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来看,我国的宏观调控是滞后的,经济政策时滞过长.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在政策的稳定性与灵活性、连续性与适时性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愿意报喜不愿意报忧",在一定程度上贻误了决策时机.要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建议设立一个非官方的、成员定期更换的经济政策咨询机构,建立经常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商制度和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2.
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世界经济影响意义深刻,在对危机后经济复苏政策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尤为突出。文章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产生背景着手,分析美国采取该项政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的通货膨胀、资本流动、汇率、外汇储备和出口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造成美国经济长期低迷和失业率上升,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美国采取了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投放了大量流动性货币.这使得我国通货膨胀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通过构造VAR模型,检验美国货币供应量、中国货币供应量、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中美汇率等四个变量与我国通货膨胀之间的相互关系,实证结果表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通货膨胀有刺激作用.其中外部影响因素中中美双边汇率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程度最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程度则次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危机呈现出形式多样化、波及范围广泛化、危害程度深层化的特征。1929—1933年间的经济大萧条遍及资本主义国家,人们认识到市场失灵的存在,并广泛接受了凯恩斯关于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爆发的滞胀危机,在新自由主义影响下,弱化政府的干预力度,更突出了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国家的金融危机,使政府加强了对国际资本账户的管制。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开始,由金融危机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力度趋于加强,手段向多元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1929年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使各资本主义国家遭受重创,为摆脱危机造成的影响,攫取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美国通过了《白银收购法案》.中国银元大幅升值,造成出口困难和巨额贸易赤字.国民政府被迫进行币制改革,实行法币.在经济全球化,各国政治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汲取上世纪30年代美国白银政策的教训,以更加慎重和更加具有战略性全球性的眼光来看待各国的货币政策显得极为必要.面对美国发起的新一轮“货币战争”,中国应当不屈服于任何压力,坚持独立自主地汇率政策,适当地逐步地上调汇率,并根据国内经济发展情况独立的执行货币政策  相似文献   

6.
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策效应时滞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多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信贷、货币供应量及利率对产出、物价的影响,分别构成VAR系统;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通货膨胀时期货币政寰中介目标通过货币传导渠道对产出、物价的时滞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政策的价格效应时滞长于产出效应时滞,并根据结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政策调整层面看次贷危机给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年中之后.肇始于美国次贷市场的危机终于扩散到全世界.两年来,我国的房地产政策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变化几次调整方向,房地产市场像坐过山车,经历了生死考验.事实上,我们审视美国的次贷危机可以看到,美联储政策的大逆转对危机的爆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鉴于此,我们认为制定政策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和预测政策效果,政策不应该是调控经济过热、过冷的应急工具,而应该是对比较长远的经济发展做出深入思考后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8.
第四次中东战争折射出美国国内政治危机、中东军事危机和美苏战略危机.以新近解密的美国外交档案为分析依据,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既是这场战争爆发的外部诱因,又是阻止战争升级的制约因素.从尼克松和基辛格的危机管理模式来看,阻止苏联势力向中东渗透、确保以色列在战场上赢得胜利和战后启动阿以和平进程是美国中东政策的主要考量.  相似文献   

9.
1962年10月发生的古巴导弹危机是冷战期间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惟一一次直接的核对抗.危机发生后,在国内政治因素不允许默认这些导弹存在的情况下,同时考虑到军事打击方案可能导致美苏爆发核冲突的危险前景,肯尼迪总统主持制定和实施了一项具有弹性的"隔离"政策.肯尼迪总统的决策无疑是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的,但是,从"危机管理"的角度来看,这种理性只是"有限理性",而非"完全理性"."隔离"政策的产生和执行表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和官僚组织结构影响了肯尼迪总统理性调控危机的努力,使肯尼迪总统的决策理性成为"有限理性",也对肯尼迪总统不自觉地管理危机的努力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危机管理"理论也认为,这种"有限理性"在危机期间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正是肯尼迪总统在制定、实施"隔离"政策中体现的这种"有限理性"大体上限制了危机的发展,并最终促使古巴导弹危机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柏林危机之前,美国支持联邦德国在统一问题上的立场。随着危机的爆发,美英法三国在西柏林的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客观上要求美国在坚持对德国统一的承诺和维护西柏林利益之间作出选择。为维护西方在西柏林的利益,美国调整了在德国统一问题上的立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是第二次柏林危机促成了美国对德国统一立场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