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向红 《青年记者》2007,(12):73-73
一篇新闻稿件,如何找出自己的卖点,激起读者的兴奋点,把读者牢牢地抓住?这就需要记者写的稿件,编辑编的稿件,要“短下来、活起来、亮出来。” “短下来”。老一辈新闻工作者早就提出,新闻要“短些,再短些”,而现在有些人步人一个误区——喜欢长。这一方面来自作者本身,认为写短了显得自己没水平,还生怕读者看不明白,一句话分成三句话,文风不正;  相似文献   

2.
记者“写稿”,编辑“把关”,这是新闻从业人员最为平常的工作。但是,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那样,记者写稿容易,写“好稿”难;同样,编辑编稿容易,“把好关”却难。编辑稿件远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是简单的勾勾抹抹、删删改改,而是编辑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广播新闻编辑不仅要把好有形的“文字、音响”关,更要把好无形的“政治”关。  相似文献   

3.
从事新闻工作有些年头了,这稿那稿写过不少。不过,自己最得意的倒是一篇“会议新闻”。这篇题为《不恋“银窝”恋“草窝”银行干部何鹏辞官办起湘潭最大奶牛场》的消息,其实是篇人物新闻,之所以自己还满意,主要是这篇稿子对党报如何改革会议新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可以说是本人一篇尝试“跳出会议写新闻”的成功之作。在2000年度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时,也许是评委们出于对党报会议新闻改革尝试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这篇消息不仅评上了全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而且先后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和全国大中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还…  相似文献   

4.
孟丽娟 《记者摇篮》2005,(10):28-30
这篇文章的原标题是《拉网式采访利弊谈》。当编者读过全文之后,发现这种“拉网式”抑或“地毯式”的采访方式,只有利而并无弊。如果非要说有“弊”的话.也只是在实施这种采访方式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注意罢了,何弊之有?作者做“利弊谈”,大概是出于谦逊吧.其实,谦逊大可不必,这种做法实在是应当大加赞赏,大力提倡,说是一种“做法”,用语实在是有些轻了。套用一点现成的话说,这是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除了文中所提及的“拉网式”报道对新闻队伍建设、对采编人员锻炼、对多出新闻精品等所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之外,还引发了人们对广播电视受众的报道领域及区域覆盖问题的思索。广播电视媒体不同于纸质媒体.它的受众覆盖面极广,可目前广播电视的报道领域及区域覆盖面却很有限,有许多报道盲区和盲点。辽阳人民广播电台实施的这一媒体发展战略.正在改变着报道面偏窄的状况,他们把新闻采访报道的触角伸向电波所覆盖的各个角落,让更多的广播受众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这在新闻竞争激烈的今天,自然有其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短文小稿因其小而被一些作者小觑,受到了冷落。不愿意写“小”或者不肯下功夫写“小”的情况,仍然存在。 有些同志认为:小稿件、小事情,反映不出重大的思想内容,不值得写。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这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情,往往是小中见大,能说明重要的问题。水珠虽微,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  相似文献   

6.
我写稿多年,大大小小获过十几次奖。翻开那些获奖的稿件,我发现我的获奖稿全是自认为很不起眼的“基层小稿”。96年我还在军校念书的时候,我采访过学员队一位在生活上挺抠门的学员。这位学员家住在山东农村,考上军校后他很节俭,平时舍不得花一分钱。后来大家发现他把积攒下来的钱寄给了青海省一位贫困山区的少年,而那年他爷爷生病住不起院,家里欠债几千元。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连续两年被学院评为“学习尖子”。采访完后,我写了篇通讯《抠门的张建幸》,当时我认为这篇稿子题材不是什么大的题材,也没有在意。未想到这篇不足1000…  相似文献   

7.
写稿的免不了要收到退稿,编稿的免不了要把稿件退回去。不管对谁,退稿总是一个极为敏感的问题。我自己既是作者,弄点文墨,自然经常要得退稿;又作编者,在编稿过程中又得经常地要把有些稿子退回原作者,对此自然就感慨颇多。诚然,写稿是一项极艰苦的劳动,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作者完成了一篇作品,意味着一个“孩子”的出世,一件产品的诞生,对自己的作品总有些偏爱。编者是作品的第一个读者,把稿子退回去,意味着对这“孩子”宣判了“死刑”、这个产品的被淘汰。这终究是令人伤心的事。于是,写稿者与编稿者之间,就有了议论纷纷。但是,退稿有时候却可以变成好事。退  相似文献   

8.
时下,报界提倡写短文之风日甚。一些“豆腐块”、“火柴盒”受到了编辑的重视,也深受读者的钟爱。然而,短文小稿因其小却被一些作者小觑,受到了冷落。不愿意写“小”或者不肯下功夫写“小”的情况,仍然存在。 有些同志认为,小稿件、小事情,反映不出重大的思想内容,不值得写。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不对的。首先,这是因为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情,往往是小中见大,能说明重要的问题。水珠虽微,却能反射出太阳的光辉;钻石虽小,亦能穿韧透坚,说的就是小中有大这个哲理。《西瓜兄弟》的故事小吧,《等一等炊事员》亦不是大事,然而这些小事情里面却蕴含  相似文献   

9.
“钻进去”与“跳出来”——写好通讯的体会陶发君吴政从事新闻工作二十几年,我们实在算不上写通讯的高手。然而,由于偏爱通讯,尤其学生时代曾被焦裕禄那篇通讯感动得泣不成声,便特别看重、且经常学习和实践这一新闻体裁。久而久之,也就触摸到几许要旨,写过一些为人...  相似文献   

10.
做新闻工作二十多年了,可如今对业务上的一些事情却越来越不明白。试举几例:头条问题不知何时开始,报头下的那一块位置显得格外的金贵,不只作者关注,不少部队的领导也十分关注。按说,头条登什么,应由编辑部根据宣传需要、根据稿件质量来确定;作者可对自己的稿件提出处理的建议,也可对报纸头条进行评议。可如今却不是这样。一些同志稿子写得不怎么样,要头条的劲头却很足。或三天两头催,或多种途径“压”,有的甚至把自己放在不恰当的位置上,干扰编辑部的正常工作。有些报人也没出息,因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把一些不够头条的稿子放…  相似文献   

11.
我从60年代初涉新闻工作起,就与这全军唯一的新闻业务刊物“认了亲”。我一期不漏地读;也经常投个稿,至今共刊登了30多篇。凭这两条,我给自己“评”了两个“先进”:“热心读者”和“积极作者”。往事如烟,不堪悉记;但有一篇小文章,我却终生难忘。那是1981年,《解放军报通讯》第10期,刊登了我的写作杂谈《力求有一句自己的话》,全文连标点符号在内共237个字,是那30多篇刊稿中最短的一篇,而对自己在激励进取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和修养学风、职业操守等方面所起的自律作用,却是很大的。这篇小文章说的是,一篇文章,至少应有一句…  相似文献   

12.
特约专稿     
《青年记者》2006,(17):8-8
新闻人日复一日地采访、写稿、编稿,整天忙活的就是“新闻”。可很多时候,我们满纸的“新闻”.在读看来却干巴枯燥、无关痛痒,“没什么看头”。新闻该怎么写?教科书一大堆,经验一大堆。身处其中,久而久之.我们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把最核心的东西丢了。赵念民先生《新闻事实的可感性要求及方法举要》,实际上剖析的就是目前我国新闻报道普遍存在的一大软肋。细细品味.相信会有大收获。  相似文献   

13.
☆本期的“三个代表”与新闻宣传实践征文中,有一篇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主任、本刊特约顾问蔡惠福写的《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开创军事新闻改革的新局面》,文章虽长,却不难读,其中许多新的观点和想法,很使人开窍,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栗志涛 《新闻三昧》2000,(11):33-33
报谓“小新闻”就是与全国性的“大新闻”相比发生在某局部范围内的新闻。所谓写大“小新闻”就是提升发生在局部范围内事件的新闻价值,使其具有全国性的意义。基层通讯员经常接触的就是一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件,那么如何才能把我们身边的“小新闻”写大呢?第一要注重研究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当前的工作重点,准确把握局部工作在全国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巴方 《新闻导刊》2008,(1):29-31
干记者这行,采访技巧就是安身立命的基本手段。不过,就算新闻专业的科班生,在学校学了同样的知识理论,实际工作起来结果却大相径庭,有人会苦于找不到新闻线索,采访中经常遭遇拒绝,或采访不到有用的信息,稿子写不深写不了等,而有些人却能做到天天有新料,大稿有思想,小稿有看头。是否拥有  相似文献   

16.
周静 《新闻窗》2009,(2):38-39
如今,新闻界的同仁们一直在尝试用散文的笔法写新闻,而且已经形成一种打破常规公式和一定新闻格式的写作风气。突破了那些不合理的束缚之后,那一套令人生厌的新闻语言也渐渐随之改变了。一篇篇角度新颖、语言生动的“散文笔法”新闻稿件在报纸的版面中很是“抓人”,也倍受读者的青睐。一些主张创新的报社也提倡记者写散文式新闻,优先刊登散文式新闻。就散文式新闻而言,  相似文献   

17.
“喝茅台酒,写廉政稿”,“吃山珍海味,写艰苦奋斗”——这是群众对某些记者尖锐而绝妙的批评讽刺。群众已经把党政机关的某些腐败现象与记者的某些歪风连在一起了。有些记者抬高新闻产品“成本”,严重败坏着党和政府喉舌的声誉,严重损害着人民记者的形象。这是值得引起整个新闻界警惕的问题。我国新闻记者有着光荣的传统。就说新闻作品的范例——焦裕禄这篇人物通讯吧,作者的工作、生活费用可折成多少“成本”?也许没有人计算过。然而人们都知道,穆青等老同志是走泥路,雪路、磨鞋底,喝凉  相似文献   

18.
我虽从事了大半辈子的新闻技术工作,但对新闻传播学却是一个门外汉。外行也有外行的“好处”,那就是包袱比较少,胆子比较大,今天,我就斗胆地把新闻传播学选作本次“杂谈”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理应与新闻报道互相配合,比翼双飞,甚至还起到对新闻报道的“点睛”,为市民代言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报社的新闻评论却普遍呈现弱化之势:一是报纸对新闻评论重视不够,新闻评论作者少,写的少,也不注重组织人写;二是评论稿件数量小,有些报纸整版不见一篇新闻评论;三是评论稿件质量差,内容空泛,文风呆板,读者不愿看。  相似文献   

20.
编者编辑此文时激动不已。有两个“没想到”:一个没想到是本文的作者在江苏省县(市)报经济新闻竞赛中竞有三篇作品获奖,其中有一篇还获得一等奖;另一个没想到是作者竟是一位县报的业余通讯员。作者曾经自谦“完全是门外汉”,其实,她很懂得新闻写作的真谛:“我写报道全写自己切身的事,写自己非常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在生活中切身的感受,阐述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见解,寄托自己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这里发表的作者的体会文章值得我们专业新闻工作者认真读一读。借鉴这位通讯员的经验,多写一些来自生活切身感受的经济报道,定会受到读者的欢迎。——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