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天下第一"之"老子",意有三层:父亲、自称、思想家老子。以我国周时的"天下观"为背景,从学理上对思想家的"老子"可称"天下第一"详加推究,不仅"老子"二字的汉字学意义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就是老子的名与字:"耳"与"聃",也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当然,更重要的是,不仅我国先秦各派哲学的主要思想来源于老子,就是历代的多数学者,特别是老子的著名学生孔子也是如此认为的。  相似文献   

2.
王夫之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借鉴吸收孙子军事思想,并对其加以继承发展。王夫之继承孙子"慎战"思想,对战争持审慎态度,认为要兴盛取胜,必须推行仁德,这才是兴国治军之根本。继承发展孙子"任势"思想,强调作战要因势制敌。继承发展孙子"五事"中"法"的思想,重视足食足兵,教兵备战。此外,王夫之还发展了孙子有关主、将、卒的作用和相互关系思想,重谋思想以及奇正思想。王夫之的军事思想是在吸收以孙子兵法为代表的优秀传统军事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我国传统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老子思想的核心概念是"道",而道最根本的性质是"自然"、"无为而无不为".落实到社会问题上,最好的治国之道是"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无以为"与"无不为"应该是老子无为思想的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互相补充.在此基础上,老子对儒家的仁、义、礼等作了评论和批判.在当时人们特别是统治者太"有为"的情况下,老子的这一思想有着解毒剂的作用,但它也容易招致误解,而且这一思想本身也并非无可挑剔.  相似文献   

4.
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在文学领域有着精深思考,其文论思想往往在继承中有创新,于总结中寓突破。如王夫之的"即景会心"说,从佛家"现量"角度对艺术直觉作了细致辨析,不论是深刻性还是系统性都超过了钟嵘、严羽的相关论述。王夫之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论述也并非首创,但他以"圆"、"净"为核心所提出的"一意"说、"一笔"说等一系列创见,从广度与深度上完善了前人诸说。王夫之对"兴观群怨"的重新阐释,将传统的诗歌功能论提升到了"四情"的本体论高度,并第一次对"兴观群怨"作了接受维度的创造性解读。王夫之还继承了明人对诗乐关系的思考,更为明确地提出了"乐体诗用"的观点,认为诗歌的美感乃至于存在意义都应体现为一种"乐"质,并通过多层特定的节奏运动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一个持续读<老子>书、研究老子思想的热潮,特别是众多从事领导工作的同志倚重于从老子思想中吸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策略,对老子"无为而治"、"治大国若烹小鲜"、"福祸相倚"等思想津津乐道,而又有部分领导者在面对市场经济的种种挑战和太多的诱惑时,忘记老子"致虚守静"、"和光同尘"的思想,困惑于现实,表现为"不知足"和"不知常",导致自己"妄作凶".  相似文献   

6.
道家指的是以老子思想为宗脉的学术派别的总称.作为中国第一位哲学家,老子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其思想的核心即"道".老子思想,有其独特的方法论,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有无相生","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的哲学方法是一种负的方法.老聃、柏矩、阳子居、关尹、列御寇、杨朱等是老子的主要的弟子.杨朱是从老子到庄子思想演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庄子是道家的另一重要学派.其维系了老聃的正统.庄子思想即是以人生哲学为中心的.其哲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庄子·内篇·逍遥游篇>、<齐物论>中.庄子后学,可分为述庄派、无君派、黄老派三大派.述庄派以继承阐发庄子思想为宗旨.无君派对庄子思想有重要的改造.黄老派的思想特点与庄子也相去较远.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老子思想具有极强的自然主义色彩,他的学说在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备受关注,他所主张的"尊道贵德"、"知止不殆"、"少私寡欲"、"上善若水"等思想富含人与自然关系的智慧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价值,是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论来源,对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目标和内容等环节都有重要的启示。同时也要看到老子思想中的局限性和消极部分,关键是对合理内核的挖掘和践行。  相似文献   

8.
《老子》是一本帝王之书,是老子针对当时混乱的社会写的一部平天下之书,告诫君王应该怎样治理天下。但在另一方面,它也是一部修身之书,他主张的"无为""寡欲""居后不争"等,对人们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重要影响。在现代纷繁芜杂的社会中,老子的这些思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老子》思想对人生观的影响这一方面做一下探讨。  相似文献   

9.
"养民裕国"是王夫之民本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他以"裕民力"阐发"养民裕国"之道,体现出中国人文传统对民本和民生的重视,其"养民以田"、"重农务本"、"善均贫富"等主张,对于当前如何解决农村问题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探索王夫之民本思想的精髓,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的"和合"思想主要有"太和"、"中和"以及"和平共处"三方面的内容.王夫之认为,"和"是自然界的常态,"太和"则是"和"的最高境界,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太和"之境."中和"是人们修身的最高准则,人们通过"存养省察"也就是在日常生活去体验、去实践,就能达到"中和"之境.王夫之主张各民族和平共处,既反对少数民族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