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大钊对中国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着重从他主编和参与民主报刊及无产阶级报刊的出版、革新政论的形式和内容、确立无产阶级新闻观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纪念他诞辰110周年。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阵地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领域,周恩来有重大理论贡献.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新闻具有阶级性,新闻舆论是进行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有力武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应当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阵地;要创办"无产阶级报刊","党报是我们的喉舌",是"人民向导";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党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周恩来强调,新闻工作要"努力为人民服务",新闻舆论阵地必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新闻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党的新闻工作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本质,服从真理,注意政策.  相似文献   

3.
新闻舆论阵地建设,是党的建设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在这个领域,周恩来有重大理论贡献,他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新闻具有阶级性,新闻舆论是进行政治斗争和社会改造的有力武器,党的新闻宣传事业应当成为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重要阵地;要创办“无产阶段报刊”,“党报是我们的喉舌”,是“人民向导”;新闻宣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党必须加强对新闻工作的领导,周恩来强调,新闻工作要“努力为人民服务”,新闻舆论阵地必须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亿的根本利益;新闻要“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理”,党的新闻工作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握本质。服从真理,注意政策。  相似文献   

4.
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了报刊的重要作用。列宁关于报刊的经典论述明确了报刊的本质规定,阐明了报刊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立场与马克思主义办报方针;厘清了报刊的基本任务,即宣传鼓动与理论讨论、阶级团结与集体组织、政治揭露与舆论监督;确立了报刊工作的原则遵循,即坚持政治鼓动与经济鼓动相统一、真实性与通俗性相统一、正面宣传与思想论战相统一。列宁的报刊思想对于新时代牢牢掌握宣传思想工作主导权和话语权、建设坚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报刊实践持续50多年,根据当时的革命斗争需要和恩格斯报刊思想发展的脉络,文章将恩格斯的报刊实践分为四个时期:激进民主主义的报刊时期,创办无产阶级报刊时期,指导工人阶级报刊时期和培养无产阶级报刊接班人时期。同时也评析了恩格斯报刊实践的理论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前夜,这是列宁对帝国主义的经济和政治作了精辟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以后,得出来的关于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他的结论.列宁指出:“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特殊历史阶段。这个特点可分三方面来谈:(1)帝国主义是垄断的资本主义;(2)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瓷本主义;(3)帝国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①在这个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他确立了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因此,讲授本章,必须包括上述的内容和按照上述的顺序。  相似文献   

7.
陶铸同志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我们党的一位理论家和宣传鼓动家。他对“部队的报纸工作”的深刻思考与精辟论述,构成了其新闻宣传思想的主要内容,对人民军队报纸工作基本方针的确立产生了重要且深远的影响,也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新闻宣传理论。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6,(6):50-56
延安时期毛泽东报刊发刊词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彰显了抗日救亡时代主题,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相关理论,普及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揭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与路径,确立起规避同质竞争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生态环境优化策略,极大地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八八三年三月十四日,下午二时四十五分,在伦敦梅特兰公园路四十一号寓所的二楼,无产阶级党的最伟大的头脑停止了思想,一颗最强有力的心停止了跳动。为全人类彻底解放奋斗了终生的马克思,在工作室的安乐椅上溘然长逝,终年六十五岁。 对于他的去世,尽管官方报刊几乎完全保持沉默,但是,从西伯利亚荒原到加里福尼亚矿山,正在战斗的欧美各国无产阶级,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决心沿着他指引的道路继续前进。  相似文献   

10.
瞿秋白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党的早期领袖,又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的“生平事业的突出中心点”,就是从事报刊的撰稿、主编与领导工作。从“五四”运动开始,瞿秋白就在北京《晨报》等报刊上发表时论,猛烈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到第五次反“围剿”时,他在各种进步报刊上发表过很多针贬时弊、宣  相似文献   

11.
张腾霄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在革命根据地的教材编写、干部教育以及建国初期高等学校学习苏联、高等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主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思想见解,他对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中国的确立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2.
对大学生进行耐心的启发、细致的教育、正确的引导、具体的帮助,使他(她)们逐步用无产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思想,尽早确立无产阶级世界观,这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所有的高校政工干部和所有的教师,必须通过各种途  相似文献   

13.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伟大思想必然会贯彻到他的每一个具体行动、每一件实际工作中。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是卓越的宣传家和编辑出版家,是我党出版事业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在他忘我地为中国人民、为无产阶级的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中,把出版工作当作整个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亲自创办报刊和参加编辑活动。今天,我们探讨毛泽东同志的编辑活动,学习和研究他的编辑出版思想,有益于我们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的编辑工作传统,认真做好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14.
灌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它是指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反对自发论,坚持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灌注和输送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中去,提高其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的学说,是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地位、作用、方针、原则、任务和内容的直接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抗战胜利后初期(1945—1949),新闻界举办各种庆典和仪式活动,纪念“国定记者节”,表彰报界先烈,提升职业形象,保卫新闻自由,新闻职业化水准明显提升。借助记者节及其年度盛会,民营报刊和政党报刊表达了政治意味浓厚的职业规划,彰显职业节日和媒介的政治化倾向:《大公报》《申报》和《中央日报》等运用“社会责任理论”,设计职业前途;中共报刊则提出“人民新闻事业”,主张“彻底改造新闻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夕,全面改造新闻事业和新闻记者成为中共报刊在记者节的主要职业言说,这预示着新闻政策的彻底转型,新闻界被完全纳入政治轨道,新闻事业社会主义改造成为重要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6.
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以及我党卓越领导人之一,王稼祥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经历了曲折前进的过程,他对毛泽东领袖地位的确立和巩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段性成果——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成熟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美报刊课的定位、教法与教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茂 《考试周刊》2008,(48):26-28
本文旨在探讨大学英美报刊课的定位、教法与教材。定位确立大学英美报刊课的性质与授课目标。教法则关注大学英美报刊课的教学理念与具体方法与手段。鉴于大学英美报刊课的特质,其教材的确定与内容构成比较复杂。静态纸质教材与动态电子教材各有利弊。两者相互借鉴,优势互补,不失为可行之做法。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既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我党的早期领袖,又是一位杰出的无产阶级新闻战士。他的“生平事业的突出中心点”,就是从事报刊的撰稿、主编与领导工作。从“五四”运动开始,瞿秋白就在北京《晨报》等报刊上发表时论,猛烈抨击北洋军阀政府的卖国投降政策,到第五次反“围剿”时,他在各种进步报刊上发表过很多针贬时弊、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正确主张的文章,并亲自创办或主编过《新社会》(?)刊、《人道》月刊、《新青年》、《向导》、《前锋》、《热血日报》、《布尔什维克》、《红色中华》等报刊杂志,为我国新民主义革命的新闻事业呕心沥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在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中,谭嗣同对初步形成的中国近代新闻理论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强调报刊是助兴民权的“权力最大”,可以也应当成为实现维新派政治目标的最重要最有力手段,是其办报思想的核心观点;指出日报为“助人日新之具”,直接关系国人贤愚,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是其办报思想的极重要观点;提出“报章总宇宙体说”的原创性理论,是其为中国近代报刊第一次体风变革贡献的一块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报刊事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的变化:数量迅速增加,品种比较齐全;竞争机制给报刊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报刊社开始注意经济效益等;为争取读者,报刊社非常重视出版质量,从报刊的形式到内容都作了很大的改进。这是好的一面。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报刊业和其它行业一样,也出现了违法经营、无序竟争等,如买卖刊号,刊登内容不健康的题材,搞虚假广告、有偿新闻、制造假新闻等。因此,越是开放搞活报刊市场,就越是要加强管理。要管好报刊,首先要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