蠢蠢欲动,似乎见人我就想告知别人我的推测,城市美丽异常,但我依然生活在城市之外.……  相似文献   

2.
山村     
艾泉 《滇中文化》2005,(4):11-12
时间 当代,某日下午。 地点 某山村一人家院子. 人物 甲,女,18岁,乡村盲人。 乙,男,23岁,城里肢残人。 (天幕:青山、梯田、河流、村落:舞台正中有两个石登,左侧一篱笆,院子门虚拟。 (甲坐于石凳上练习洞箫.吹的是民间乐曲《箫》。突然一阵小鸡鸣叫。  相似文献   

3.
城乡风情录     
我家祖祖辈辈生活在农村,后来我参加了工作,进入城市。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根据有关政策,把爱人和两个儿女户口转入了城市,大女儿和大儿子因年龄超过了政策规定的岁数,不能随我进入城市,一直留在乡下农村。所以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庭,只好分居在农村和城市两个地方。每年不少日子,无论城里或乡下有什么红白喜事或特殊情况,我和儿女们都得两头跑,对农村和城市的生活、工作、人际关系都有不少的交往和经历,对城里人和乡下人不同的思想感情、道德风尚和喜怒哀乐都自然有深刻的了解,一种冷漠的城市人际关系和浓浓的农村乡风民情交织在一起,让  相似文献   

4.
今天,返朴归真在英国成为越来越多都市人的追求,享受乡村生活的愿望日趋强烈。在空气清新的早晨挤羊奶喂猪,吃着自家制作的黑莓果浆告别落日的余晖,远离城市喧闹,聆听田园牧歌,这是一幅多么诱人的美景。虽然在乡村置地、建房、种菜、养牲畜并非想象得那么简单,但城里人却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5.
纽约地铁     
岳力 《世界文化》2009,(3):47-47
纽约的地铁是一座地下迷宫。每天我的游程都是从地铁开始.又从地铁结束.一张杏黄色的小小METRO CARD成了我进进出出地下迷宫的通行证.地铁真是纽约多快好省的交通工具!在美国生活不能没有私家车,但在纽约可以省略,不少有车族都是出城才开车,市内的交通全靠地铁!即使你第一次独闯纽约.  相似文献   

6.
《高兴》中的农民工在城市里拾荒挣钱,同时又对城市充满了仇恨。在不平而压抑的城市生活中,遥远的乡村成为一种温馨的记忆,给他们带来情感和心灵的慰藉。对农民工而言,城市代表的现代物质文明和乡村代表的诗意生命体验不可兼得,物质与诗意分裂,现代化背景下的生存变成了一个被迫远离诗意的过程。贾平凹在反感和批判现代城市文明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依靠自己的童年和少年经验美化了乡村,彰显了乡村诗意的一面,而钝化了对乡村的批判眼光。  相似文献   

7.
守望者     
陈忠实:白鹿原上风 五月的白鹿原,漫山遍野的红樱桃熟了。陈忠实蹲在白鹿原上。身前身后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大筐小篮叫卖樱桃的庄户人:大车小车停得横七竖八采购樱桃的商贩:扶老携幼来乡村观光的城里客,夹杂其中的是一堆堆的泡馍摊,上面搭着花花绿绿的塑料布。陈忠实蹲在黄土的坡沿上,我稍一转身就找不着他了。我之此来,怀了朝圣的心情。  相似文献   

8.
余继聪 《大理文化》2010,(11):41-45
住在雁塔山脚下,总觉得很幸运,很幸福,因为雁塔山顶幸存着一片不大不小的美丽田园,残存着一片闹市内的田园世界和田园风光。这是楚雄城里人的福气,更是我这样寓居城里的乡村人的幸福。  相似文献   

9.
一 城市待久了,我常常想起小时候赤脚奔跑在乡村的日子。 想着想着,我就感觉自己是一个有根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梁平 《滇中文化》2007,(2):29-30
我离休后感到时间宝贵,很少阅看长篇小说,尤其是现代的婚恋内容小说.然而不久前周少金先生赠给我一本他的新作长篇小说《未婚女人》,其新颖的构思、感人的故事情节,却深深的吸着了我,每晚阅读至夜半12点,有时看到非常精彩的情节,还反复细阅欣赏。我认为这部小说,是目前玉溪市本土作家,紧跟时代,反映当前城市火热的生活,难能可贵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1.
近代四川城乡关系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近代的四川地区,发达的农业和富饶的乡村经济促进了城市的重建和发展。近代以后,城市在城乡对立关系中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开始了城市统治乡村的时期。城市带动乡村一同发展,但由于四川城市的发展十分缓慢,城市对农村的带动效应十分有限;与此同时,由于四川地区农村自然经济解体水平的低下及农村经济的萧条,使乡村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桎梏,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近代四川城乡之间的这种非良性互动关系,成为这一区域发展严重滞后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有的城市个性鲜明,让人过目不忘,若干年后提起依然有深刻的印象。约翰内斯堡虽然是南非共和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一座美丽繁华的城市,但似乎不属于这类城市。我离开时日不久,城市的风貌已经是记忆依稀了。它不如开普敦,不如比勒陀利亚,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建筑,没有什么特别诱人的风物。  相似文献   

13.
正1968年,我从大理师范学校毕业,分配到云龙县检槽完小工作,从此开始了我20多年的乡村学校生活。乡村学校和乡村生活在我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个年代,到基层做农村工作的机会很多。我们拿着大理白族自治州教育部门签发的报到证到县里报到后,并没有立即到学校上课,而是先被"县革委"抽调参加工作队"宣传毛泽东思想"。我被派到了宝丰公社庄坪大队的上哨、下哨、栗子箐等生产队开展工作,这三个生产队地处沘江到澜沧江之间的大山深处,上哨、下哨以白族为主,栗子  相似文献   

14.
北京五月,忽放豪雨。又霎时云散雨收。我推门出去,满目泥泞,是升堂坐阶新雨足.却缺了一抹记忆中的、淡淡的解暑之香——北京。是一座没有栀子花的城市吧。  相似文献   

15.
我的村庄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我把户口迁出去的时候.我就不再属于她了。但我从这个村庄到那个村庄。分别在不同的村庄生存和生活后。我觉得她才是我真正的村庄。那些房子,飞鸟,和牛羊,深深印在灵魂深处,总以最熟悉的姿态在梦里、心里出现。消除了我在异地生活的恐惧感、孤独感,让我获得一种心灵上的自由和依靠。  相似文献   

16.
重游一座城     
正引子在一个风大的城市生活,必然会习惯顶着凌乱的头发,如风一样的女子疾步在街市巷道,虽然也有一种别样的风情在其中。但因为对所居住的城市有熟悉感,加之生活的平凡与重复,让我很难去注意其中的新意,每天重复的工作生活使我更想生活在别处,思想在远方。不过,一件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我所生活的地方。我陪表妹重游大理,相比第一次她更从容,而我也全程陪同,记录下了这个城市的游记,也让我重新体会了旅游的意义。早在多年以前,生活在北方寒冷城市的她就一心向往着南方的春暖花开,从每一年我们的照片里她看到的是南  相似文献   

17.
我是利用了一个3天小假期.读完了卡森·麦卡勒斯的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麦卡勒斯是一位值得把独处的时间安静且踏实地交付与她的作者,我想,如果没有假期,读完这本书大概是需要些时间的。像我一样的上班族们.在经历了整天的工作和归家途中例行的堵车以后.感觉会非常疲惫且浮躁,只想消遣些轻松的东西。《心是孤独的猎手》不是适宜的下班读物,但是在冬季的短暂假期里,它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清冷的寂静之光却令我惊艳。  相似文献   

18.
那里     
正一缕阳光照射到远处的民房,那是一个小小的村庄,人们在那里生活,天高地阔,白云高山之下竟有如此的气息,实在令人震撼。如果我是村里人,如果我年轻,我就会到城里生活,但我已不年轻,参悟到一个人所依靠和需要的是什么,除了空气、水、粮食和衣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心底的舒适与安宁。那里就是梦中的桃花源。在那里,可以看云来雨去,草木荣枯,秋去冬来,饮潺潺流水,食五谷丰登。桃花源其实离我不远,就在那里??那里又很遥远。  相似文献   

19.
小河之恋     
我的家乡有一条横跨桑园,从城市蔓延到乡村的小河.它名不见经传,没有"大江东去"、"惊涛拍岸"的气魄;也没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奇观壮景,平静地流淌着,哺育着家乡一代又一代勤劳朴实的乡民.  相似文献   

20.
我从山中来     
在一个幸福家庭中,有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女孩,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我,一个农村女孩.   我上了初中,不得不离开父母来到城里上学,我舍不得,心中有说不出的难舍难分,因为我知道,这样一来父母给予我的爱就会随之疏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