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传统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观和伦理观,对现代乡村治理有重要借鉴意义。现代乡村治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传统家训的道德教化作用、净化家庭环境以及维护乡村秩序的效用。通过提高农民自身的道德素质,增强村民对家园的认同,节约社会治理成本,构建乡村伦理共同体,提高治理的绩效和层次,达到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家训作为普通家庭成员修身齐家、为人处世之圭臬,其"再生产"的需求孕育了"仪式"这一特殊的家训传承载体。福建永泰三洋鲍氏家训传承仪式是民间家训传承仪式中的鲜活一例。仪式要成为家训传承的重要载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文化、教育功能,需要挖掘其在个体道德社会化、复原中国传统"礼"文化及培养个体精神信仰和责任担当方面的社会价值,需要结合家庭文化构建、新时代生活方式、新媒体演示平台及视觉文艺要素探讨其现代生长点。  相似文献   

3.
家训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家庭(族)长辈对后辈子孙的劝勉、训诫、教诲之言,反映了长辈对后辈的价值期许与规范要求。传统家训的内容主要有修身、齐家、治学、处事等事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伴随现代化演进,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以及教化理路开始瓦解,家训也不再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现代学校与家庭教育需要吸收传统家训在道德教化上的积极方面,需要立足现代社会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促进儿童道德成长。  相似文献   

4.
祁红亭 《职业技术》2023,(12):103-108
新乡贤群体是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资源,也是推动基层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善治、乡风文明示范引领、社会关系和谐稳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是我国传统贤能政治影响下演变形成的一种治理模式,在现代社会不仅有着历史借鉴、社会基础、精神支撑,也有着现实需求和政策支持。面对当前地方探索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实践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坚持政治引领、内涵提升、双向服务、规范运行,为新乡贤助力乡村治理提供人才支撑、文化赋能、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从而优化新乡贤参与乡村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社会转型,乡村社会的生活基础、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乡村忌讳的出场频率和作用效果已发生转变,但熟悉社会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基础。需要重新认识乡村忌讳在乡村生活中的三个面相,挖掘其在安全教育、道德规范、社会行为等方面的文化治理功能,探寻乡土与现代、制度与文化交织互促下的乡村社会秩序力量,让"记忆"在推进乡村社会治理中被记住。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社会治理指明了方向,有效的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社会问题。而目前乡村社会治理存在的治理体系滞后、治理法治观念落后、缺乏专业治理队伍、乡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薄弱等问题,影响了乡村社会治理的有效性。创新乡村社会治理方式,建立健全乡村治理法治体系,培养创新人才、建设专业队伍,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引擎"作用是摆脱乡村社会治理困境,实现乡村社会治理有效的策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传统家训对于助推当代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非凡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借鉴传统家训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正面引导和兼收并蓄,传统家训家风在当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实现转换与升华,需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弘扬时代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第二课堂的整体规划、第三空间的传播体系以及借助社会调查实践形式、借鉴红色家训中寻找创新路径和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家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为高校开展德育工作提供有效借鉴。针对目前高职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指出传统家训文化对当前高职德育工作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激励学生立志向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重视社会劳动实践四个方面的作用,提出高职德育工作中要批判地继承运用传统家训文化,要将优秀传统家训文化融入高职院校的课堂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9.
我国科技与乡村变迁的关系大致经历了传统社会的相隔离、近代社会的相抵制、集体化时期的相适应以及改革开放后的相融合四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科技发展不仅改变乡村治理方式,还会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效果。同时,乡村治理方式如果不能与科技推广相适应,就会阻碍科技发展和乡村进步。因此,乡村建设既要加大"科技下乡"的投入力度,更要加强"科技惠民"的制度建设,寻求科技进步与乡村良好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0.
乡村资源治理贯穿于基层政府对乡村资源分配的全过程,具体包括自给自足型、资源汲取型以及资源赋予型三种资源配置类型。乡村资源的整合是政府服务与农户诉求嵌入的善治回应,其目的在于建构政府服务与农户需求衔接过程中"取予相等"的资源配置方式。在资源重组过程中,村庄精英掌控着村庄资源治理的分配基础,并通过中央顶层设计的民生建设来加强农村公共政策的服务性保障。村民行动与村庄精英之间的博弈有效诠释了政府治道变革的执行逻辑。乡村资源的整合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实现社会管理、政府服务、社会融合、社会统筹的多中心公共事务治理模式。最终建构以资源整合为中心,在惠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实现资源下乡配置的服务性回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