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清嘉录》十二卷,清顾禄撰。顾禄字总之,一字铁卿,自号茶磨山人。生卒年不详。所著《清嘉录》初刊于道光十年。一书之成当需数年,姑定此书创编于道光五至十年间,而该书《例言》首称:  相似文献   

2.
编校一家,自古如是。刘向《孙卿书录》:“所校雠中孙卿书(即《荀子》),凡三百二十二篇。”《宋史·郑樵传》:“聚书数千卷,皆自校雠。”说的都是编辑既编且校,亦编亦校,自编自校的事。后来,编校虽随社会之进步,出版生产力之发展而分家而各立门户,却仍然是“同...  相似文献   

3.
花史馆记 归有光 子问居长洲之甫里,余女弟婿也。余时过之,泛舟吴淞江,游白莲寺,憩安隐堂,想天随先生之高风,相与慨然太息。而子问必挟《史记》以行。余少好是书,以为自班孟坚已不能尽知之矣。独子问以余言为然。问岁不见,见,必问《史记》,语不及他也。会其堂毁,新作精舍,名日花史馆。盖植四时花木于庭,而庋《史记》于室,日讽诵其中;谓人生如是足矣,  相似文献   

4.
艺术之书     
某日,借来友人所藏旅英文人凯蒂的散文集一读,其书后所附“艺术家之书”定义达22种,使我颇有感触。其中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所制的书是作为艺术品的书,作为艺术品的书不是有关艺术的书,不是复制再现艺术的书,亦不是用视觉材料为文字内容的书。它们因其本身而做出艺术之宣言,这种宣言是在艺术而非文学的范围之内”。另一位学者认为“艺术家之书不是指有关艺术家的书,亦不是书堆成的雕塑,而是指那些视觉艺术家的作品,它们有着书的形式”。各家高论,不胜枚举。不管前辈从何种角度怎样来阐述“艺术家之书”的概念,我想,它首先应是…  相似文献   

5.
台湾陈益源先生在《〈姑妄言〉素材来源初考》一文中,向我们披露了清代奇书《姑妄言》的有关信息:清雍正八年(1730),约达百万言的一部长篇艳情小说《姑妄言》在中国成书,书由辽东文人曹去晶编撰批钝翁总评。这部堂堂巨著,清代诸家藏书目及禁毁书目不见记载,刹、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也未著录,在中国整整湮没了二百年之久,直到本世纪中叶,始知全伙二十四册(每册一卷,每卷一回)使存于俄罗斯。据俄藏全抄本(姑妄言)的发现者李福清教授指出,(姑妄言》是俄罗斯天文家斯卡奇洛夫(1821一1883)于道光H十八年至咸丰九年间M8…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有一段对白也许是为大家所熟悉的。子贡问孔子:“颛孙师和卜商谁更贤明?”孔子说:“师,有点过头;商,有些赶不上。”子贡又问:“是否师强一些?”孔子答道:“过和不及是一样的。”这里有一个颇可玩味的细节,即子贡为什么不问“是否商强些呢?”我想是因为商“不及”的缘故;可见子贡在追问之前,脑子里已经先存“过”胜“不及”的意念。之后,史籍上还有诸如“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的谚语的记载。这似乎都在证实:过头总比不足为好。这种心理意识和思维方式自古而然,真是我们的一份遗产。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袁枚的研究,历来偏重于诗论,于其生平实多未深入.故随园藏书虽达数万卷,其具体情况却始终乏人关注.本文通过细致的文献梳理,不仅对随园书籍的聚散经过、收藏数量、内容分类等基本情况作了全面考述,同时亦发现乾隆三十八年(1773)随园散书一事所饱含的袁枚曲折隐晦的复杂心境.以此为切入点,或可一探乾隆四库馆征书对江南私人藏书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8.
[原文] 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③?民亦无恙耶?”使者不说④,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⑤?”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乃进而问之曰:“齐有处士曰钟离子⑥无恙耶?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⑦,无粮者亦食;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⑧也?叶阳子⑨无恙乎?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⑩,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11)者也,何以至今不业也?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耶(12)?彻其环  相似文献   

9.
邓小丽 《大观周刊》2011,(34):202-202
学问学问,随学随问。可现在的学生就是不问,即使不会也不问,真拿他们没办法。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学生对教师既迷信义崇拜,学生对困惑既渴望质疑但义害怕“出错”。思维活动总不能跳出我们教师预先设计好的“圈子”,同时又生怕因为质疑遭到教师的训斥。因此学生已习惯于被动地、  相似文献   

10.
《出版视野》2005,(4):40-40
书寿长人寿亦长。一是书寿长了,人的名气也会像书名一样,跟着一起与日月争光、与天地同辉,比如屈原和《离骚》的关系。正因为屈原,所以当代的读书人,往往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且不必说借助长史之辞,不必托身飞驰之势,而身名自传于后世。这是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的问题。另一个意思,从现实的、科学的层面理解,人也会因读书而长寿。这也有两重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