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根据1991年世界田径比赛成绩,对世界各国田径实力进行分析,预测25届奥运会各单项金牌争夺选手和可能创造新的世界纪录的一些项目。以引起广大同仁对本届奥运会的关注和了解。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我国男女田径选手上述3指标具有明显的项群特征,且与世界选手3指标在不同分组项目中排序均具有一致性。在中长距离、超长距离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在短跨、跳跃、投掷及全能同一分组项目中我国田径选手的上述3指标均明显低于世界选手,说明该类分组项目我国田径选手在身高及肌肉的发展程度方面与世界选手尚有一定差距。建议尽快完善、构建与世界优秀田径选手基础形态模型相适应,而又符合我国国情的田径运动员选材模式及评价标准,以提高我国田径项目选材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我国跳远项目近几年来一直称雄亚洲,逐渐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但总的趋势这几年来男子跳远成绩一直在8米附近徘徊,同世界最好的成绩具有一定的差距。其原因何在?本文试图通过我国优秀男子跳远选手(第六届全运会前三名)与世界同类选手(世界第一届青年田径锦标赛)在比赛中的一些主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比较,阐述我国优秀跳远选手的动作结构,以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供我国男子选手在训练中借鉴,以期提高运动成绩,打破目前一直徘徊不前的  相似文献   

4.
不同赛事中我国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成绩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中国田径重点项目人力单薄,中国田径能够在世界大赛中冲击奖牌的项目少,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这样的重大比赛中运动员的发挥也不稳定,大部分运动员奥运会上的成绩都低于报名成绩.我国运动员在全运会上的震惊世界和在奥运会、世锦赛上的成绩平平形成强烈的反差,形成的"全运战略"与"奥运战略"的不协调,必须引起我们田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2008年奥运会我国田径竞争实力预测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历届全运会与奥运会的田径成绩、我国后备选手实力、我国田径主要战绩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全运会与奥运会田径成绩趋势预测、专家预测、全运会与奥运会田径成绩均值比较、优秀后备选手实力分析以及我国田径主要战绩分析等5个方面对2008年我国田径竞争实力做了预测与分析,运用这5个方面的预测信息对2008年奥运会我国各田径项目竞争实力做出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当前国际学术界对生物节奏理论的研究结果各异;运动成绩是否与生物节奏有关的问题也引起了有关学者的探讨。本文采用现场观测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一般水平和世界优秀田径选手的比赛成绩与当日的生物节奏进行分析研究,结论是:生物节奏对田径运动员参加比赛的成绩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提高很快,已有多名选手成绩达到17米以上。去年年初,辽宁选手马永丰将全国纪录提高到18.30米。9月初,北京运动员龚义田在北京国际田径邀请赛上三次突破亚洲纪录,取得了18.87米的好成绩,使我国男子铅球运动水平冲出了亚洲,向世界水平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国优秀的跳远、三级跳远运动员成材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旨为促进田径远度跳跃项目的发展和提高青少年培养工作效率提供参考。1.我国优秀跳远、三级跳远运动员的成材规律(1)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的年成绩增长趋势:我国男女跳远运动员的年成绩在平衡地逐年增长趋势的前提下,20岁前的年成绩增长幅度较大,20岁后逐渐变缓。与世界优秀运动员相比,我国跳远运动员在15岁前的成绩与世界优秀选手基本一致,而在15-18岁年龄段,世界优秀选手的成绩在某一年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增长值在50cm以上,我国运动员成年后的成绩增长幅度和总值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9.
环球扫描     
韩国田径必须重头再来 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给韩国选手留下了很多值得思考的课题。这样的状态,我们如何主办2011年大邱世界田径锦标赛?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的国民体力情况调查显示,1997年小学生长跑平均成绩比1992年延长了40秒。这次田径世锦赛成绩为何如此之差的根本原因已经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中国和世界田径运动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第25届、第26届、第27届3届奥运会田径决赛成绩和第7届、第8届、第9届全运会田径决赛成绩的整理、统计,用客观数据说明了世界田径运动在高水平上保持稳定,投掷项目水平在第27届奥运会中得到重视并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田径运动整体出现滑坡,与世界水平的差距有被逐渐拉大的趋势,优势项目滑坡明显。我国选手竞争力较低,因此,培养大量优秀的田径后备人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中日竞技田径国家整体实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0年中日两国田径前20名选手为研究对象,从最好成绩、男女水平及集团优势等方面对我国与日本田径选手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两国田径整体实力,探寻其劣势及优势,为我国田径项目的合理布局及制订战略步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使得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已经成为了研究的热点议题.虽然,我国成人田径运动比赛成绩不理想,但是已有文献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比赛水平与世界青少年运动员的比赛水平差距较小.中国田径青少年运动员优秀选手人才辈出与成人优秀选手较少的鲜明对比,也形成了中国田径运动发展中奇特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罗马举行的第二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中,中国选手取得一枚铜牌、创三项亚洲新纪录、获两项第七名和三项第八名,这些成绩值得祝贺。但是,应该清醒地看到,中国选手的表现同世界优秀选手相比,差距还很大。那么,中国田径落后的症结何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美国田径运动员已经统治了110米高栏这个项目。1983年《田径新闻》汇集的世界高栏最高纪录中,十名110米栏最好选手中有六名是美国运动员。这十名运动员的平均成绩是13″50,而1971年世界前十名的成绩是13″84。  相似文献   

15.
运用一维灰色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986~1993年间男子田径全能优秀选手的运动成绩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运动成绩在不同时区的行为模式,解析了运动成绩系统发展机制的稳定性状况,评估了运动成绩系统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了解和认识近几年我国男子田径全能训练水平和改进训练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次主办的世界“女飞人”挑战赛于5月12日在成都进行,美国的M·琼斯以10秒71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冠军,获得亚军和季军的选手是巴哈马的S·法因斯和C·斯特劳普,成绩分别为11秒06和11秒09,中国的李雪梅以11秒21居第4,以下的名次是中国的李亚丽,曾秀君及美国的吉德利.我国田径爱好者目睹了世界“女飞人”琼斯的风采,也看到了我国选手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M·琼斯在“女飞人”大赛上夺冠是意料中的事.她出生于1975年10月12日,身高1米78,体重64公斤.她从少年时期就从事田径训练,1988年12岁时,100米的成绩是13秒,2年后成绩为11秒62,翌年成绩又提高到11秒17.1992年,她想参加在巴塞罗那举行的第25届奥运会,在美国选拔赛中,他100米获得第5名,200米获得第4名,她虽然没有在单项上被选中,但她的200米却以22秒58创造了美国青年纪录.由于暑假高中篮球队集训,她放弃了参加奥运  相似文献   

17.
保加利亚三级跳远优秀选手马尔科夫今年一月份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中,以17.22米的成绩夺得冠军。去年,他创造了17.42米的世界青年三级跳远最好成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田径是各项运动的基础,是世界上影响较大的项目,田径水平的高低常常作为衡量一个国家体育运动水平的标志。在奥运会全部项目200枚左右的金牌中,田径一项就占40多枚,居第一位,因此,我国要想进入体育强国之列,必须提高田径水平。八十年代以来,世界体育运动技术的发展和提高很快,特别是田径成绩的提高幅度很大。我国田径运动水平也有了好的起色,跳高、跳远、三级跳远和标枪等项目的成绩已进入了世界田坛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9.
1990~2001年世界及中国短跑成绩发展态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跑向来都是田径比赛中竞争要激烈,最具影响力的项目,所以在任何大赛中都引起各国的高度重视。参赛各国都通过短跑来显示本国的田径实力。90年代世界短跑成绩发展较为平稳,起伏较小,没有固定周期性变化现象。而中国短跑成绩发展不稳定,起伏很大。全运会周期现象非常明显,全运会年和相邻年份的成绩比较差距较大。从总体上看中国短跑各个项目的成绩与世界成绩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男子项目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20.
田径总论     
G820.03.G804.49 20023715我国田径选手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的项群特征[刊,中,A]/张玉泉,刘铁民,张华新∥浙江体育科学.-2002.-24(1).-10-13:17表4参8(XH)田径∥运动员∥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选材对我国与世界优秀男女田径选手的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进行分析和比较,表明:我国男女田径选手上述三指标具有明显的项群特征,且与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