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毓棠的长诗《宝马》(1937),写汉武帝时李广利率兵西征大宛获取宝马的故事。它力求忠于史实,言必有据,冷峻地揭示了古代群众被奴役被愚弄的命运,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历史诗。其诗化不是靠抒情气息,而是靠把所叙述的史事内在地诗化。故采用相应的诗化的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小说被人们称为是叙述的诗,因为其中渗透着浓郁的诗情诗意。鲁迅小说的这种诗化倾向是众所周知的。这篇文章从鲁迅小说的特殊的透视方式、独特的构架形态和语言特点等几个方面,勾勒了鲁迅小说诗化倾向的一个基本的轮廓。  相似文献   

3.
夏天敏的中篇小说,语言简洁凝练、意味隽永,具有较为明显的"诗化"特征。夏天敏小说语言的"诗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小说题目的"诗化";二是景物描写的"诗化";三是情节叙述的"诗化"。这种别具一格的"诗化"语言,不但有助于展现云贵高原独特的风土人情,对于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有很好的烘托作用。  相似文献   

4.
散文诗本质是诗体,是诗歌演化史上的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其叙述是诗的叙述,呈现的意象是诗化的物质。  相似文献   

5.
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奖获得者大多数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获奖作品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淡化故事情节,以诗化的叙述,营造出一种诗化的氛围;更加关注人和人性,呈示出天然人性中的美;人物形象单一纯净,富有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废名小说《桃园》意蕴悠远,稍嫌晦涩,小说无论在思想内涵还是在艺术呈现上颇耐解读,这与作家在艺术创造上自觉地对"陌生化"创造手法的选取有关。《桃园》陌生化创造手法主要体现为:叙述手法的陌生化——具体体现为叙述过程中利用叙述视角的变化对叙述信息的间接扣留来实现;语言运用的陌生化——具体体现为语言构造的诗化追求以及大量隐喻、象征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伤逝》是“东方伟大的叙事诗”,是鲁迅先生独特艺术的杰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即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三方面,对《伤逝》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文体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8.
在对人类荒诞存在状态的表现上,荒诞派戏剧可以说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在内容上,荒诞派戏剧在对传统戏剧的“反叛”中实现了对传统戏剧基本模式的“回归”。在“回归”与“反叛”的过程中,戏剧的美学特点被淡化。在形式上,荒诞派戏剧无论是总体形态还是在叙述语言上,都呈现出极明显的诗化倾向。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作家贝克特的《等待戈多》便是诗化倾向最为显著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诗人李强表达其心底真挚情感的诗歌往往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这些韵味通过视角的转换、时空的切换与叙述的非诗化等特点展现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李强打破了一般诗歌的传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蒙太奇式写入诗歌当中,这正是诗人独特的叙事艺术。虽然诗人在叙述方式上有着非诗化的特点,但在诗歌的意象方面,诗人还是与传统意象趋向的生动灵动不谋而合,通过独特的叙述艺术,将生活融入灵动的美感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诗化语言是写好作文、提升作文品位的重要策略,如果无法达到诗化语言的水平,巧引诗词也不失为一策。“腹有诗书气自华”,为了让语言升华,巧妙而恰当地引用古典诗词名句,书写心志,阐发哲理,描绘景致,叙述故事,在语言中融进诗意以夺人眼目,实为提升语言品位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1.
美如百合的《伤逝》是“东方伟大的叙事诗”,是鲁迅先生独特艺术才能的杰作。本文试从叙事学理论即 :叙述角度、叙述方式、叙述语言三方面 ,对《伤逝》散文化、诗化的抒情小说文体予以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2.
《论语》的简约优美主要表现在 :一字传神的叙述美 ;叠词的妙用 ;论说的言简意赅 ,含蓄隽永 ;诗化的哲理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的战争》是林白诗化倾向体现突出的一部作品。小说在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下充溢着朦胧、飘渺的诗一般浪漫的氛围。在这部林白的代表小说中他叙述风格的散文化、诗歌化,意境氛围的诗情画意,语言的唯美飘逸一起构成了其诗化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4.
《论语》的简约优美主要表现在:一字传神的叙述美;叠词的妙用;论说的言简意赅,含蓄隽永;诗化的哲理。  相似文献   

15.
谢艳 《华章》2010,(36)
<大明宫词>诗化品质表现的最为集中而且明显的则在于它突破了古装戏惯有的语言叙述模式,激起了观众极大的兴趣.它的唯美不仅表现在画面上处处充满了奢华,如油画般的构图、精致美丽的服饰,更在语言叙述上颠覆传统电视剧的语言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6.
林白的小说,语言优雅独特,意境诡异浪漫,由个人化写作带来的浓郁的主观抒情性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散文化的结构特征,使得其作品处处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诗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方式、语言风格和意境创设的诗性表现等方面切入,探讨林白小说诗化的倾向及其对表现女性主题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林白的小说,语言优雅独特,意境诡异浪漫,由个人化写作带来的浓郁的主观抒情性及作品中表现出的散文化的结构特征,使得其作品处处显示出一种独特的诗化倾向.本文试图从小说的叙述结构方式、语言风格和意境创设的诗性表现等方面切入,探讨林白小说诗化的倾向及其对表现女性主题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诗化小说即用诗和散文的笔法写成、具有诗的意境和韵味、着重于抒情的小说,也被称为散文化小说或散文诗式小说。它体现了小说与诗歌、散文的相互渗透,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小说在现代文学中曾经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许多著名的现代作家如鲁迅、郁达夫、沈从文、废名、老舍等都写过一些意味隽永、优美动人的诗化小说,他们并不是编织故事的能手,却无一例外地是抒情的高手。建国初期,诗化小说也曾繁荣一时,孙犁、刘绍棠、茹志鹃等都是当时著名的诗化小说作家,创作了好些胜炙人口的诗化小说。但50年代后期起,在写英雄主义和重大题材…  相似文献   

19.
明清出现的一批章回小说与诗歌的关系都特剐紧密,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小说中存在大量的诗歌形式,二是小说开始出现“诗化”的因素,这种“诗化”的因素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作品中仅零星地出现一些片断,但到了《红楼梦》却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虽然“诗化”尚不能被充分证明为小说发展的必然倾向,但是这种特征确乎被五四以后的一批作家如鲁迅、沈从文、汪曾祺等继承下来,并进而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20.
盛唐社会的人生是诗化的;诗化的人生最具有哲学的意蕴,尤其像李白这样的伟大诗人就诗化地哲学地“栖息”在这样的国度里,并且创造了中国诗歌的时代高度,后世无以复制。李白的人生是诗化的,也是哲学的。哲学所关注的人生、宇宙和社会,在李白的诗歌中主要表现为张扬个性的超越自我,宗法自然的物我同一,批判现实的挥斥幽愤,追求理想的豪迈奔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