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传播理论和艺术理论的多重角度辨析歌唱艺术的特点。传情是歌唱艺术之“魂”,达意是歌唱艺术之”的”,传情达意是歌唱艺术的最为重要的特征和目标价值。文化思维是歌唱艺术之”基”,文化背景、文化交融和文化思维是歌唱艺术传播的基础,亦是歌唱艺术成为世界语的发展共识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Belcanto的字面含义为“美好的歌唱”,起始于16到17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是为适应欧洲歌剧的诞生而形成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目的是为了造就美好的歌声。这种使意大利人引以自豪的美妙歌唱,发展成为法、德、俄等国的“美声唱法”。1920年代末传入中国,被称为欧洲传统唱法,后被约定俗成为“美声唱法”。它为什么几十年间便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其中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语言,而歌唱艺术是由音乐和语言组成的表达歌曲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演唱技巧和咬字、吐字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歌唱.在中国,不管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字正腔圆”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传统声乐对吐字的要求.学习如何咬字、吐字和处理语言应当成为每个歌唱学习者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浅谈声乐教学中咬字吐字的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就其整体声乐艺术发展状况来看,还存在着如何同中国的语言特点、传统歌唱美学观念以及中国声乐作品的音乐风格相适应的问题。我国的歌曲大多是建立在以汉语普通话为基础的歌唱语言,所以其中尤以美声唱法演唱汉语歌曲咬宇吐字存在的问题最为突出。  相似文献   

5.
郭蓓 《华章》2010,(25)
中国民族声乐是以中国各民族文化为背景,以中国汉语以及各民族语言为基础,以行腔韵味为特点,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准则的声、情、字、表、形相映生辉的歌唱艺术.因此学习和演唱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声方法和一个好的声音,更重要的是熟知和掌握中国语言文化.语言艺术在歌唱中十分重要.日常语言表达与歌唱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从语言表达如何对歌唱技巧的提高,如何对歌唱表现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说文解字》当中的“和”字,其最初之义只是指声音相应,和谐地歌唱或伴奏,后来发现它亦可指一种编管乐器:历经春秋战国大变革的转型,和字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不仅成为先秦诸子审美音乐思想的主体反映,而且因备受儒家之推崇,最终成为礼乐治国的重要内容,经历了从“乐和”到“政和”的最终飞跃。从以“和”为关作为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之核心到“和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的演变历程来看,“和”字是一个有着丰富意义的音乐文字。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当下的音乐生产和音乐消费中,大众广泛接受的音乐式样是音乐的表演.更近一步说,歌唱艺术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声乐演唱,而是要达到形神兼备的表演,是“演”与“唱”的有机结合体,只有这样才能使歌唱完美.因此,我们的音乐领域或说我们的歌唱艺术出现了新的诉求,这种对音乐消费品的更高层次的要求既源自音乐受众,也源自当下视听技术的推动.这种诉求也要求我们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原有的歌唱艺术进行重新地考察.从“演”与“唱”两个维度出发展开讨论,对歌唱艺术本体论进行了重新审视,进而考察了如何通过“演”与“唱”达到歌唱艺术的臻美.  相似文献   

8.
刘海潮 《文教资料》2005,(32):164-165
以“土洋并存”为文化背景,以李双江中西结合的典范作品为例,对李双江歌唱技法的形成和“中西合璧”的具体表现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了李双江的歌唱艺术是西洋唱法的民族化,是民族文化对西方艺术的溶解,是中国唱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们所谓“创新”时代的到来,我们更应该重视继承和挖掘传统艺术精神。黄宾虹上接宋元画脉,是以继承为底蕴,以国学为根基,以造化为旨意,吐故纳新,下开一代中国山水画之新风。他把中国山水画这一传统精要至主观化至客观化、至意象美至抽象美、至古至新。他把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时代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艺术很讲究“气”字。作文章“最要气盛”;绘画要“气韵生动”;书法讲究“力实而气空”;歌唱中要求行腔“一口气”。这说明,对气的要求,是我国艺术创作中的一个传统,也是中国人欣赏艺术时一种习惯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1.
传统家具的审美演变和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中国传统家具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传统家具”可以泛指以传统造型和做法为主的、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发展的新的各类家具,包括通常所说红木、硬木、中性木材及其他材料制作的各类家具。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外观上主要为,一是保持了以“榫卯结构”及一些基本技法为特点的中国家具传统生产制作方法,二是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特征。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繁简各异的艺术手法,共同建构了我国传统家具的辉煌成就,傲然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相似文献   

12.
在把中国传统化的基本精神归纳为“实用理性”的基础上,从结构、装饰艺术、宗教建筑和“数、象之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浸透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实用理性”的基本精神。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我国传统建筑博大精深的优秀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声音的美妙,更在于情感的真挚抒发。本文从“对歌唱作品的感知与理解”“歌唱技巧的把握与表现”“自身体验与情感的抒发”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使学生以情带声、声情并茂地歌唱。  相似文献   

14.
唐樱 《教师》2012,(15):55-55
中国,五千年文明之泱泱大国,其文化博大精深,为世人所赞叹!中国的戏曲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在我国漫漫艺术长河中,历经沧桑,以其独树一帜的特性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民,深受群众的喜爱。在幼儿艺术活动中渗透及推广地方戏曲不仅能激发孩子们的素质潜能,培养一技之长,更能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艺术得到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歌唱作为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它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歌唱,可以使幼儿感受快乐,体验音乐的美和情感。在学前教育阶段,我们可以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幼儿的潜能,塑造幼儿健康活泼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我在音乐教育课上和歌唱训练实践中,常常体会到“情”与“趣”在活动和训练中起着积极的引导因素。尤其是歌唱能力训练中,更要强调训练的情景感受和趣味性,才能使幼儿从枯燥的传统训练中解脱出来,引导幼儿在欢乐愉快的训练氛围中获得相应的歌唱知识技巧,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一、“情”。这里的“情…  相似文献   

16.
美声是意大利“BellCanto”一词的音译,Bell是美丽、美好或美妙的意思,Canto则为“歌唱”的意思,顾名思义,BellCanto为“美妙的歌声”之意。它不光是一种唱法,而且是一种风格、流派。伴随着欧洲歌剧艺术的繁荣,美声也因此而辉煌,并不断向世界各地广泛传播。在欧洲,美声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但传入我国却不过六七十年的时间。经过几十年的学习、探索,我国的美声歌唱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创作出了大量的作品,培养了大批的声乐人才,但在中国大众音乐文化范畴中,美声仍然只是“阳春白雪”,受众范围仍然十分有限。如此优秀的声乐艺术,在新时期…  相似文献   

17.
以戏曲创作高度繁荣为特征的元代文学,把中国叙事性文艺推进到了“于科白中叙事,而曲文全为代言”的“真戏曲”时代.①从此打破了中国文坛长期以抒情性诗歌散文为中心的格局,从大都、杭州等商业城市涌现出一大批戏曲作家和戏曲艺人,戏曲艺术不仅从数量,而且从质量上看都占据了文艺领域的主流,进而成为“一代之文学”.与繁荣的戏曲创作相比,这时却没有产生相应称的戏曲理论.理论著述仅见于研究  相似文献   

1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近十多年来,在党的改革开放的总政策指导下,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越来越认识倒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所讲的:“教育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为重要的基础工程。它对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他要求我们加强教育工作,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如何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继承我国优秀的教育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教育传统,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内容。建国初期,我们学习苏联的教育经验,用它来改造旧中国的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后来我们发现,苏联的经验并不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改革开  相似文献   

19.
1电视媒体的传播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大潮中,已经可以清晰可辨地出很多“流派”,从“八五”思潮以来的波普艺术到新生代,再到卡通一代。在最近的可以用流潮来描述的艺术潮流中,“卡通一代”及其变体有着突出的代表性。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关于卡通的评论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相似文献   

20.
以兴办中国近代民族实业而著称的荣氏家族——国家副主席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以他们的卓见和拳拳爱国之心成为中国民族实业界的一代骄子。 荣氏企业的发展,与荣氏兄弟兴学育才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认为:“事业之成,必以人才为始基”“实业与教育是相辅相成的”。他们先后兴办多所学校,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