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人文主义精神.而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善于诱发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发挥积极情绪情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推进新课程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
杜潇 《教育教学论坛》2014,(47):169-170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运用学生主体地位进行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发展自己的能力,并发挥好教学引导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自主学习中体验成功,并运用多媒体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最大化,让学生真正提升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的今天,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亟需更新。新的时代要求教师树立新的学生观,即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各个阶段,以及学生自身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主动能动性。那么体育教学中如何正确认识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笔者认为:首先要明确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表现;其次要明确学生主体地位作用发挥的条件;再次要掌握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善于营造学生主体发展的教育环境,善于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作用,善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成功体验,从而使他们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5.
算法多样化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数学教学理念,它可以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计算原理和方法的探索过程,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索规律。  相似文献   

6.
赵保国 《甘肃教育》2014,(14):59-59
正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的学为主动的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尊重教育规律的体现,也是教师对传统语文教学作出的深刻反思。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要善于创设情境,善于提出问题语文教师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主导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听讲这一旧模式.而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在探索的课题,提倡学生们自主学习就是我们所探索的方向.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相似文献   

8.
连军霞 《学周刊C版》2014,(8):100-100
现代教学提出学生是信息的主动构建者.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体。新课改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地位与学习方式的转变.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让学生展开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与积极构建.这是新课改的核心所在.也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方向与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灌输式教学.代之以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主体参与,构建知识,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呢?对此,我有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任何教育改革都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可因势利导创设情境,利用情境.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在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多元交叉式作文教学研究”正是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下应运而生的,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发现学生的不足,及时、准确地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激活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倪红霞 《考试周刊》2012,(41):126-127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发挥学生在教育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课堂教学中的首要目标。在历史课堂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此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耿欣 《黑龙江教育》2000,(10):40-40
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及教学目标,要求我们教师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将教育要求转化为学生自主的追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积极参与活动。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可以尝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也就是课堂质疑。  相似文献   

13.
教育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求得学生才能、智慧和人格的共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作文教学在这一发展中的作用不可低估。要想让作文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必须使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使之主动参与.相互合作。共同提高。如何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关键是要把握学生作文成功的内在因素.只有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才会得到落实.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才会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4.
教师应该善于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挥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走进课文里,深入理解诗词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梅春花 《考试周刊》2010,(32):188-188
提高地理教学成效的关键因素在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乐于学习地理;要优化教学手段与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善于学习地理;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改革,初中数学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前所未有的机遇.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日常的教学中,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时候,要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讲究教学策略,创设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诱发学生主动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催生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自主学习、善于探究、深入思考,引发、调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兴趣转化为自觉、积极、主动的学习动力,不断提高化学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应该转变观念.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艳华 《教育与职业》2007,(26):149-150
在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中,应尝试对学生进行多种学习方法的培养,特别是探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学习能促进学生发挥善于质疑、乐于尝试的优势与天性,更好地领略文学的趣味,养成博学、慎思的品性,获取学习主体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罗文 《考试周刊》2010,(14):136-137
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我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指导作用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