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牧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一诗"草铺横野六七里"中的"铺"字用的特别妙,怎样让学生体会这其中的妙处呢?笔者是这样做的:让学生反复读句子,并提问: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情景?生:我仿佛看到广阔的原野上长满了绿油油的野草,非常漂亮。师:是啊,绿草如茵真美。但你从哪儿感受到原野的广阔呢?生:我从"铺"体会到的。由这个字我想到了一个词"铺天盖地",野草铺天盖地的长满整  相似文献   

2.
一、复习导入,回顾文本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姥姥的剪纸》。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姥姥的剪纸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么?用一个词说一说。生:惟妙惟肖;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师:文中有一个字高度凝练地把大家的意思都概括进去了,是哪个字?生:神。师:是的,好一个"神"字!(板书:神)二、研读课文,体会姥姥剪纸技艺之"神"师:课文哪些语句写出了姥姥的剪纸技艺真"神"呢?是怎么写的?用了哪些特别的词语?用了什么方法来表现的呢?请默读课文1耀6自然段,画一画,圈一圈,可以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和发现。(生自学)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第六哥的《视死如归》中有这样一句话:"什么'招'字,早从我的字典里枢掉了1",为了突出王若飞同志与故人英勇斗争、严宁党的机密、不怕栖牲的大无畏的精神,我市徐善俊老师抓住其中的一个"框"字,是这样引导学生仔细推欲的: 师:"招"是什么意思?生:"招"是招供,故人想遇王若飞同志说出党的秘密。师:"枢"字足什么意思? 生:是去掉的意思。师."枢"字还可以换成什么词? 生:可以换成挖、徐、抹……师:作者为什么用路枢"而不用挖、擦、抹呢?  相似文献   

4.
【教学实录】一、审课题,依据文体定目标师:请同学们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注意第一个字右半边的笔顺,最后一笔是竖折。谁来读课题。(生读)师:你一下子就把这个字(揠)念正确了(注音:yà)。那么这个"揠"字是什么意思呢?生:"揠"就是"拔"的意思,揠苗助长就是拔苗助长。师:这是一篇寓言故事,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不少了。那什么叫寓言呢?生:就是通过一个小小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  相似文献   

5.
[教学实录] 师:大家认识我吗?我姓于.(板书"于")这是干勾"于".(生笑)为什么说是干勾"于"呢? 生:(很自信地说)一个"干"字加上勾,就是干勾"于". 师:同学们可以怎样称呼我?  相似文献   

6.
【案例】师板书题目后,在"毁灭"两字上加着重号:老师想把这两个字换成"毁坏",行吗?生(生进行一番比较后):不行,"毁灭"与"毁坏"的程度不同,"毁灭"的程度更大一些。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毁灭"的程度更大呢?请同学  相似文献   

7.
<正>课前活动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小的互动,老师说"行得正",同学们说"坐得端"。师:行得正!生:坐得端!师:请大家将带过来的笔墨纸砚用最短的时间铺在桌面上。(学生摆好笔墨纸砚)一、提问导入,揭示课题师:中国书法博大精深,老师想问问大家如果用五种字体来概括中国书法,是哪五种呢?生: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相似文献   

8.
师 :请同学们朗读古诗《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把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共同磋商。生 :平时我们描写太阳常常用“一轮” ,这诗里为什么用“一道”呢 ?师 :(用红粉笔在“道”字下面画了一个大问号。)是呀 ,为什么不用“一轮残阳” ,而用“一道残阳”呢 ?难道是伟大诗人白居易用词不当吗 ?请大家各抒己见。生 :大概因为夕阳是残缺的 ,所以用“道”吧 !师 :既然夕阳一半下山 ,一半没下山 ,为什么不用“半轮”残阳呢 ?(笑 )师 :“道”作为量词时 ,常和哪些词语搭配呢 ?(老师降低坡度 ,从“道”字入手要学生组词。)生 :…  相似文献   

9.
师:平时的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酸"字?生:酸奶、酸酸乳、酸梅……师:留心周围的事物,你们会认识更多的字呢。老师这里有两个读准字音的方法。听清这个方法:遇到不认识的字,课文中的树叶、小泡泡可以帮助你,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也会读好。……师:快捧起书让我们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师:大家认识我吗?我姓于。(板书"于")这是干勾"于"。(生笑)为什么说是干勾"于"呢?生:(很自信地说)一个"干"字加上勾,就是干勾"于"。师:同学们可以怎样称呼我?生:于老师、于经理、于教练、于校长、于主任……(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举手)  相似文献   

11.
课堂回放《苏州园林》教学实录一、预习导学师:同学们好!非常高兴,今天和我们八年级13班的同学一起学习《苏州园林》,尤其是今天还有来自全国的老师们,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客人的到来。接下来,我们来看一段叶圣陶和苏州园林渊源的故事。(略)二、整体感知师:叶圣陶曾经说过:"说明文是说明白的艺术。"请同学们结合课前的预习思考:课文总的说明白了什么?能否分别用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来表述一下苏州园林的总特征。生:艺术画。师:一个字呢?生:画。师:还有谁说说?最好用文中的词语。生:图画美。师:三个字,还有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一读题析题,初知文意师:请大家读读课题,说说对文题中"典"字的理解。生:"典"就是典礼。师:是的,"典"指的是盛大、隆重的仪式、典礼。这篇课文写的是什么样的典礼呢?请准确地介绍。生:是开国大典,就是新中国成立时举行的大典。生:第1自然段中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首都北京举行典礼",可以看出是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大典。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设疑激问【案例一】《鹬蚌相争》师:"弱"这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映示范字)生:"弱"字左右一样,竖中线把它们各分一半。生: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案例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映示刷红生字:"稠、瞻、搬、繁"师:这是四个生字,笔画都很多,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呢?  相似文献   

14.
正[误区一]"语用"忽视了文本语言表达形式以二下《学棋》一课中"专心致志"词语教学为例:师:一个学生学得怎么样呢?生:(读第2自然段)我读出了一个学生学棋时的专心致志。师:(出示"专心致志")谁再读读这个词?(生读)师:怎么记住"致"字?  相似文献   

15.
参加过很多次听课、评课活动,但今天的课堂很耐人寻味:师:今天我们学了一个新字"闻",跟老师读一遍"wén"。(生读)师:谁说说,我们怎样记住这个字呢?生:闻就是门里藏个耳朵的"耳"。师:很好,还有别的方法吗?生:闻就是耳朵的"耳"外面挡上个"门"。师:嗯,好像和上边的一样,再想想。  相似文献   

16.
《倔强的小红军》一文 ,是苏教版第八册的课文。文中第十自然段的一个“拍”字用得妙。就这一字 ,我是这样教学的 :(课堂实录 )师 :请同学朗读一小鬼把身上的干粮袋一拉 ,轻轻地拍了拍 ,说 :“你看 ,鼓鼓的嘛。我比你还多呢。”(要求 :找出一个你认为用得比较好的字。)生 :通过朗读我觉得“拍”字用得比较好。师 :为什么呢 ?生 :一时回答不出。师 :(启发引导 )“拍”是什么意思 ?生 :(查字典后回答 )拍”是用手掌打的意思。师 :那 ,这里可不可以用“打”?生 :不可以。师 :为什么 ?“拍”和“打”在表达意思上有何区别 ?生 1 :“拍”的动作既…  相似文献   

17.
正【案例】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学片断师:(指"裸露")把这个词语来读一读!生:裸露。师:什么是"裸"呢?生:赤条条的。师:对,又叫"赤裸裸"。"赤身裸体",就是没有穿衣服。所以这个字是什么部首?生:"衣"字旁。师:没有穿衣服叫"裸",看来你永远不会写错它的偏旁了。这个字描述的行为虽然不甚雅观,但我们从古至今却一直在用,  相似文献   

18.
近日,笔者听了本校一位青年教师上的一节研讨课,其中导入与总结两部分设计颇为新颖,值得一听,现记录下来,与同行们共赏。[案例]"倒数的认识"——导入部分师:请同学们猜几个字,如果把"杏"字上下颠倒,变成什么字?生:"呆"。师:把"吴"字颠倒呢?(吞)同学  相似文献   

19.
“燕”字是小学语文第二册中的一个生字。“燕”字笔画繁多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较难识记。在学“燕”字时 ,我先让学生弄清楚“燕”是上中下结构 ,然后指导学生按上中下的顺序观察各部分的组成。师 :“燕”字最上边的“廿”像我们学过的哪个部首 ?生 :像“艹”师 :“廿”与“艹”有什么不同呢 ?生 :“廿”比“艹”下面多了一横 ,就像是草字头封了口。  师 :“燕”字的中间是个什么字呢 ?生 :是个“北”字和“口”字。师 :“燕”字最下边是什么 ?生 :“燕”字最下边是四点水。师 :你能给燕字编个顺口溜吗 ?生 :草字头要封口 ,北字中间一…  相似文献   

20.
<正>板块一:初读课文,整体把握,理清结构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叫《桂林山水》,(板书:桂林山水)一看到这个"林"字,你就会想到什么多?生:树多。师:那么,顾名思义,"桂林"是什么树多呢?生:桂树多。师:是啊,桂树成林,"桂林"这座城市,名字里似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