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中旬,位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共接待了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398名学生以及带队老师、队医,这里是接待中国地震灾区学生最多的疗养点.  相似文献   

2.
7月中旬,位于俄罗斯远东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共接待了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398名学生以及带队老师、队医,这里是接待中国地震灾区学生最多的疗养点。  相似文献   

3.
国际     
《教育》2008,(8):15-15
中国灾区学生赴俄疗养;法国为青少年开启“时光之门”;新加坡未成年人自杀率上升;印度中小学教师严重短缺;巴基斯坦举行国际学校安全会议;贫困国家儿童需援助;洪都拉斯儿童受伤害;美国拨款加强学校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4.
盛夏七月,北京中南海里垂柳依依,碧波荡漾。16日上午9时许,两辆大客车驶进中南海。车上坐着即将赴俄罗斯疗养的四川、甘肃、陕西地震灾区中小学生代表,他们是  相似文献   

5.
四川地震灾区小学生应邀先后到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等国休假疗养,亲身感受到外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假期。这里选发的几幅照片,记录了他们在国外的生活片段。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十分顺利,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际利益。从2001年7月两国元首签署《中俄睦邻友好条约》到08年5月俄罗斯新总统梅德韦杰夫访华,中俄关系每年都要踏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当我国汶川发生特大地震时,俄罗斯第一时间开展援助,并邀请1000余名灾区儿童赴俄疗养,进一步增进了两国人民的友谊。2009年是中俄建交60周年,将在中国举办"俄语年",届时两国必将以此为契机,开启互利合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7.
周慰 《上海教育》2008,(14):8-8
7月8日,距离从灾区采访归来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又听到了四川话,又看到来自四川灾区的教师,感觉是那么的熟悉,那么的亲切。陪同他们走访虹口区的学校,参观鲁迅纪念馆,一路走来,抽离了灾难背景的优秀教师们,看起来和一般的教师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是那么的真实,又是那么的普通。虽然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参观疗养,但教师的职业习惯,让他们随时拿着笔记本,记录下上海校园里有价值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8.
《高中生》2008,(17):15-15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地震灾区青少年的"心灵救灾"越来越受关注,《高中生》杂志的读者朋友们,作为同龄人,我们似乎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痛苦与焦虑。让我们彼此携手,以中国高中生的名义与我们的灾区学生一路同行。下面这些,是我们可以做的。  相似文献   

9.
三晋信息     
山西财经大学"三免两送一助"帮扶灾区新生山西财经大学出台相关政策,对来自地震重灾区的12名新生实施"三免两送一助"的减免补助措施。为了进一步关心和帮助灾区学子,确保每一名来自灾区的新生顺利入学,山西财经大学校党委、校行政高度重视,决定对灾区新生实施"三免两送一助"的爱心扶助方案,  相似文献   

10.
名人显形STAR     
范冰冰+陈好 素衣寄思在"自然堂一线品牌战略发布会"上,范冰冰与陈好应邀担任"自然堂爱心形象大使",两位中国一线女星不约而同地以素衣出现,表达对四川灾区的哀思之情。  相似文献   

11.
鉴于长期以来人们对"80后"、"90后"感恩缺失的关注,本文以汶川地震为契机,通过实地调查,对比分析灾区大学生是否亲历地震感恩状况的转变,探讨灾区大学生感恩状况转变的心理机制,以期为灾区大学生感恩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08,(Z1)
5月30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桥西区少工委在西里小学举行了"桥西区和灾区小朋友手拉手庆六一"活动。来自灾区的尹思遥、陈桂青、胡杰等几位小朋友,及父母赴灾区抗震救灾的小朋友与西里小学的同学们汇聚一堂,手拉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08,(9)
20名"抗震救灾英雄少年",30名"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他们的背后是千千万万的中国少年。宣传表彰"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事迹,将激励灾区少年儿童在灾难中磨砺意志、在危难中坚韧成长,自强自立,不屈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08,(Z1)
抗震救灾工作是当前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辅导员杂志社积极响应全国少工委关于开展"手拉手关爱地震灾区少年儿童"工作号召,在"六一"儿童节到来前夕,向灾区学校首批赠送队刊1000套。  相似文献   

15.
《辅导员》2008,(11)
伴随着少先队建队节的到来,四川灾区的少先队辅导员们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凝聚着各地少先队员和辅导员爱心的《辅导员》杂志。在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夕,辅导员杂志社响应全国少工委关于开展"手拉手关爱地震灾区少年儿童"工作的号召.向全国各级少先队组织发出倡议——积极开展"手拉手赠队刊——种子工程活动"。为地震灾区学校捐赠  相似文献   

16.
提高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能力的必要性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地震远远未成"过去式",当前,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的重点已逐渐从"心理急救"转向提供中长期的心理支持。灾区中小学教师是灾后学生心理康复教育的主要力量,应高度重视灾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康复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教师心理康复教育能力,帮助教师调适自身心理状态,引导和促进灾区中小学心理重建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灾区农民返乡收割庄稼""幸存者希望重建家园"……当越来越多的救灾物资从各地运往四川地震灾区的时候,一些灾区群众开始依靠双手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生活成为地震幸存者的迫切愿望。42岁的农民谢才有千里迢迢花3天时间乘坐火车和巴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08,(Z1)
"六一"国际儿童节,是属于每一个孩子的节日。然而,2008年的"六一"却因为汶川大地震的发生而有了特殊的含义。大地震改变了许多孩子的生活,让他们经历了离别和伤痛,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痛苦与磨难。2008年的儿童节,灾区的孩子们将怎样度过?家园不在,他们曾经的小小心愿还能实现吗?为了积极倡导广大少年儿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志愿精神,广泛开展"手拉手情系地震灾区小伙伴"活动,"六一"节前夕,全国少工委号召各级团队组织召开"手拉手情系地震灾区小伙伴"全国统一主题队会。2008年5月31日下午,同一时刻,全国各级少先队组织召开了统一主题队会,数万少先队员共同向祖国宣誓:捐出自己的零花钱,赠送文具、玩具、衣服等爱心礼物,向灾区小伙伴表达节日的问候,力所能及地帮助灾区困难小伙伴,与灾区小伙伴共同度过一个特别的节日。这个"六一",全中国的孩子一起长大;这个"六一",全中国的孩子一起过节。  相似文献   

19.
这次的汶川地震,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去过那片土地,也不见得有亲戚朋友受到灾害影响。但是几乎所有看着电视、报纸的人,都会立即从内心升起一股同情,是和那些受到伤害、失去亲人的受难者一般无二的痛楚。这种痛楚让我们坐立不安,寝食不宁。捐款、献血、直接奔赴灾区救灾,那几乎全都是人的本能。在这种灾害面前,大家抛弃"他者"和"自我"的两分,也几乎不需要"公正的旁观者"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和灾区人民的内心相沟通。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特邀委员、因汶川地震期间自发组织民间抢险队伍深入灾区救援而名动一时的"中国首善"陈光标,建议名牌大学可高额招富家子弟济贫。他说:"贫困人家的孩子根本上不起大学。我建议在高校推行更大的慈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