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女与书     
小时候的我个子很小,总是坐在第一排。上课的时候我时刻盯着老师,牢牢捕捉老师嘴里说出来的每一句话。我猜想我那时一定是个表情很丰富的学生,所以每次教了新内容,不用我开口,老师就会从我的脸上读出我听懂了还是没听懂。如果我没有听懂,老师会很自然很主动地重新解释一遍。虽然老师是对着全班同学讲,但我总是觉得其实他是特地为我在重讲。因为有这份感激的心情,我把每一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相似文献   

2.
正作为高中物理教师,经常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我听听都能听懂,可一做题目却困难重重。"还有的学生说"物理题目我平时做过的数量不少,但一碰到新题,却又不知所措。"其实,学生听懂物理知识与学会物理知识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解题训练单靠量的积累并不必然地导致质的提高。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亲身实践,现就如何提高学生的物理解题能力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对各位老师有所帮助。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很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尤其是略微有点难度的题,就感觉束手无措,无从下手了。  相似文献   

4.
中国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几项基本课程的难度很高,据说在国内数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国际上都能算得上优秀生。但事实上,我们也应该知道,我们自己的短处,我们的学生创造能力差,思维不活跃。这是一个比较教育学上的大话题,一篇小文章讲不清楚,我只想谈一件小事情。 在我们的课堂上,常常能听到老师这样问学生:"刚才讲的听懂了吗?" 如果学生没懂,老师就会再讲再问再讲……直到学生听懂了为止。老师和学生都有一种认识,就是听懂了就是理解了;也就是说,在教师辛勤的引导和讲解下,学生已经掌握了新知识;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目的达…  相似文献   

5.
徐强 《教书育人》2008,(9):44-4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尤其是略微有点难度的题,就感觉束手无策,无从下手了。有人说“物理难学,是老师教难了”,是不是如此呢?  相似文献   

6.
亚力山大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可见,“听”在语言习得中十分重要。在听课中,我发现学生听的能力比较差,效率不高。尤其是新课程中,合作、讨论式的课堂,老师们觉得更难驾驭,学生听不好,也就学不好。在实践中,我感到“倾听、解读、评价”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方法,是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的关键。一、优秀的教师是机敏的倾听者,是学生“听”的老师优秀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是耐心的倾听者。教师有效地倾听,可以帮助学生倾诉自己的感受,解开自己心中的疙瘩。在课堂上,有的教师…  相似文献   

7.
徐强 《教学研究》2008,(2):182-184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很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尤其是略微有点难度的题,就感觉束手无措,无从下手了.……  相似文献   

8.
经常有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太死板了,下课时活跃得不得了,一上课就一片沉寂。这其中固然有学生懒惰和懈怠的原因,但我认为很多时候是老师震慑的结果。一直以来,我们都觉得老师应该是法典,一板一眼,精准无比;老师应该学富五车,妙语连珠,才华横溢……于是课堂上,有些老师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有些老师怕学生拎不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减负力度,初中物理课程难度已经大为降低,从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题中可以看出,考题大都是着重于基础,难度并不是很大,可还是有许多学生不会做,甚至有些最简单的基础习题,仍然会有学生无能为力.一、初中学生物理学习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有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小学成绩一直都很不错,可到了初中,特别是到了初二开始学习物理后,成绩一下子就滑了下来,总觉得物理难以学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  相似文献   

10.
初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小实验,新课程标准倡导广大一线教师和学生要充分利用身边唾手可得的物品自行设计小实验.既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又可以培养学生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挖掘其创造潜力,激发其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制小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教师设计小实验,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深刻的体会:有些抽象的知识点,无论老师怎样讲,怎样强调,学生还是觉得晦涩难懂,即使听懂了,做的时候却手足无措.教学实践中发现,如果将那些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改用小实验  相似文献   

11.
情景一:学生问:“老师,为什么我上课都听懂了,课后作业也会做,可是看课外练习总觉得好难,一点解题方向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在我多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中,总会听到老师说"物理难教",学生说"物理难学",我采取了如下措施帮助学生学习物理。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物理的自信心首先,正确引导,消除心理障碍。学生觉得物理"难学",并不是先天不足,相反有的"天资聪慧",他们之所以觉得"难学",是因为在上高中前他们就曾听"过来人"  相似文献   

13.
《教育》2014,(5)
正126名学生126道试题。18日,武汉长江工商学院管理学院刘一书老师为2011级人力资源专业的126名学生各出了一道"专属"考题,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热点话题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彻底杜绝了学生作弊的可能性。(2014年1月19日《金华晚报》)毋庸置疑,这样的老师确实非常用心、尽责,而且用心良苦。所以,很多人对"私人订制"考题纷纷点赞,认为这是业界良心。不过,笔者以为不必急着对"私人订制"考题点赞,也应当看  相似文献   

14.
“老师,上课听你讲课,觉得很容易,都听得懂,可轮到我自己做物理题时却觉得很难!”.从事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几乎每一届都有学生对我这样说.学生感觉物理难学,解物理题很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生是由于基本的物理概念、物理知识没有掌握好,而有些学生基本的知识点、基本的定理、定律、公式都记得了,但无法运用这些知识自如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就是不会应用.其实,学生要能顺利地解物理题,首先要读懂题目,从物理题中准确地捕捉到有效的信息,才能从容解答.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高中物理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传统的授受式讲课仍占很大比重,绝大多数的课堂,还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得多,学生自己钻研的少。很多学生都反映物理难学,课上老师讲的似乎都听懂了,可一到自己做题时,  相似文献   

16.
<正>虽然在小学同学们已经接触英语,但由于对其重视的程度不够,很多学生只是把它当"豆芽"科处理。那么刚上初中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非常重视英语,都深知其厉害关系,老师教第一单元时同学们还觉得很新鲜,学了不到三周同学们就不觉得稀奇了,而且觉得有些乏味。他们说学英语就是反复的记单词,背课文,好烦好烦。这时,我们老师是否要逼学生死学?如果初一就逼,初二,初三又怎么办?在我看来普遍方法都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怎样激发,  相似文献   

17.
我是一个特别不爱提问的学生。课堂上,老师讲完新内容之后,都会给我们留出提问的时间。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特别害怕老师叫我。本来我以为自己都听懂了,可是我发现别的同学所问的问题,也是我没弄明白的。为什么我就不能够主动发现这些问题,主动向老师提问呢?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美丽,领着一群小鸟飞来飞去;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奇,说上一句话也惊天动地.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首歌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 2013年,本刊已经连续报道了9位非常优秀的北京教师:致力于在学生心中树立人道主义原则的赵利剑老师,让科学与艺术在物理课堂相遇的杨凤娟老师,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把数学教给学生的张鹤老师,"以善为灯,以心为田,努力做一个燃灯者"的万平老师,用童心阅读孩子故事的郑丹娜老师,在教育中追求"有心而无形"的安丽萍老师,坚信每个人都有一双隐形翅膀的郭燕红老师,在教室里"种太阳"的华应龙老师.  相似文献   

19.
亚力山大指出:“掌握一种语言,首先是听懂,听懂的比重占90%。能听懂你才觉得舒服,听不懂就觉得不自在。”可见,“听”在语言习得中十分重要。在听课中,我发现学生听的能力比较差,效率不高。尤其是新课程中,合作、讨论式的课堂,老师们觉得更难驾驭,学生听不好,也就学不好。在实践中,我感到“倾听、解读、评价”是提高学生听力的有效方法,是形成动态生成的课堂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物理教师最为头疼的莫过于听到学生这样说:"物理课我很容易听懂,可一做题目却发现很多都不会."或者有的说"自己练习了不少物理题,可一旦碰到新题依旧不知所措."每次听到这些话的时候我都会想,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吗?",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而已,但是却暗暗提示了作为物理老师的我.学生听懂知识和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