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一、教学内容的萃取《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提到: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非连续性文本是国际PISA测试中的重要文本类型,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数据、表格、清单和凭证单、使用说明书、地图等进行说明、解释和讨论。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存在着"非连续性文本",药品说明书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类。  相似文献   

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目标和内容中提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到第四学段则要求:"阅读有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自此,"非连续性文本"第一次进入了广大语文教师的视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非连续性文本"不是以前没有,而是没有独立为体系,没有引起重视而已。厘清原有教学中存在的缺失,明确接下去该怎样办是"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关键。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缺失"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文本形式,也是阅读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已成为2011年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加强"非连续文本"阅读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扩大其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工作和未来提供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教育对这一阅读类型有着一定的重视,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也对其教学策略进行着积极的探索,但由于我国对这一文本阅读研究仍处于积极探索的阶段,非连续性文本的课程资源仍存在着较大的缺失,导致其教学策略仍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没有针对性,无法充分的实现"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价值。本文就以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为切入点,重点探究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其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直观、实用的文本,非连续性文本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文本类型。教学非连续性文本,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挖掘和运用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其次要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为目标,并针对不同的阅读目标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2009年中国学生在PISA测评中的失利事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2011年,国家第一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也必须正视和重视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现行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中并不缺少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文献   

6.
牛小娟 《成才之路》2023,(3):109-112
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与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共同构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当前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还存在阅读文本材料枯燥、难以激发学生兴趣,阅读技巧和方法掌握不足、阅读能力明显不高,阅读训练不达标、阅读水平不能得到提升的问题。教师要在了解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实际的基础上,科学选择阅读文本、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划分阅读文本类型、传授文本阅读技巧,强化阅读文本训练、提升学生文本阅读水平,以促进初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发展。  相似文献   

7.
冯渊 《考试研究》2013,(6):9-16
中高考语文试卷中的“图文组合材料”题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这类试题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已相对成熟,但也存在明显不足。本文以PISA阅读测试和中高考卷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为例,剖析其异同,探讨PISA试题对中高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从2009年中国学生在PISA测评中的失利事件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到2011年,国家第一次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因此,语文学科教学也必须正视和重视学生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指导。  相似文献   

9.
对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是新时代学生需要掌握的关键能力。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本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的教学现状而言,非连续性文本在教学实际中运用较少,学生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欠缺,因此需要通过素材筛选、非连续性文本设计和综合运用三个策略合理运用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2011年版课标首次提出了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要求。其实,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随处可见,如:公交站牌、商品说明书、楼层指引、地图等。我认为,将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可以让学生在享受别样阅读的同时,体验到精彩的实践过程,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现就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走近身边的非连续性文本”为例,谈谈我对阅读该类文本所做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相对于连续性文本,非连续性文本具有信息容量更大、实用性更强等特点。在高年级,我们要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让他们从图文等文本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课内掌握非连续性文本阅读的具体技巧、方法,并且积极在课外实践中运用,读写结合,自行设计非连续性文本,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归纳出2016年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主要有筛选判断型、探究概括型、陈述理由型、阐明观点型等四种,并对每一种类型进行答题方法指导.分别对叙述类非连续性文本、说明类非连续性文本、指示类非连续性文本、描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及论述类非连续性文本对应的阅读能力层级要求和阅读策略进行阐述.提供了三种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的备考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与连续性文本阅读不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理念,它是借助图片解说、数据整理、目录等基础教学要素而存在的教学方法。实用性、直观性、简易性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最重要的特点。教师要充分利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特点以及按照教学实际需要,选择文本解析角度,对教学内容开展连续性设计。  相似文献   

14.
<正>"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叙事性强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非连续性文本"在现代社会运用广泛,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实用性特征十分明显。学会从非连续文本中获取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得出有意义的结论,是现代公民应具有的重要阅读能力之一。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缺失当前,我们的学生在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中表现出来的能力究竟怎么样,在对学生阅读素养分量表分析中发现,学生在访问和检索、整合和解释、反思和评价三个认知方面的表现都比较好;在文本阅读中反映出学生比较善于阅读小说、散文等连续文本,但在阅读图表、表格、清单等非连  相似文献   

15.
曾扬明 《江苏教育》2012,(16):30-31
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了一个"新亮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这术语在以往的课标中是从来没有的。2011版的《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中,对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这样表述的: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  相似文献   

16.
数学因其学科自身的特点,在数学语言的组成上大都是数学符号、数学公式、数学图表等信息,这些均属于非连续性文本的范畴。学生具备良好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既关乎学生的日常数学学习,也直接影响其在考试中的读题、解题能力。笔者根据调查发现,现阶段很多小学生在阅读数学图表,数学公式等非连续性文本信息时,"读不懂、读不完、对应不上"等问题时有发生。鉴于此,本文将围绕"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为抓手,提升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这一话题,分析了小学生数学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与解题能力的契合性,并给出几点提升数学非连续性文本解题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7.
PISA测试表明,非连续文本的阅读是中国大陆初中学生阅读素养的短板.初中数学的概率与统计学习内容中存在大量的非连续性文本.现从阅读策略的视角,以近几年部分省、市中考试题为例,提出如何高效阅读统计与概率中的非连续性文本的策略:扫描性阅读、检索性阅读、指向性阅读、咀嚼性阅读.  相似文献   

18.
邵玲 《教学随笔》2022,(2):67-69
非连续性文本指图表、清单、问卷等由非句群或者非完整、非连续句群组成的文本,具有跳跃性、非连续性等特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和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的非连续性文本篇目较少,且五年级下册课本中才开始学习,针对目前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存在的工具性的缺失、教学方法的弱化以及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19.
非连续性文本作为一个新亮点进入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引起了不少的关注。通过对非连续性文本的来源、概念、特点的阐述,谈谈如何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并结合PISA阅读测试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样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2009年国际PISA阅读测试之后,非连续性文本就逐渐走进我们的视野,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所关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目标与内容中也明确指出:"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教材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主张:"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非连续性文本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教学能够打通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这就提醒我们在教学中关注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提炼、分析、归纳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培养学生多元阅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