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0 毫秒
1.
正当中国女篮抓紧备战亚运会之时郑海霞从美国的WNBA回来了。于是,引出了国内人士对"中国女篮还需不需要海霞"和"要不要海霞出战亚运会"的争论。其中有人说'海霞战术"早被识破,她现在是'得分少而失分多",如果让她出战亚运会是做"赔钱买卖"。此话乍听好似有理,实则缺乏根据。首先,"海霞战术"被识破,并不等于其威力也丧失殆尽.不能再用C君不见,1994年世界锦标赛上,澳大利亚队教练也明明识破了中国队的"海霞战术",但就是对这套战术无能为力,一筹莫展。公牛队的"三角战术"也是家喻户晓,谁都明白,但偏偏畅行无阻,没几家奈何得了…  相似文献   

2.
13年前,我从篮球场退下来,弃武从文,到《新体育》工作后,第一个采访对象就是郑海霞。 那阵子,我满脑子正琢磨如何把习惯了的跑跳投传转化成妙笔生花,整天弦儿绷得很紧。接受采访海霞的任务后,我一遍又一遍地修改采访提纲,跟准备一场大赛差不多。待见到海霞,家常话一唠,那些提纲便统统见了鬼。毕竟说起来算她的师姐,篮球使我们不曾有缘在球场上见面的人,很快便如同故友。文章很顺利地写了,那篇题为(我再长高点多好)的文章,使我从此与海霞成了好朋友。  相似文献   

3.
亚运会花絮     
亚运会早已偃旗息鼓,可并没有事过境迁.亚运会上还有许多有意思的事情呢!您知道亚运会上的"特别啦啦队"吗?知道何智丽为买一件衣服,而应允打让分赛的事吗?知道许海峰国内比赛战绩平平,而一到国际大赛场上便如鱼得水的原因吗?知道射击场上的情人与夫妻是谁吗?还有台湾女记者到处碰壁、郑海霞的活跃与幽默,还有配眼镜……  相似文献   

4.
走近海霞     
王查娜 《新体育》2003,(12):48-49
1999年.郑海霞面临两种选择.那就是“绿卡”和“大校”。三年过去了,“大校”海霞开始了“八一”队的教练和领队生活。对海霞来说,不管做什么.她心中都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今天,打开电视,你或许就能看到WCBA的电视转播,翻开报纸,WCBA的新闻同样开始在报纸的体育版占据了一席之地。 此时此刻,不用再打电话,我都能感受到郑海霞内心的喜悦,因为在和WCBA有关的电视画面上,我看到了海霞那熟悉的微笑。 而和海霞谈及女篮职业联赛的事却是在三年前,那是在1999年,CBA全明星赛在上海举行,海霞在那次全明星赛期间获得了中国篮球50杰的称号。回北京的飞机,碰巧我和她坐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场外郑海霞     
在人堆中郑海霞是个“庞然大物”,在外国眼中郑海霞是中国女篮的“擎天一柱”。 闺房绣阁中的海霞是什么样子? 同许多小女孩相比既相同也不同,多有情调,也有秘密……  相似文献   

7.
郑海霞是广大球迷和体育爱好者十分喜爱的“老”球星了。在国家女子篮球队中,她已是参加奥运会的“四朝元老”了。她在十几年的篮球生涯中,还曾参加过4次世界锦标赛,国内、国际比赛300多 场,两次和队友们代表中国队站上了世界亚军的领奖台,为祖国赢得了一次又一次荣誉。 广大篮球迷对赛场上奋力拼搏的郑海霞并不陌生。但赛场下脱去征衣换上女儿装的海霞却别有一番  相似文献   

8.
1992年12月15日,《中国体育报》在一版刊登了一幅题为《探亲趣》的大幅照片,照片的右边是我国篮坛宿将、国家女子篮球队主力中锋郑海霞,左边是一位小伙子。照片的说明文字是:“著名女篮中锋郑海霞近日回华中理工大学‘探亲’,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海霞谈笑风生,她的男友,该校经济系学生王传文却有点腼腆。”这是报界首次披露郑海霞有了“意中人”,并且点出了他的名字。 郑海霞是早已被公众所熟悉的风云人物,而王传文是何许人也?其实,王传文不但有与郑海霞一样的事业和追求,而且有与郑海霞近似的身世和经历,或许,他也会有与郑海霞一样的辉煌。  相似文献   

9.
马跃南临危受命,接过中国女篮帅印,并坦坦荡荡地直抒胸襟:“不管以后我做不做教练,我也会给下一届教练班子留下一些青年队员,让新人成长起来。哪怕我没成绩,也心甘情愿。我求实不求名。”“求实不求名”,这与那些急功近利者形成何等鲜明的对照!不过,1998年是亚运会年,国人还是期望中国女篮能报亚洲锦标赛失利的一箭之仇。对于马跃南来讲,在大调整仅一年的情况下,欲率队重新称雄亚洲,难度不言而喻。要让此“众望所归”成为现实,用好“世界第一中锋”郑海霞至关重要。海霞虽已年届30,但其204米的绝对高度,四次参加奥运会磨练成…  相似文献   

10.
郑海霞,身高2.04米的女篮巨人。谢苗诺娃的退役,郑海霞的出现,使世界篮坛为之一惊;世界女篮第一中锋后继有人。苏联篮球界大感惋惜;谢苗诺娃的继任者不是苏联人,而是来自黄河之滨的郑海霞。有人为她开辟“空间”时间和空间,人类生存之必然。海霞那高大而健壮的身躯,需要比常人更多的空间,这在一般人的生  相似文献   

11.
笔者曾在1994年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历尽艰辛夺取世界亚军之后,撰写过一篇题为《假如没有郑海霞》的文章,今日重提旧事,似乎有些不合情理,但细细品味之后,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在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海霞可谓出尽了风头,她的高空作业,她的顽强拚搏以及她那淡淡的微笑,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中澳之战、中古之战、中巴之战。海霞力挽狂澜,在篮下频频发起进攻,似一股不可阻挡的狂流,冲垮了对方防守的门  相似文献   

12.
美国WNBA女子篮球联赛, 跟NBA一样,享有极高的声誉, 被誉为世界女子篮球的最高殿堂。到WNBA打球,这是全世界所有女子篮球运动员孜孜追求的目标。上个世纪末,中国女篮中锋郑海霞,凭借着自己2.04米的身高,成为中国乃至亚洲WNBA第一人, 一直成为人们的美谈。十几年过去了,继郑海霞之后,终于又有两名中国运动员奔赴WNBA,她们是现役中国女篮主力后卫苗立杰和主力前锋隋菲菲。隋菲菲打前站先行,苗立杰于4月15日踏上征程。她俩同试训于萨克拉门托君主队。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现年24岁的中国女篮队长苗立杰,没有像姚明、巴特尔、郑海霞那样出众的身高优势,仅有1.78米。那么,人们不仅要问,她凭借什么步入这世界女篮最高殿堂呢?不妨让我们看一看小苗成长的轨迹,这一问题便可释然……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女篮的最大进步 体现在郑海霞的进步上。 前几年,中国女篮水平处于滑坡的状况,战术打法上的单调,海霞似乎也陷入泥潭。这届大赛,海霞却以一副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颇有一种梅开二度的感觉。我们看到,海霞的站位已一改固定落腰上的老一套打法,时而空切入禁区要球强攻,时而拉到罚球线策应,与全队的掩护配合融为一体。在转身投篮这一技术环节上,招式也更丰富,出手更快,命中率也更高了。在这后大赛中,海霞还表演了拉到罚球线附近,接同伴突破分球中投得分的新杀手锏,令人击节。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海霞竟然多次参予了中国队的快攻反击,接队友传球三步上篮得分。这对于2.04米身高的中锋队员来说,实在是非常之不容易。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关心体育的人群和关心足球的人群肯定会有交叉,但在亚运会这样一个洲际级综合性运动会面前,体育迷和球迷的心情肯定是截然不同的。从1990年亚运会开始,中国便彻底确立了自已在亚洲体坛的巨无霸地位,除了类似泰拳、藤球这种极偏的项目,也不包括足球。 今年的釜山亚运会是我们第8次州击足球金牌,也是我们为第8次冲击世界杯作准备,这一次又会怎样呢?  相似文献   

15.
继"擎天柱"郑海霞后,中国又为WNBA奉上了两个"国宝"--"菲菲" 和"苗苗"。在"菲菲"先行一步踏上WNBA征途的同时,一个不可避免的话题随之出现:作为中国女篮的"绝代双娇",她们俩谁会更早的融入球队,接过先辈郑海霞的钢枪,在世界最高水平的联赛中抹下更为厚重的一笔? 作为中国女篮的"形象大使",面容姣好的隋菲菲谋灭了记者更多的胶卷。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女篮曾 经靠着“海霞战术”称霸于世界篮 坛。然而近年来,中国女篮在世界大 赛上接连败北,1999年中国女篮竟 失去了奥运会入场券。一些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女篮跌入低谷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少像郑海霞那样的高大中锋。为了充实这一薄弱环节,新任国家女篮主教练宫鲁鸣将马澄清、陈晓莉、陈楠三位身高1.90米以上的高大中锋选拔到国家队。她们能否接好郑海霞的班,担起中锋这一重任?马澄清决不让大家失望 马澄清是个打篮球的优质材料,她是国家队的三朝元老,也是空军女篮独当一面的将才。在1999年全国…  相似文献   

17.
女篮双星座     
担心堵车,我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多小时赶到红山口八一体工大队.尽管海霞的家就在大队办公楼旁,可我没有径直去敲她的门.在刚刚结束的第12届世界女篮锦标赛上,新调整不足半年的中国女篮团结拼搏,夺得中国篮球史上第一个世界锦标赛亚军.被赛会评为唯一“最有价值球员”的郑海霞在这场大战中功不可没,中国队出战的8场比赛中,她不仅独得211分,投篮命中率高达84%;而且打了7个满场.  相似文献   

18.
孙桦 《篮球》1999,(15)
球迷心语 辽宁省沈阳市同泽高级中学李畅致李晓勇:我喜欢你的酷,欣赏你的优秀,我将永远支持你。 广西贺州市贺州高中胡玥致巩晓彬:最近,你打球不顺,心气儿也不顺。但,我仍然崇拜你,你是我心中永远的“MVP”。 广西灵川县定江镇政府陆海涛致胡卫东:愿你永远有王者风范。致马健:愿你永远是篮球“狂人”。 山西省太原市北区24楼冯超致郑海霞:愿海霞永远年轻活泼,我永远热爱你。 江西铜业公司永平铜矿马岚 To My Dear Jordan:你走了,留下一串串遗憾。无论你在哪里,我都是你的Fan,I will love you fOreVer!  相似文献   

19.
老兵新传     
(D第十一届亚运会女子铅球冠军隋新梅,在’94“亚运”选拔赛中再次称雄。 ②多次参加亚运会、奥运会等国际大赛的女篮主将郑海霞(右)雄风犹存,尽力做好顶梁柱。 ⑧泳坛“金花”林莉,将自己世界冠军的终点作为新的起点。 ①曾获亚运会、奥运会多枚金牌的世界女子乒乓球l号种子选手邓亚萍,宝刀未老,继续在战术、技术上精雕细刻。老兵新传@王洪俊 @韩力 @杨昌忠  相似文献   

20.
自1990年在我国首都北京举办第11届亚运会以来,亚运会就成了我国广大体育爱好者,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所关心的国际体育赛事。第12届亚运会将于今年10月在日本广岛举行,为了配合这次亚运会的举行,我刊从本期开始开辟[亚运赛场]栏目,为广大读者提供有关亚运会的知识、资料、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