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传统的零件加工误差的分析计算法是建立在各个单项误差因素对加工误差产生影响的基础上的,此法需要通过较复杂的计算才能完成,因计算时的假设条件在实际中很难出现,因此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误差值与实际加工状态往往有较大的出入.统计分析法以在线观测与实际测量所得数据为基础,应用概率统计方法,以确定在一定生产条件下,一批零件加工总误差的大小及其分布情况,因此是一种科学的加工误差分析计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服役结构状态评估问题提出了基于虚功误差估计算子的统计分析方法.首先定义虚功误差来表达实际结构与参数化分析模型之间的差别,然后采用改进的牛顿算法推导分析模型结构识别算法.为了探讨在有测量误差的情况下算法的性能,引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测量数据,对测量数据的误差与识别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它的概率分布,通过假设试验对服役结构状态评估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应用双跨五层刚架结构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显示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全站仪照准误差的测试实验与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坐标测量和对边测量的方法,用不同的棱镜、不同厂家的全站仪和不同的距离对照准误差进行测试,经过对7000多个观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得出了照准误差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校园消费数据可视化分析能力和实现校园消费的数据分析和统计,通过接入数据源进行参数初始化设置,提出面向校园消费数据的可视化分析平台。首先设计平台的总体构架,通过C/S模块化设计技术,建立校园消费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的服务端和客户端,以此预测评估校园消费数据。对校园消费数据融合调度,计算出校园消费数据的窗口最大容纳量,根据计算结果实现就餐行为和拥挤度预测分析,实现校园消费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的开发设计。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校园消费数据可视化分析平台系统稳定性高,校园消费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提高了校园消费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精密机床传动链误差测量和分析,研发了精密机床传动链误差测量实验平台。硬件系统由圆光栅编码器、细分盒、FPGA数字信号采集卡和计算机组成。软件系统基于LabVIEW设计,包括FPGA计数程序和数据采集处理程序,实现误差采集、分析、处理及图形化显示等实验功能。基于该平台,开展精密滚齿机传动链误差测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回顾超声波测距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推导了测距误差的主要构成,并针对产生误差的主要因素——声速误差,设计实现了基于标杆测量法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系统硬件由单片机控制模块、标杆通道、实测通道、LCD显示模块等部分组成。采取标杆通道测量环境声速、实测通道正常测距的方式减小声速误差。系统中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物体,运用电子计数法测量超声波检测物体的时间差,进而计算并显示出待测距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实验数据表明系统能很好地校正声速误差。  相似文献   

7.
齿轮制造过程中存在加工误差,同直径跨距棒方法测量圆柱齿轮的加工误差已经走向成熟,本文将这一理论进行修正应用到非圆齿轮中,通过采用不同直径的检测棒可以完成非圆齿轮节曲线误差、齿距偏差和齿距累积误差的检测。首先将非圆齿轮进行逆、顺时针轮廓划分,然后计算逆、顺啮合点的坐标,最后确定出两种跨距棒的直径。这为非圆齿轮的误差测量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C8051F320单片机为核心,配合外围电路,设计了综合实验平台。通过A/D转换测量RC电路充放电时间常数,将采集的数据通过RS232接口发送给计算机,利用VB6.0在计算机上编程,将收到的数据显示并画图,最后进行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该实验平台上的实验过程结合了自动控制原理、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通信原理、计算机程序设计以及误差分析等课程相关内容,解决了学生综合实验难以结合多门课程的难题。实验结果表明,该实验误差较小,均小于0.5%,实验重复性较好,适合作为学生综合实验内容。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同一组测量数据的误差计算的分析,论证测量结果的正确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DIC位移测量精度,提出基于张正友标定的DIC位移计算方法。采用张正友方法标定相机参数,在DIC方法基础上,使用视觉测量原理计算结构表面测点位移。基于Matlab平台编译独立可执行的DIC位移测量软件,进行平动台水平位移测量试验。以千分表测量数据为真值,比较基于张正友标定的DIC方法和传统DIC方法测得的位移误差。结果表明,基于张正友标定的DIC方法测得的位移精度较高,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将该方法用于DIC位移测量教学试验中。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KEITHLEY2700的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方法,以解决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对某些参数人工测量存在只能单点测量,不能适用记录间隔小的检测,检测工作量大,可能存在人员记录笔误,工作效率低,检测员在现场本身影响环境参数测量结果等诸多问题,实现了检测从测量、记录、分析统计和出具报告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组态软件的热损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的热损测量实验装置功能单一、测量精度不高、计算量大等问题,采用计算机数据采集、Mod Bus总线和PLC等先进技术,搭建了热损测量综合实验平台。利用组态软件强大的HMI/SCA-DA功能,开发了一个界面直观、操作方便、功能齐全的热损测量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显示、分析、计算和打印等功能,而且实现了用户管理、热损测量综合实验装置运行状况的动态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界面美观大方,减轻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危险系数,提高了热损测量的精度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基于ARM7的电参数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了一种实用的电参数采集系统。采用两片ARM7处理器LPC2134,下位机用LPC2134和高精度16位同步采样芯片AD7657来实现电参数采集计算和状态判断,上位机用LPC2134实现状态显示和数据存储。给出了采样模块的接口电路,同时介绍了系统硬件部分的存储扩展模块、显示模块的结构。最后给出了程序流程图。该平台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已作为采集监测模块安装在小电流接地选线装置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国内浮子流量计精度差、技术落后的现状,对传统浮子流量计实施技术改革,研制智能金属管浮子流量计检测控制系统,采用研华工控机IPC610硬件配以KingView组态王应用软件平台开发系统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实现了数据实时采集与处理,大大提高金属管浮子流量计的检测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肺音是反映呼吸道疾病的重要参数。为方便呼吸道疾病患者随时随地自我测量与诊断,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移动终端的肺音测量系统。该系统以嵌入式终端为基础,蓝牙为传输途径,Android平台客户端为核心,实现了数据采集、波形显示、数据存储功能。通过建立数据提取方法,利用希尔伯特变换对音频信号进行分析,得出肺音的频率、强度、持续时长3个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测量系统能对肺音准确测量,应用灵活,可满足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6.
基于Matlab/GUI开发了角点和边缘检测软件,设计的软件平台可实现图像的装载、角点检测、角点数统计、时间计算、边缘检测等功能。界面的人机交互好,操作简单方便,可提高算法或数据处理效果的直观认识。  相似文献   

17.
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为了更好地使学生掌握这一内容,设计了一种基于USB-4220数据采集卡结合上位机控制的故障选线实验平台。硬件装置中采用了具有多通道同步采集功能的数据采集卡,并设计了不同类型的可调整滤波电路。采集并记录实验数据及波形,对不同继保算法进行横向比较,完成判据指标分析,演示故障选线及跳闸过程。该平台操作简单,可视化与教学实验效果好,与DSP或单片机为核心的装置相比,克服了多通道采集过程中的累积误差影响,为继电保护小电流接地系统故障选线课程提供了实验平台支持。  相似文献   

18.
本科教学中部分地采用现代化仪器设备促进了层次化实验课程改革,结合使用计算机测控与数据采集处理有助于实验结果定量分析。充分发挥智能仪器的教学使用效率,才能既有效地控制成本又满足教育资源优化的实验室建设要求。基于通用仪器接口功能和GPIB-ENET接口转换器件,采用无线网络接入技术实现实验室内智能仪器可移动测量使用,从而进一步提高设备资源共享的教学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研究并设计移动图书馆的手机采访系统,包括基于Android平台的客户端软件和基于Web技术的管理端软件.采访用户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扫描输入ISBN(国际标准书号),进行网络数据查询及交互,实现移动图书馆服务中的手机采访图书、手机荐书.管理用户可通过管理端软件进行荐书审核、用户管理和通知发送.系统提供了一个即时、方便、高效、快捷的采访和荐书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基于声卡的传感器实验测试平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PC计算机和先进的LabVIEW软件,利用计算机声卡进行数据采集,创建了CSY2001传感器综合试验台的测试平台,介绍了测试平台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使用表明该测试平台具有良好的可视化界面和交互性能,开放性好可进行功能扩充,使用方便灵活,并能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为计算机应用于实验教学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