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荣 《教师》2011,(36):101-101
学生作为群体学习活动的组成要素,离不开学生间的观点、情感等交流沟通,口语能力作为学生"听、说、读、写"中"说"的重要载体,在展示学生良好语言表达和创新思维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结果,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有说必有思,会说必会思,要说必先思。"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说题意、说数量关系、说思考方法、说操作过程等,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善说、乐说,以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数学学科的教材是学生的"认知起点"、师生的"中介文化"、"深度思维"的话题、"多维发展"的内核,而丰富多彩的图例则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直观的资源。可以说,它们是教学中的"活性素材",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4.
学生读书的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较长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老师的正确引导、熏陶。"说",是思维创造的过程,也可以锻炼表达能力。要让同学们把阅读中的感受和自己独特的想法"说"出来。让学生神思飞扬,也要恰到好处地收放,真正做到"学生、文章、教师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5.
口语交际是人与人彼此间利用口头语言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过程。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因而从小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从"敢于说"到"乐于说",再到"会说",逐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杨振宁教授认为:"优秀的学生不在优秀的成绩,而在优秀的思维方式。"如果思维品质得到优化,不但能尽快地解决数学教学中的诸多问题,使学生成绩突飞猛进,而且可以使学生练就优秀的思维品质,从而受益终身。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为己任,从各个方面进行启发、诱导、训练、鼓励。  相似文献   

7.
思维能力是智力与能力的核心。我们对学生说:"你要学会动脑筋。"其潜在话义就是你要学会思维。语文是极富思维训练资源的一门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思维素材,  相似文献   

8.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提问是传播知识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董燕 《西藏教育》2012,(1):31-32
一、激发识字兴趣,使学生"乐"学 以图激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所以,运用鲜明的图画来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帮助学生有效识字,符合儿童思维特点。现行教材都是彩板,几乎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图文并茂、生动有趣。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提高儿童识字兴趣,  相似文献   

10.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表现。赞可夫曾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众所周知,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如何导呢?他说"一要提问,二要指点"。优秀的教师总是善于在课堂上运用"提问"来启迪学生的心智,引导学生获得知识。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动力。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本文着重谈谈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和艺术。  相似文献   

12.
袁海平 《教师》2013,(6):44-44
一、让学生畅所欲言——动口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要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其说的积极性,让学生展示构建知识的过程,借此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如教学《口算两位数加减法》,我通过让学生说算理、说思路、说方法的教学方法,以此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说算理我通过情境创设,引入"54+25=",  相似文献   

13.
巴浦洛夫说过:"猜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质疑问难"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14.
承萍 《考试周刊》2012,(47):84-84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儿童的认知标准,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明确学生的思维方向,提升学生的思维质量。  相似文献   

15.
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促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那么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思维训练呢?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点明了思与学的密切联系。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冲突、设疑、解疑,点燃思维的火花。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效讲评教学的视角,利用文献分析法对"说题"的界定进行了分析讨论,阐述了"说题"的内容,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说题"的三个维度:命题思维、答题思维和讲评思维,最后提出了"说题"实施的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统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是学生学习和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不仅在当前可以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他们更富有自信心、责任心和创造精神,  相似文献   

18.
倾玉玺 《考试周刊》2011,(47):167-168
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已成为时代的浪潮,振荡着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的心灵,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任命。一、强烈的"问题"意识是创新思维的前提历史教学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就是要激活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当代青年科学家卡尔·波普说:"科学始于问题。"他认为,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学生的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相似文献   

20.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巧妙地创设各种情境,有助于学生主动地观察、思考、想象、表达,最大极限地激活学生思维,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一幅插图、一段录音、一个表演都可以成为直观形象的教具,都可以成为教学时的"情境"。那么如何把情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