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宪 《科学生活》2023,(3):10-13
<正>一、能“听见”声音的衬衫该衬衫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开发,项目成果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衬衫之所以能够“听见”声音,是因为应用了一种能有效探测声音的织物。这种织物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材料——压电纤维,能够将可听见频率的压力波转换为机械振动,然后再将这些机械振动转化为电信号,有点类似于人类耳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心剧场     
向左转军训时,我们睡上下铺。一天晚上,我值班,忽然听见一同学说了一句梦话:"向左转!"接着听见一声巨响——有个家伙从上铺掉了下来。  相似文献   

3.
晴朗的日子里.我常坐在小院中望着天空发呆。湛蓝的天空上.一朵又一朵云从我眼中走过。有时,它走得飞快,迈着急匆匆的步子像在赶路:有时,它的步子轻柔缓慢。走上半天。也不过是从一个树梢抵达另一个树梢。云,一直都在行走着。看得时间长了.我甚至能听见云的脚步声,那声音轻微细小,如同祖母细碎的脚步声。  相似文献   

4.
兴趣确是师     
兴趣确是师郝一鸣在我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脑子里经常想着一些怪怪的问题:为什么钢铁造成的轮船能浮在水面上而不沉下去?为什么打开电视机时,先听见声音,再看到图像,难道声音比图像“跑”得快吗?……当我被这些问题困扰的时候,就会去翻家里那一叠厚厚的《科...  相似文献   

5.
王国军 《知识窗》2008,(12):13-13
院子里到处都是惊慌失措的人,哭声、尖叫声乱成了一团。男人看见滚滚浓烟从隔壁院落里腾起老高,蹿起的火苗迅速染红了天空,混杂的求救声中,男人似乎听见了女人呼唤他的声音。  相似文献   

6.
父亲的鼾声     
深夜,我一次次被父亲的鼾声吵醒,甚至蒙着头也能清晰听见,怎么都睡不着——父亲的鼾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远没有尽头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蓝道奇 《知识窗》2012,(4X):43-43
<正>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张贴着一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知道了;而我做了,就理解了。这句格言深深触动了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一直都认为数学是一门  相似文献   

8.
乒乓球肥皂     
夏天,爸爸带我去小河边游泳洗澡。有一次刚从商店购买了一块雕牌肥皂。在擦选的过程中,由于我不小心,光滑的肥皂从手中滑下,只听见“扑嗵”掉入了深水底,真可惜。在那一瞬间,我脑海中想如果能生产一种能浮在水面上的肥皂,肯定会受到小朋友欢迎。后来我又发现:塑料泡沫能在水中漂。我想,如果在肥皂中心放入一个能吹气的气球。这样肥皂不就浮在水面上了吗?第二天,我在家中打乒乓球玩耍,!岁的小弟弟华琛在脚盆中洗澡,不知怎样,突然,小乒乓球直飞洗澡盆,乒乓球浮在了洗澡盆中。小弟弟高兴地和我在洗澡盆中玩起了水球游戏,高兴…  相似文献   

9.
绿色可听     
记得有一首小诗这样写道:隐约看见绿色的旋律/在大树的树冠上/也恍然听见自己的声音/在林间的小道上传响。一个能听到绿色声音的人,就是天使。  相似文献   

10.
我们之所以能听见声音,是因为内耳的耳蜗刺激听觉神经。耳聋大多是由于基因缺陷、感染、巨响或者老化,造成耳蜗内部的微小毛细胞受损。人工电子耳蜗可以将接收到的声音转化为电信号,绕过受损区,通过电极传送到与听觉神经毗邻的细胞。  相似文献   

11.
巧开酒瓶塞     
《科学与文化》2007,(1):27-27
过节了,全家围坐在餐桌前,爸爸拿出一瓶干红葡萄酒,准备打开品尝。可是家里没有开瓶器,爸爸取出工具箱,拿了一把螺丝刀,用双腿把酒瓶夹住,将螺丝刀一点一点刺进软木瓶塞,然后他紧握螺丝刀柄使劲向外拔。只听见“啪”的一声,瓶塞没出来,螺丝刀的柄却拔掉了。  相似文献   

12.
你离开人群熙攘的商店,把遥控钥匙朝着拥挤的停车场按下按钮,只听见“砰”的一声——你的车门打开了。车子怎么认得你是主人,而你不会打开别的车门呢?  相似文献   

13.
初冬时节,江西省南昌市筷子巷一栋建于民国初年的老房子着火,还殃及旁边的一栋老屋,两栋房子里住着30多户人家,多数是低收入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凌晨两点多的时候.听见有人喊“着火了,着火了”。许多居民连外衣都没来得及穿上.光着膀子就出来了。  相似文献   

14.
我在《中国青年》上看到一篇美文——《25岁焦虑症》。作者王东虎感慨:“25岁,有一种被吊在中间、很尴尬的感觉。告别了多梦的季节,离开学校两年或三年了。如今,酒常喝,却连醉了都不再能‘挑灯看剑’;球很少打,偶尔的一次运动也会很快缺氧。那些当初疯狂打球、大口喝酒的兄弟如今也都荒废了球技、增长了脂肪,每个人都像越飞越高的风筝,彼此紧握的丝线慢慢消失在天际……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感觉     
植物其实是非常复杂的生物体一可以看到东西,听见声音,还有触觉、嗅觉和味觉。它们的智力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人类;即使是再微小的种子也能感觉到20种不同的因素,比如地表温度和光照位置等,并利用这些因素来确定发芽的正确时间。  相似文献   

16.
幽默与智慧     
《科学生活》2010,(7):87-87
<正>搞笑无厘头谁过生日精疲力竭的先生下班回到家,看见餐桌上摆着一盒蛋糕,上面插着三根蜡烛。他惊奇地问道:"咦,是谁的生日?"只听见太太冷淡地回答:"哦,是我身上这件衣服,它今天已经3岁了!"同行一辆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忽然  相似文献   

17.
卢敬叁 《世界发明》2003,26(11):32-32
从古到今,传递时间信号的方法花样繁多。这些多种多样的时间传递方法,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的。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起初,人们传递信号是用机械的、声音的、光亮的方法来完成。古代曾用击鼓和敲钟方式报时。我国许多历史名城直到如今还保留有古代的钟楼或鼓楼。北京的钟鼓楼每年12月最后一个午夜12点除旧更新时刻仍鸣钟表示新的一年开始,声音宏亮,周围数十里都能听见午夜钟声。  相似文献   

18.
十年内手机会闻、能看、可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贝尔实验室负责纳米技术研究的一位副总裁在接受CNN采访时称,在未来十年内手机电话将具有与人类感官功能相似的嗅觉、视觉及听觉。科学家列出的时间表为:在未来一到两年中,手机将安装上直径只有头发丝两倍的微型麦克风,这将大大增加手机“听力”的敏感度,不仅能听见来自不同方向的声音,还能  相似文献   

19.
《世界发明》2006,(2):81-81
房子越住越大,里面的家具电器也要够气派才能配得上,无论是华丽的吊灯还是精美壁挂,要论视觉冲击力,都不如一台大屏幕电视来得强烈,这台不到1.8万元的索尼KF-E50A10三片式液晶背投电观就能为你挣足面子——我们在进行测试时,几乎每一个路过的同事都被吸引了过来。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著名营销大师柴田和子刚进入寿险界时,遇到了一位脾气暴躁、刁钻苛刻的上司。这位上司每天板着一副严肃的脸,动不动就对下属大呼小叫。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一种白色恐怖之中。那天,柴田和子高高兴兴地去公司上班,谁知前脚刚迈进办公室的大门,就听见上司生气地说道:"你怎么可以右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