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古代"承尘"是置于室内顶棚的重要建筑部件。在"承尘"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尘"、"━"、"筄"、"屋笮"、"承尘"、"平橑"、"平棊"、"平起"、"平闇"、"天花板"、"藻井"、"绮井"、"覆海"、"斗八"、"罳顶"、"圆渊"、"方井"等诸多名称,形制和用材各不相同。"尘筵"、"平橑"、"藻井"往往被误释。"平机"之名系误引,不可为据。"平棊"和"方井"是承尘中的豪华型。  相似文献   

2.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门科目的教育。从古至今,人们对它的研究也是从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的,如:六艺的人文思想、六艺的教育意义和六艺的特点等等。对"六艺"的语源义进行探求,是以求从新的方面,即古代汉语角度对"六艺"进行研究。得出:"礼"、"乐"、"射"、"御"、"书"、"数"的语源义分别是"有规则"、"美,好"、"舍弃,远离"、"禁止"、"把……明显化,表现出来"、"把一个整体的东西细分"。  相似文献   

3.
"五大发展理念"攸关"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中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式和发展着力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行动指南。"五大发展理念"内部包含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内涵:"创新"运用"扬弃"之理论方法、"协调"架构"全面"之价值维度、"绿色"维系"共生"之生存样态、"开放"遵守"共赢"之全球伦理、"共享"秉持"公平"之发展要求。"扬弃"、"全面"、"共生"、"共赢"、"公平"是确证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内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4.
将《音乐欣赏》课学习划分为"感知——体验——理解"三个层次,通过"听"、"视"、"动"指导"感知"层次的学习。运用"想"、"唱"、"念"、"舞"、"奏"指导情感体验层次的学习。用"说"、"评"、"作"指导理解层次的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资本系族的游戏,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停歇过。你还记得那些年我们见到过的资本系族吗?"德隆系"、"斯威特系"、"中广系"、"凯地系"、"飞天系"、"托普系"、"农凯系"、"鸿仪系"、"朝华系"、"青鸟系"、"格林柯尔系"、"成功系"、"明伦系"、"精工系"、"飞尚系"、"升汇系"、"金鹰系"、"银泰系"、"明天系"、"新湖系"。至今日的"中技系"成清波"出事",股市看客们早已见怪不怪,中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8,(17):130-131
中小学体育内容,一般包括体育与健康课,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课,运动队组建与训练,场馆建设、养护,器材购置、自制、保管,教研活动,评估与考核等,即学校体育的"课"、"操"、"动"、"队"、"场"、"器"、"研"、"评"八方面内容。其中"课"、"操"、"动"、"队"涉及课程建设。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精神,需对"课"、"操"、"动"、"队"进行学校课程即校本化课程建设。经过文献学习、课题研究、广泛实践,总结提炼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切块化"校本建设的思路和做法。  相似文献   

7.
正国际理解的核心词有很多,"和平"分量最重。"和"在汉语语汇里的本义是"音乐和谐",引申为和睦、谐调、温和、和气、和平。"平"在汉语语汇里的本义是"平坦",引申为削平、铲平、平息、平定、安定、太平、公平、平均、缔结和约。"和平"在希伯莱文中包含了"平安"、"健康"、"幸福"、"和谐"、"安  相似文献   

8.
《当代教育科学》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每月出版两期,分别是"综合版"和"基教版"。"综合版"主要设有"基本理论"、"课程与教学"、"教师发展"、"决策与思考"、"比较与借鉴"、"管理与评价"等栏目;"基教版"主要设有"理论纵横"、"课程探索"、"教改前沿"、"课堂教学"、"校长论坛"、"教职与人生"、"学科教学"等栏目。欢迎广大作者惠赐稿件。  相似文献   

9.
陈琳  王运武 《教育研究》2015,(3):127-130,136
着眼智慧教育设计微课,是时代性的崭新课题。短小精悍、易掌握、高效率、得其精华及利于建构是微课本质。智慧教育的要义是,在信息化基础之上,建构信息时代的教育新秩序、新形态,根据信息时代创新要求重构教育,造就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学习者。微课设计智慧在于:"效果"、"开放"、"多元"、"视动"、"巅峰"、"引领"、"易"、"灵"、"研创"、"立体"及"评价"。  相似文献   

10.
现行盲文的简写研究应在继承基本方案简写因素的基础上创新,在兼顾拼音规律与盲文摸读规律的基础上提高简写效益。唇音"b、p、m、f"表示音节"bu、pu、mu、fu"的简写;舌尖中音"d、t、n、l"表示"的"、"他"、"能"、"了"的简写;舌面后音"g、k、h"表示音节"ge、ke、he"的简写。单音节的简写都可以根据相应的规则应用在多音节词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论对“韵”的论说,主要体现在两大领域:一是古典诗论对“韵”的论说,二是古典词论对“韵”的论说。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三个维面:一是对“韵”作为文学审美之本的标树;二是对“韵”审美特征与要求的探讨;三是对“韵”的创造与生成的考察。我国古代文论对“韵”的论说,为我们今天更好地把握“韵”的审美范畴提供了学术平台。  相似文献   

12.
以"任务型自学—议论交流—评价反馈"为基本程序的教学模式,简称"自学、议论、评价"教学模式,遵循了"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这一宝贵的教学理念,把教学重点从"教"转移到"学",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肯定了其教学意义和优势,相信其对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朱奕冰 《天中学刊》2005,20(3):9-11
"和平发展"外交战略提出后,学术界就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者把"和平发展"与"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当中的"发展"混为一谈。探讨这两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深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This process-video on the topic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junior faculty of color in higher education represents musings around the issues that are involved in racism and the assumptions that are a part of that ideology. Using the lens of Critical Race Theory as described by Bell (1987), the conversations that took place in a video-recording studio were analyzed for themes that represent the experience of being "the fly in the milk," at a White academic institution. "How do we talk to whiteness?" is the central theme that organizes this discussion of the videotape "Noises in the Attic: Conversations with Ourselves. "The participants talk about alienation, as described in sections called "Noises," "The White Man's Scrapbook," "Between and Betwixt," and "Filling in the?" A realization that there is a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White people operate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than nonwhite people rounds off the discussion of being a noise in the attic of the White academic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15.
“呼吸、发声、共鸣、语言”在歌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唱好歌的必备条件,向来被称之为“歌唱四大功能”。在深入论述其功能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践,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案例教学模式具有强调案例、重视批判、推崇讨论和以学生为本等特征,它充分体现了现象学的基本思想。现象学中的“直观”、“面向事实本身”、“交互主体性”和“生活世界”等理论为案例教学模式提供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学生学习心理、学习方式、学习习惯以及认知水平等几个方面对电大远程开发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各专业基础课《经济数学基础》的适应性教学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哲学”与“本体论”的关系问题,已经成为近来我国哲学界讨论的重要热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直接影响到对马克思哲学本性的准确理解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合理建构,必将对我国哲学研究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文章对目前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的部分讨论文章和著作进行了研究,在概括、整理其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试图对这场讨论加以评述。  相似文献   

19.
有关“法律真实”和“客观真实”的讨论一直很激烈,到目前为止,法律真实作为诉讼中的证明任务已被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本文从法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法律真实”进行了语义分析、历史分析及价值分析,以求对“法律真实”本身有一个更明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请不要辜负这个时代》作为一部优秀的畅销书,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对目前的社会状况进行理性的批判和讨论,也引起了我们对当代青年主流意识形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