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人物,他是语言革新家,也是文体革新家.他不仅对韩愈的传奇作品《毛颖传》从文学欣赏的角度加以肯定,而且借以阐述了自己的小说观.他创作了《童区寄传》等传奇作品,表现了他文学视野的开阔,文学创造力的旺盛.文章总结了柳宗元的小说理论和传奇创作经验,有益于全面认识柳宗元的文学成就.  相似文献   

2.
唐代的寄托传记,如韩愈的《毛颖传》、柳宗元的《河间传》和《李赤传》等,因其虚构的传主、离奇的情节而呈现出浓郁的小说化倾向。究其原因有三:发其郁积,自我保护;传奇兴盛,濡染沾溉;奇味之说,一新耳目。  相似文献   

3.
被视为“作意好奇”的唐代传奇是唐代文学作品中一个新型的样式。《柳毅传》是唐代传奇中著名的作品,写的是水府龙宫、人神恋爱的故事。文章从《柳毅传》的情节安排、人物刻画、语言运用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唐传奇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唐传奇从内容、形式上开辟了后世短篇小说的先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4.
韩亚林 《语文知识》2005,(12):29-30
高中《语文》第四册选有《闺塾》(节选自《牡丹亭》)、《哀江南》(节选自《桃花扇》)和《柳毅传》(节选),从文学体裁来看,《牡丹亭》和《桃花扇》属于明清传奇,《柳毅传》属于唐代传奇。虽然唐传奇与明清传奇都称传奇,但唐传奇指唐代的文言小说,明清传奇指明清两代的长篇戏曲形式,二者在  相似文献   

5.
<正>唐传奇是指唐代文言小说,作者大都以传记名篇,以史家笔法,传奇闻异事。"传奇"之名,似晚于唐裴铏小说集《传奇》,发展到后来,传奇才逐渐被认为是一种小说的体裁。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从》将所分六类小说的第二类定名为"传奇",于是传奇作为唐代小说的通称,便约定俗成地沿用下来了。现存大部分传奇都被搜集在《太平广记》里。任何一朝一代的文学,婚姻、爱情都是最令作家关注的字眼,唐传奇亦如此。唐传奇体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韩、柳并称。韩、柳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文体改革为表、以复兴儒学为里的运动,对唐传奇并没有直接的影响。柳宗元所支持的能体现韩愈个人兴趣而不属于古文理论之内的“以文为戏”之说虽对传奇创作有一定的影响,但韩愈的那些为戏文还不是传奇作品;柳宗元创作了一些叙事散文,也写了一些传奇文,对唐代逞才掉文的娱乐性的虚构叙事创作有一定的影响,然影响并不如现在有些论者所肯定的那样大。  相似文献   

7.
《小石潭记》是一篇非常著名的游记,是柳宗元贬为永州司马期间写下的,为《永州八记》中最精美的散文。柳宗元与韩愈都是唐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他们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袖,倡导文以明道,并且亲自实践之。要说文以明道的范本,柳  相似文献   

8.
汪卷 《文教资料》2006,(3):46-47
一、沈亚之传奇简述沈亚之,两《唐书》无传,据《唐才子传校笺》记载,字下贤,吴兴人。“元和十年登进士第。”(阙名《沈下贤文集序》)沈亚之以文词得名,常游韩愈之门,今存有集十二卷,曰《沈下贤文集》。他的作品有诗歌、散文、传奇小说,其诗有“沈下贤体”之称,他的传奇风格奇崛,行文中插入大量诗歌,可以说是传奇小说中的“沈下贤体”。有着诗人和传奇作家双重身份的沈亚之,在他的传奇作品里,充分体现出了他作为诗人的天分和才学,被后代学者看作唐代小说家中诗意识最强,诗境小说作得最好的唐代作家。二、沈亚之传奇的诗化的表现1.传奇小说里…  相似文献   

9.
中唐传奇小说繁荣原因初探安小兰唐代传奇小说是我国古代文学园地里的一朵奇葩。其脍炙人口者有许尧佐《柳氏传》、李景亮《李章武传》,李朝威《柳毅传》、蒋防《霍小书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谢小娥传》、《庐江冯媪传》,白行简《李娃传》、《三梦记》、乃至陈...  相似文献   

10.
徐娟丽 《考试周刊》2014,(29):17-18
正唐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中数量最多、成就最高的是以婚姻爱情为题材的作品,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这类作品主要描写唐代士子的婚宦习俗,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因为仕宦之途是唐代士子平生的主要追求,另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婚姻,主要表现了对婚姻爱情生活自由的向往和追求,抨击了封建礼教、婚姻制度和门第等级观念。这些作品中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流传至广。一具体说来,唐传奇中有关爱情婚姻的人物关系大体可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史传文学对小说产生了强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韩愈《毛颖传》和唐传奇的考察,说明史学家写实传真的创作态度对小说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叶,柳宗元、刘禹锡曾经与韩愈进行过一场关于天人关系的大论战。这场论战起源于“永贞革新”。唐王朝经过“安史之乱”,由盛转衰,柳宗元、刘禹锡和韩愈所处的时代,正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变时期。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以王叔文、王伾为首的革新集团,柳宗元、刘禹锡是其中的骨干,他们反对保守势力包括宦官  相似文献   

13.
韩愈、柳宗元是我国唐代最杰出的散文家,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散文家,与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中学语文教材中就选了他们的多篇文章。在他们的文章中经常提及"古文"和"古道",如韩愈《师说》:"李氏子蟠,年17,好古文","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唐叙事文学作品中的一个热点,《毛颖传》既有其作者韩愈对史传、俳谐、咏物、诸子等文学传统的能动吸收,也有对中唐时期文道关系、重史传统、传奇手法、审美娱乐等文学风貌的自觉接受。同时,《毛颖传》也昭示着古文创作手法转向的开始。  相似文献   

15.
联系李亚仙与郑元和故事的流变,比较唐传奇《李娃传》与明传奇《绣檑记》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方面的主要变化。并从唐代李娃故事到明代《绣檑记》故事的嬗变,分析明代文人在传奇创作上不同于唐代文人的伦理化、世俗化、戏剧化倾向。  相似文献   

16.
《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学总集,它收录了从周代开始至南朝时期各类文学的代表作品共七百多篇。《文选》对唐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唐代重要作家都深受其沾溉,一般文人也以《文选》为标杆,更为甚者,《文选》影响到了唐代与文相关的各个角落。  相似文献   

17.
韩愈、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借助于恢复先秦两汉散行奇句的古文,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风靡一时的骈文,以复兴儒学,捍卫儒家的正统地位.韩愈提出了"志在古道"、注重实用、"陈言务去"、"词必己出"、"不平则鸣"及德、文兼修等一系列古文理论;柳宗元则提出了"文以明道"并"及乎物"、"有乎内"与"饰乎外"之结合、人品与文品并重及文人相亲的古文观点.较之于韩愈,柳宗元的文道内容则更宽泛更丰富,更重视"道"的现实性问题,在文章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人品与文品的统一方面,则更为强调.韩愈、柳宗元共同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唐代古文理论体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胜利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柳宗元的韩愈《毛颖传》读后感,层次清楚、内容丰富。针对嘲笑人群,他肯定韩愈所写,尽管是小说或寓言,但有治理的功用。除此之外,柳宗元还研究了俳谐的规律与个性。于今,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教是东汉末期产生于中国本土的宗教,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到唐代达到鼎盛期。而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经过魏晋六朝志怪、志人小说的逐步发展,到唐代终于迎来它的成熟期,唐传奇标志着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成熟。道教在唐代对各个阶层特别是文人士大夫阶层的深刻影响,极大地影响了唐传奇的创作。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形式也包括内容。本文拟通过唐传奇《玄怪录》中的《张老》《裴谌》篇及《传奇》中的《裴航》篇来窥探道教对唐传奇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小说的叙事模式包括叙事角度、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层次。中国古代小说尽管有个别采用倒装叙述的(如唐代李复言《续幽怪录》中的《薛伟》),有个别采用第一人称限制叙事(如唐传奇中的《古镜记》、《游仙窟》、《谢小娥传》等都用"余"、"予"的口吻叙述)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如唐初无名氏的《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