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两天参观了大寨,特别是今天听了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同志的介绍,对新时期的大寨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刚才郭凤莲同志讲了,今天的大寨坚持高举两面旗帜,那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旗帜,高举艰苦奋斗的旗帜,我觉行讲得非常好.现在有的年轻人来大寨参观,他们看不到狼窝掌,也看不到梯田,因为大寨的梯田从山下往上看都被大量的植被和树林淹没了.  相似文献   

2.
第十七回赴大寨寻访郭凤莲虎头山拜谒永贵墓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寨曾是全国农业战线上的一个圣地。毛主席一个“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使全国亿万农业战线上的各级领导和农村基层干部群众从四面八方朝圣般地涌向这个小山村。那时,像我这样一个一直从事农业报道的记者,到大寨参观学习始终是我的一个梦想。可惜,这个梦想一直到1991年7月我任辽宁农民报总编辑时才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3.
我去过大寨3次,每去一次都留下深刻的印象,都产生奔放的激情.可以说,大寨精神是一棵常青树,过去震撼华夏大地,今天依然感动中国人民.作为新闻人,应该把大寨精神作为一笔宝贵新闻资源,精心地珍惜、体味、感受和发掘,进一步学习、研究、宣传和弘扬.  相似文献   

4.
太行山是我成长的摇篮. 太行山是我采写新闻的大舞台. 1964年春天,我第一次到大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派我为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采写大寨玉米"三深"(深耕、深种、深刨)种植法.专题节目传播大寨科学种田经验. 这是一次43年前媒体在大寨的单项联合,今天在大寨召开第四届太行山新闻论坛是多家媒体的大联合.  相似文献   

5.
"欢迎记者指导",这是许多地方接待记者一句客套话.在我参加新闻工作不长的时间里,已经记不得有多少次听过这样的话了,我从没有在意过.但到大寨又听到这句话,却引起了我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6.
我做了一辈子新闻工作,当了一辈子新闻记者。从1968年到1975年,作为新华社记者的我,几乎每年都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昔阳县,在大寨村采访;1974年到1975年上半年,则在大寨蹲点采访了一年多时间。改革开放后,我也曾几次去大寨进行过短时间的采访。我的这一采访经历,使我在一生的新闻生涯里,与大寨结下了不解之缘。大寨战天斗地、搬山造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拼搏、驱穷致富的精神,是我国农村不论在哪个历史阶段,都应该坚持褒扬的一面永远鲜艳的旗帜;大寨村干部的那种无私无畏,不屈不挠,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与村民一起摸爬滚打,不计报酬,清…  相似文献   

7.
大寨是我的第二故乡。从1967年12月到1980年11月,我在大寨工作、生活十三年之久。 1994年春天我重返大寨采访,凤莲见我时不说“去大寨”、“来大寨”,她说:“老段回来了。”  相似文献   

8.
读了人民日报一九六五年十二月一日头版头条刊登的《全国学大寨,大寨怎么办?》的报道,颇受启发,我反复地读了三、四遍。我认为,这篇报道对当前全国各地学习大寨的热潮中,将有很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它既为全国进一步学习大寨精神指出了方向,又为大寨继续前进指出了方向。报道的主题是新颖的。照一般人通常的想法,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学大寨的新情况下,报纸将继续报道大寨所取得的伟大成绩。人民日报却以显著的版面刊登了大寨不足之处,这一面体现了对先进地区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另一面更加有力地宣传了大案人不断革命的精神。从报道中,  相似文献   

9.
出版期为7月2日-8日的《黑龙江广播电视报》,刊载一位姓贾记者写的特别报道,其主标题是《大寨,时代的背影和阴影》,内容是拿郭凤莲儿子投资兴建昔阳普乐寺说事,并借一位僧人的话说郭凤莲信佛.稿中还像饶舌妇一样扯了不少大寨干群之间的闲话.黑龙江双鸭山市读者王维国将这张电视报寄给郭凤莲,并附了一封信,信中写道:"看了这篇报道才知道大寨和你的真实情况,不免让我大吃一惊,原来你的形象很多是假的……".  相似文献   

10.
独特的报纸     
去年11月1日到2日,我陪同约旦参议员、《记者周报》的负责人迪夫拉·哈穆德先生在天津参观。我接待过许多外国同行,但象哈穆德这样的外国朋友,还是第一次碰到。他中等身材,体格健壮,非常健谈。我陪他参观了工厂、公社、幼儿园,游览了市容。只要一有空隙时间,他就和我热烈交谈,把阿拉  相似文献   

11.
一封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王维国的来信和随信寄来的一张7月2日一8日出版的《黑龙江广播电视报》,搅乱了大寨人的生活秩序.该报有篇特别报道,其主标题是"大寨,时代的背影和阴影",内容是拿郭凤莲儿子投资兴建的昔阳普乐寺说事,并借引昔阳县佛教协会会长悲识和尚之口,说郭凤莲夫妇信佛,大概只是碍于身份,不便皈依,还像烂婆姨一样扯了不少大寨干群之间的闲话.  相似文献   

12.
夏秋之交,我到阳泉采访,顺路到名噪一时的大寨看了看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她同我70年代开始共事,见面没有寒暄,直来直去,如实交流。郭凤莲1980年4月由于种种原因,离开大寨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先后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昔阳县公路段当了11年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1991年11月,上级为了重振大寨雄风,决定让她回大寨再展宏图。她深知“二进宫”之艰难,但是为了事业,也为了再  相似文献   

13.
名噪一时的大寨人如今也反思了。大寨村党支部书记郭凤莲感慨不已地说:“靠别人树典型不行,还是要用自己的腿走路。”这无疑是大寨人反思后清醒的结论。然而,需要反思的不止是大寨人,至少还有那些将其树为“典型”的别人,其中包括新闻记者在内。郭凤莲曾问写过大寨“经验”的记者:“‘大寨人生来就爱斗,七斗八斗不停休’、‘堵不住资本主义的路,迈不开社会主义的步’……这些顺口溜是你们编的还是我们说的?”郭凤  相似文献   

14.
汗水、墨水洒在虎头山 在山西电台连续当了几年编辑以后,我在机关办公楼里坐不住了,总想趁机到记者站去干。听说大寨常驻记者实行轮换制,我毛遂自荐说:“我不怕吃苦,让我到大寨锻炼一年半载!”1967年12月,我离开太原温暖的办公室,赶到冰天雪地的虎头山。  相似文献   

15.
大寨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大寨是英雄辈出的地方.脚踏在英雄的土地上,目睹英雄们创造的业绩,我在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英雄? 当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太行山区的时候,无数抗日健儿就成了英雄;当1963年的洪水冲垮了大寨人的家园,带领乡亲们重建家园的陈永贵就成了英雄;今天,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上科技上长期占优势的压力,勇敢肩起民族工业的重任,带领乡亲们为国家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家化深入发展而努力奋斗的郭凤莲就成了英雄.  相似文献   

16.
记忆的停泊     
那年,去了趟大寨。 在这个不寻常的山村,我终于看到了一个失掉记忆的老人,如何将自己的记忆停泊在历史的长河里;终于曲折地听到了一个失掉记忆的老人,如何去回溯他的不寻常的往事。 1995年春天,3月18日,我第一次踏进那个饱受历史风雨洗礼的山村——大寨。两扇斑驳陆离的大门里,三孔普普通通的砖窑下,生活着一对地地道道的老农。精神矍铄的女主人年近七旬,名字熟得很,叫宋立英,是  相似文献   

17.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原本是一个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小山村。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为中国农业战线的“一面旗帜”。1963年夏天大寨遭遇洪灾后,大寨党支部书记陈永贵不向国家伸手等待救济,而是与天斗与地斗,三战狼窝掌,展示了大寨人艰苦奋斗、改天换地的英雄主义气概,使大寨一举成名。1959年国庆10周年,陈永贵登上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泽东;1960年,山西省委发出向模范党支部书记陈永贵学习的号召;1961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大寨之路》的文章。中央最高机关报浓墨重彩的报道,感染了无数中国人。  相似文献   

18.
夏秋之交,我到阳泉采访,顺路到名噪一时的大寨看了看党支部书记郭凤莲。她同我70年代开始共事,见面没有寒暄,直来直去,如实交流。郭凤莲1980年4月由于种种原因,离开大寨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先后调到晋中果树研究所、昔阳县公路段当了11年名副其实的国家干部。1991年11月,上级为了重振大寨雄风,决定让她回大寨再展宏图。她深知“二进宫”之艰难,但是为了事业,也为了再一次显示一下“自我价值”,便欣然同意接受新的考验和挑战。一年过去了。她不为粮食发愁,谁都晓得这里的  相似文献   

19.
在大寨人的经验抑或精神里,有一条是干部不脱离劳动.他们把此上纲上线为本色,如果哪位干部脱离了劳动就是忘本,就是脱离群众.这条经验在农业学大寨时非常时髦,在农业不学大寨时仍"余毒"甚广,被不少行业和部门视为宝典,起码在大寨人看来,仍然是甄别干部好与赖的标准之一.当年陈永贵凭着优秀出众的劳动当了基层干部,后来到了中央,头上仍然裹着白毛巾,仍然把带头劳动视为光荣.只要一回大寨,就加入劳动的行列,有时候不进家门,直接上地头.  相似文献   

20.
晋国平 《河北广播》2006,(3):I0006-I0006
最近,河北电台先后组织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对职工进行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等传统教育,有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的积极性,他们先后来到西柏坡革命圣地,保定光园河北电台旧址,38军军事博物馆、大寨、天津平津战役纪念馆等地参观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