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不可分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二十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开始产生,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由于电子文件以数字方式记录信息,加上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的支持,电子文件的拷贝、传输变得方便而且快捷.许多档案学者根据这些表面现象得出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的结论,并把这一特性作为电子文件的主要特性之一.对于这一点,笔者不敢苟同.笔者认为,电子文件的信息与载体之间具有天然的不可分离性.  相似文献   

2.
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管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息时代,电子文件作为机构核心信息资源,是机构正常运行的信息支持和保障,也是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由于人们对电子文件认识的不尽全面和管理措施的不尽完善,使得现有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中隐含着诸多贻患无穷的文件管理风险,信息安全成为电子文件管理过程中难以  相似文献   

3.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在工作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电子文件不断增多。电子文件的出现,为人们阅读和利用文件中所记录的信息资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有的部门甚至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理念,大有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  相似文献   

4.
美国联邦政府电子文件信息获取的历史始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之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不同的信息政策,这些信息政策或限制或阻碍公民获取政府电子文件信息,或对公民获取政府电子文件信息起到推动和保障作用,但总的趋势仍是通过制定和完善相关信息政策以推动和保障政府电子文件信息获取,因此,在这一发展历程中美国联邦政府也形成了较完善的政府电子文件信息获取的信息政策.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子文件的出现,学术界对电子文件种种特征进行了众多研究,提出了许多观点。其中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是否可分离性特征成为了争论的焦点。目前主要有两类观点:一是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可分离的;二是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是不可分离的。从客观上讲这两类观点都有其逻辑依据,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如果从更合理和更科学的角度看,即辨证的、发展的看,信息与信息载体是不可分离的。  相似文献   

6.
运用实地调研及案例分析法调查、分析我国公共档案馆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公共获取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公共档案馆可供公众获取的电子文件信息资源数量有限、内容单一、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真实性、完整性、可读性缺乏保障,而公民在线可获取的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尤其匮乏,在线获取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检索系统设计不完善,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完善立法、加强在线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全文数据库及检索系统的建设、培育公民的信息素养及加强档案馆工作人员公共服务意识等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信息安全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文件所承载的数字信息是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关乎数字档案信息资源的长久存储及有效利用。本文从电子文件信息内容安全和电子文件信息系统安全两方面,对电子文件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金凡 《档案》2011,(2):7-9
自从电子文件进入研究者的视域以来,人们对电子文件形成与运动规律的探索就从未停止。本文在对以往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从档案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价值问题入手,结合数字环境、电子文件(信息)运动生命周期理论等观点对电子文件形成与运动规律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加拿大“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结合文件与信息管理生命周期理论的基本思路,积累了深厚的实践经验。阐述加拿大图书和档案馆“文件与信息生命周期管理”模型,分析文件管理与信息管理工作业务间的发展关系,以期对促进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推动电子文件区域整合、完善一站式信息服务、拓展电子文件管理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播宣传档案的收集、整理、存贮和加工的最终目的是利用,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学的发展,怎样提高广播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已成为我们广播档案管理的主题,而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对电子文件的分类整理,在信息社会之中,电子文件是信息记录的主要形式。网络之中的电子文件数量十分巨大,需要人们加以科学地管理,才能便于人们的利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办公自动化的普及以及政府电子政务活动的开展,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普遍运用,从而形成了大量的新型文件,即电子文件。电子文件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文件管理模式的挑战,针对电子文件的保护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由于电子文件的不稳定性,怎样保证档案信息的完整、真实和安全,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电子文件的构成及特性出发,针对危害电子文件信息安全的各种潜在因素,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思路,提出电子文件信息流失的预防对策主要是建立标准和规范的电子文件管理制度,通过对电子文件信息备份,拷贝与迁移,加密,容灾与恢复等手段,构筑牢固的电子文件信息保护堤坝,以确保电子文件信息的完整与安全。  相似文献   

13.
电子文件以其直观、使用方便、信息共享、处理和传递的迅速、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但其虚拟实在性、集散性以及非线性的特征使其蕴含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与纸质文件相比.电子文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复杂、严重,甚至会造成成千上万份电子文件名存实亡。目前,保险公司为了降低风险,通常采取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轨运行和双套制保存的策略,电子文件同时保存多套备份。  相似文献   

14.
李超  陈焱 《兰台内外》2003,(6):44-45
办公自动化运用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迅速、准确地处理各种信息,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办公自动化的结果,产生了两类需要归档的文件,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电子文件以其现代化手段,在文件存储、输出、处理等方面,具有纸质文件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并日益为人们所瞩目,但纸质文件毕竟是档案的原件,发挥着电子文件尚不能取代的法律凭证  相似文献   

15.
从跨区域、跨机构、跨行业三个方面阐释了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开发的合作策略:跨区域合作促进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开发空间的整合,跨机构合作促进电子文件信息资源的互补,跨行业合作促进电子文件信息资源开发途径的扩充。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区域性电子文件管理模式演变与整合策略研究"(项目批准编号:10YJA870030)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6.
陈勇 《档案》2008,(4):11-14
电子文件是以代码形式记录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系统生成和处理,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的存储信息。因此,电子文件安全问题,不仅涉及电子文件载体的安全,而且也涉及电子文件信息的安全。影响电子文件安全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本文试就电子文件安全防护作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可以分离”这种观点应该彻底予以否定,同时对把“电子文件信息与特定载体可以分离”作为电子文件的特点这种观点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8.
韩静 《兰台内外》2010,(4):25-25
一、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 目前,电子文件的存储载体主要有磁带、硬盘、软盘、光盘等。由于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相对纸质文件而言,稳定性较差,加上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使文件信息随时面临着不可读、修改、盗窃、丢失甚至被销毁的危险。因此,加大对电子文件存储载体的安全技术保护工作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电子文件与西藏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加强西藏历史档案的电子化,还要规范现行电子文件的管理,使西藏档案和电子文件的档案信息资源达到真正的共享。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环境孕育出了一批新成员——电子文件。电子文件是每个单位的核心信息资源,能为本单位履行职能、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最佳信息保障,不仅是本单位的宝贵财富,也是整个国家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将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作为数字化信息,从其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